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作文教学的学教评一体化路径

【作者】 陈 寅

【机构】 (浙江省黄岩区城关中学)


【正文】

——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为例

  摘 要:如何真正实现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本文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为例,探讨作文教学如何实现学教评一体化。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教评一体化;《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在初中阶段,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笔者认为,采用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就非常高效。“学教评一体化”是指在课程实施中,以教育标理论为指导,使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彼此相符,保持一致。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为例,从制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创新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阐述说明文作文课堂教学“学教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一、制定学习目标——目标是统帅
  学习目标就是学习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课程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也就是“学什么”。学习目标是实现“学教评一体化”的前提,因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与学习评价都是建立在统一的课堂学习目标基础之上的。
  一般来说,影响课堂学习目标制定的要素有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三个方面。因此,教师制定学习目标要紧扣课标标准、统编教材和学生的学情。
  具体到制定《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篇说明文写作教学的学习目标时,首先要关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说明文写作的要求:“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这就要求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和恰当的说明方法,简单地介绍事物。教材编者把这一课程标准的要求系统落实到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因此,在确立学习目标时还要关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语中提到的单元教学目标。
  从课标指导下的学情看,在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学习了教材中四篇事物说明文,对说明文的基本常识已有所了解。课前为了准确把握学情,笔者从“学生对说明文的喜爱度”“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找到写作方法的情况”“教师在说明文课文教学中穿插说明文写作知识讲解的情况”“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的情况”“学生现有说明文写作能力的调查”“学生对增加多样化的说明文读写训练的期待调查”等几个方面设计题目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展开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学生此前很少写说明文,对说明文写作也没有兴趣,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仅有22.98%的学生经常会在说明文阅读中找到写作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会穿插说明文写作知识的讲解,但说明文课堂写作教学的次数很少;50.31%的学生认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很一般”,并且只有55.28%的学生希望增加多样化的说明文写作训练。
  基于以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者基于课文定位设计的学习要求和八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情,笔者把本节说明文写作课的学习目标设置为:(1)围绕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灵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重点);(2)学会用准确、简明、严密的语言介绍事物,适当运用文学手法,增加说明文的生动性、可读性(难点);(3)制定并对照说明文写作评价量表,自主评价和修改习作(难点)。
  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是载体
  学习目标确定后,需要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支持来达成,这涉及到“教什么”的问题。具体落实学习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关注学生需求
  “教”是为了促进学生“学”。学教评一体化策略的实施,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情,对学生的学情有清晰的认识。哪些说明文写作的内容是学生已知的?哪些知识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才能深入体会的,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靠什么方式来弥补,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的。
  以设计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作文教学过程为例,笔者在调查问卷中发现由于学生积累的说明文素材过少,“写什么”就成了困扰学生最大的难题。因此,在备课时笔者充分兼顾了以上学情,在课前布置了写作任务——制作一道黄岩特色美食,用照片记录,并完成一个200字左右的介绍片段。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上中创设了情境——如果《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录制组要到黄岩录制节目,请你向节目组推荐一道“不得不说”的黄岩特色美食。这样一来,将写作与生活链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困扰。
  2. 精准选择教法
  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就是将学、教、评彼此融合,注重教给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实现有效教学。在《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笔者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三个活动项目。
  第一个活动项目:欣赏视频,介绍美食。课前带领学生欣赏美食相关视频;出示任务:如果《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录制组要到黄岩录制节目,请你向节目组推荐一道“不得不说”的黄岩特色美食。
  第二个活动项目:病文诊断,取法名家。出示一篇学生习作,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五单元学过的说明文知识,评价优劣,发现典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古清生《天津灌汤包子》片段,明确说明文写作要点;师生共同完善评价量表。在第二个活动项目,旨在用例文和量表,搭建学生思维支架:选取美食的主要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介绍美食,从而实现学习目标1和2的落实和突破。
  第三个活动项目:共制量表,评价修改。引导学生对照师生课堂上共制的说明文写作评价量表,对原稿进行自评修改;结合评价量表,分小组进行互评,提出修改建议,并推荐出一篇最佳作品,并写出推荐理由在全班分享交流。在上述二次评改,多重分享中,达成第3点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自主构建写作经验,提升写作能力。
  3. 设计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两点,笔者将《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说明文写作教学过程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第一、第二个活动项目,第二课时完成第三个活动项目。课堂上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来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整体学习参与度。
  以下是笔者设计的《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视频,介绍美食。
  1.课前带领学生欣赏美食相关视频。
  2. 出示任务:我们的家乡黄岩有哪些特色美食?如果《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录制组要到黄岩录制节目,请你向节目组推荐一道“不得不说”的黄岩特色美食。
  (要求:制作一道黄岩特色美食,并完成一个200字左右的介绍片段。)
  明确:介绍美食,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写说明文片段。
  活动二:病文诊断,取法名家。
  1.出示一篇学生习作,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五单元学过的说明文知识,评价优劣,发现典型问题。
  2.引导学生阅读古清生《天津灌汤包子》片段,明确说明文写作要点。 
  活动三:共制量表,评价修改。
  1.师生共同完善评价量表。
  2.学生对照评价量表,进行自主修改。
  3.学生结合评价量表,分小组互评共同修改,并推荐出一篇最佳作品,写出推荐理由。
  4.组织全班分享交流,再次修改评价。
  三、创新评价方式——评价是工具
  “评”是开展“学教评一体化”的最后一步,“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调整和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有多个维度,学教评一体化强调形成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强调“及时”。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但长期的实践遗憾地表明: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创新评价的方式,不再使用单一评价一贯到底的方式,而是提将互评、自评、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同时配合写作评价量表,使评价更科学有效。
  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作文课堂教学为例,在第二个活动“病文诊断,取法名家”后,笔者出示了第一份评价量表(附表1),引导学生共同完善此份评价量表(附表2)。这一教学环节既可以检测学习目标1和2的达成程度,又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第三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就让学生对照课堂上一起制定的评价量表,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修改习作。学生根据每个细则的得分,找到作文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自评自改,体验到当堂升级的快乐。此外,评价量表的存在也让学生明白一篇好的说明文是怎样的,为学生评写优秀的作文提供了评价依据和写作方向。总之,在课堂作文教学过程中使用评价量表,很好地发挥了评价量表“定向、定级、定标”的作用,体现了服务于学生“学”的教学思想。
  笔者及语文工作坊内小伙伴的实践表明,作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学教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本文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作文教学为例,探讨了作文教学“学教评一体化”的路径。希望本文初浅的尝试能进一步完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高效课堂,丰富初中作文教学的方式。

表1 说明文写作评价量表










表2 说明文写作评价量表











  参考文献:
  [1]冯善亮,向浩. 学教评一体化:语文课程实施的 一个关键问题—— 冯善亮访谈录[J]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7)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