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继承屯堡文化教育基因 开拓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作者】 蔡 娥

【机构】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


【正文】摘 要: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屯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继承屯堡文化教育基因,充分挖掘屯堡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丰富中学教育资源,对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爱国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屯堡文化;地方文化;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一、地方文化是进行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
  1、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新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比如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不浓,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多元化冲击中小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教育手段单一,形式重于效果等等问题。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自身内在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充分恰当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基因,施以特色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
  2、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特性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系指类型独特、民族和区域特征明显的各种文化形态。特色文化彰显出一个区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个性,反映出一个区域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文化特征和文化面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有其特点:第一,独特性。文化资源往往是特定族群在特定领域的创造物,具有鲜明的族群和地域特色。第二,多样性。文化资源反映着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具有多样性。第三,精神性。文化资源中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非物质资源,都有很强的精神属性、精神内涵和人文内容。第四,可再生性。从物质的角度看资源均具有其耗尽的一天,但从精神的角度看,文化资源在内容上可以反复使用,而且使用的次数越多,其附加值越高,影响力越大。这些特点表明,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将其引入校园,走进课堂,更有利于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可有效弥补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
  3、地方中学的使命要求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习近平还说过: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俗语有云: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便是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而中学生又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阶段教育的使命大体可分为:人格使命、知识使命和精神使命,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学校教育是完成这三个使命的最佳场所。因此,地方中学的使命就是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中的教育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理想信念,有爱国主义思想,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屯堡文化中爱国主义思想价值
  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中原、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明代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汉民族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由历史背景来看,爱国主义精神是屯堡文化的细胞。公元14世纪,朱元璋统一中原。为平定云南梁王之乱,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第一次“调北征南”。云南收复后,明朝为长久控制西南,巩固边陲,大军选择以“黔之腹,滇之喉”的贵州安顺为中心驻扎下来。将士们就地屯田驻军,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也就是说,屯堡文化本身就是古代将士忠军爱国的结果。显然,爱国主义精神是刻在屯堡文化中的基因,融入屯堡文化的血脉,天然的和屯堡文化相联系,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屯堡人的文化思想来看,爱国主义思想也是屯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安顺屯堡社区流行着“抬菩萨”活动。所谓菩萨,实际上指的是屯堡人所信仰的佛道及民间诸神,如关羽、岳飞、杨泗、郭子仪等。这些人物无一不是忠军爱国的典范,他们所代表的思想无一不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岳飞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写尽多少将士沙场冲锋饮敌血,奋死拼搏护河山的浓浓爱国之情。此外,屯堡特色文化中的诗词,经典民间戏剧——地戏等等特色地方文化都蕴含着厚重的爱国主义思想,“忠、义、仁、勇”也成为屯堡文化一张靓丽的名片。
  不论是屯堡文化的历史逻辑还是屯堡文化的现实逻辑都无一不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丰富的、鲜活的屯堡文化资源能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对中学生进行教育,促进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及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三、屯堡文化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中学教育的途径
  (一)学校开设校本课程
  学校将优秀屯堡文化融入中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屯堡文化在中学课程中的教育功能,将屯堡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戏曲相融合,形成教育合力,编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校本教材,实施校本教学、培养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教材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编辑教材的核心理念应突出教育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目的。坚持整体设计,保持科学合理的结构,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经过旧州中学不懈的努力,我校已编写有少量的相应的关于屯堡文化校本教材,但这远远不够,要想充分利用屯堡文化的教育资源,还需要充分挖掘屯堡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校本教材成体系,使校本课程与普通课程相互联系结合,搭建完整的屯堡特色文化教学框架体系,真正做到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发挥校本特色课程的育人铸魂作用。
  (二)实施校本培训
  1、提高中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提高中学教师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国家教师教育、学校教师教育、专家讲座、自学、网络教育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教师充分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和中国传统美德,并将其内化并应用于实际教育活动中。使屯堡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渗透进中学教师的教育教育,潜移默化的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课堂
  邀请安顺屯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地方戏曲民间艺人走进课堂,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解、表演和展示,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家乡的优秀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地方文化的兴趣。这些也是旧州中学一直以来努力做的工作,如地戏社团的成立发展,但这远远不够,要想真正传承屯堡文化,还需要挖掘屯堡文化其他方面的文化基因,并发展壮大。
  (三)学生走进屯堡,自觉学习当地特色文化
  学校或教师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观屯堡遗址,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当地文化的发展历史,并引导学生进行调查写日志等活动。参观云峰、九溪等屯堡村,收集屯堡语言、服饰、农耕、饮食、话剧剧本和面具的信息和图片作相应报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通过调查报告、分类图片数据集、视频剪辑、日记、作文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理解屯堡地方文化,激活地方文化教学。使屯堡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总结:一种教育必然需要相应文化背景的全面滋养,需要本土文化的呵护。那才是全方位滋养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发育人各种细微情感的沃土。屯堡“天地君亲师”的信仰、“忠义仁勇”的精神、“抬菩萨”传统活动“地戏”传统民间戏剧等文化都是我们进行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沃土,作为人民教师,尤其是思政教师德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之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中学思政教师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担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各位共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中国政府网,2022.
  [2]吕善长 潘桂芳.发掘屯堡文化教育资源 拓展思政教育途径[J].中国知网,2014(5).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M].北京:中国政府网,2018.
  [4]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M].中国经济网,2021.
  [5]李建军.屯堡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6]张定贵.祖地之神 乡民之皈
  [7]岳飞.满江红·写怀.宋
  [8]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文化的缺失
  [9]吕燕平.屯堡研究集萃.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