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元素

【作者】 李 芳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两河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与道德基本上是一致的。由此看出,自古至今,道德就是衡量一个人的首要标准。当然,我国古代的“道”涵盖的内容很广泛,比如说“孝道”就是广义道德中的一部分。道德具有普适性,是公众认可的一种标准。相比道德水准,法律的标准更高,对于所有人具有强制约束性。而违背道德,仅仅受到社会的谴责,不一定触及到法律红线。初中生是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认知能力存在欠缺,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正因如此,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成了教育的首要任务。考虑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对枯燥,如果增加人文素养教育,那么教学会更生动,知识更具有实践价值。以下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实施方法
  一、正确看待道德与法治课程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年龄特征,学习与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基于发展的视角去审视学生的精神成长状况。借助人文素养,不仅能够陶冶初中生的情感,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的精神世界内,需要增加“有血有肉”的人文素养。当国家发展到重要转折点时,道德与法治课程也需要创新整合,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学生的综合评价,也应该在道德法治评价的基础之上开展,全面衡量课程的实践性与人文性。否则,课程将变得枯槁乏味,完全失去了应用价值。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增加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人文素养教育是以日常教学为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融入人文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借助于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有利于学生吸收学科知识,并内化为自己所有,最终提升个人的修养水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借助于“思想武装”,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应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初中生处于思想品德的塑造期,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学生建立稳定的内在品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突出学科“人文性”的特征,让学生能够辨析什么是“美”,什么又是“丑”。在求知的路上,塑造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优秀个体。
  二、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些人简单地将道德与法治课就是“思想政治课”,即便涉及人文素养,也认为简单地讲解人文知识就可以了。从本质上讲,这还是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受到教材影响,所涉及的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并且教材所涉及的人文知识非常经典,但缺乏与时俱进的特点,很难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比如说:新冠疫情肆虐好几年,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提升自身修养,如何看待疫情下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再比如,俄乌冲突以来有大量参战士兵和平民死于非命。如何看待战争与人类发展,如何用道德的标准去衡量炮火纷飞。有关这些实时性的信息,教材是体现不出来的。作为教师,不仅要引经据典,还要针砭时弊,借助相关理论知识引出事件,并为学生设置出开放性的问题,安排讨论问题的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应对各种社会性问题,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否则,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那么思想政治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教学模式仍然屡见不鲜,学生们的抵触情绪也会慢慢加剧,整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深度挖掘教材相关的人文素材 
  首先,教师就应该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端正教书育人的态度,积极准备教学相关的方法、内容、素材。结合教材中既有材料,深度挖掘传统优秀文化,从道德层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认知,自我纠正。结合时政要闻,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想法,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有关备课环节,教师应该从“如何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环节入手。在课程评价环节,应该以“学生们学到了什么?”作为衡量标准,重点考核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保证学有所用。
  (二)借助实践课程践行人文理论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该诗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这些理论思想都强调了“实践”的价值。从实际教学来看,虽然很多教师也尝试教学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得有条不紊。但从整体结果来看却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在:学生很难从中受益,理论知识占比过高,有关实践教学内容鲜有出现,未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从目前看,部分初中生贪图物质享受,不愿意承担责任,面对困难时无法从容面对。以七年级教材“法律伴我们成长”一课为例,多数教师在讲课时侧重于法律条令的讲解,有关实际案例却涉及很少。面对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或者是“刺激性”的事情,总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纵向通过“试试看”来验证结果。比如,前些年有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学生上下学要经过一条铁路线。有几名淘气的男生,竟然将路基下面的一块石头(约50多公斤)推到铁轨上,造成火车(普速)被迫停运,后来惊动了铁路公安部门,最后经过走访侦破才发现是初中生所为。最后的结果是:学生(未成年人)接受警方教育,家长接受罚款以教育。在讲解法律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引入一些古代经典故事,比如说:凿壁偷光的主人翁匡衡,曾经高居宰相一职,虽然才华出众但谨小慎微,甚至可以用胆小怕事来形容,多次辞官都被汉成帝拒绝。但最后反而因为非法侵占土地等被革职为平民。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处在什么时代,身居什么要职,都要恪守法律,谨言慎行。
  总结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不仅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氛围,相关理论知识也有了“落足点”。当然,这两者的融合应该是“悄然无声”,相伴相随的关系。在备课中增加一些通俗易懂的素材,借助日常生活实例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变得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