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优化作业设计,反哺课堂教学

【作者】 李 峰

【机构】 (广西兴业县城隍镇第一初级中学)


【正文】

——谈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摘 要: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个别教师不慎重对待,导致学生不爱数学、不学数学,教学质量下滑,因此改革作业就势在必行。

  关键词: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人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那么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也应有如此理念,让学生做有价值的作业。这就是我们要谈的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用有效作业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反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素养。
  一、设计调查性作业
  初中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性强且更加复杂难懂,为了更好的帮助初中生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就应在双减背景下,对数学作业实施优化设计。改变一成不变的书面形式,设计调查性作业。教师可围绕课堂所学,联系初中生日常生活,并针对关于数学知识的实际问题所设置。让初中生能通过观察、调查、访问及收集资料而了解现状,并能在分析后,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如此远比反复做习题更能引发初中生兴趣,使其能有更积极高涨的情绪。既能让初中生所学得到有效运用,还能加强记忆,促使初中生得到锻炼。
  例如,在《数据的表示》一课,此课主要包含“扇形统计图”与“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两部分内容,需初中生完全掌握。在学习本课后,教师应在课后围绕当天所学知识,设计调查性数学作业,让初中生独立完成。比如:从实际生活出发,选择某些现象或事实,通过观察、调查与访问来获取数据,在整理后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再进行仔细分析进行合理判断,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见解。如此有趣的课后作业远比习题更吸引人,可调动初中生兴趣,使其能在高涨积极的情绪下主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
  二、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趣的作业才具有吸引力,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在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意,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在复习《有理数》这章时,我布置了一道有趣的游戏型作业:每个人自选一个伙伴到操场上去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游戏规则为,俩人之间先画好一条南北方向的直线,在线上找一点作为游戏起点,胜者向南进一步,负者向北退一步。而后完成以下作业:(1)对游戏过程中的胜负情况列表;(2)联系游戏,利用你所学知识编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下节课我们将展示优秀问题和优秀作业。这样设计作业,就能把枯燥的有理数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消化。
  三、作业设计要有适度性
  由于深受“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影响,多数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做作业才能提高教学成绩。有如此想法的教师认为作业类型并不重要,关键是数量,量变能导致质变。这种哲学理念支撑下的教学,会严重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换取那点可怜的分数,我想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只注重量而不重视质的作业负面效果很明显,危害很大,使学生感到学习无趣,甚至厌烦,由于迫于教师压力要交作业,就不得不作弊或抄袭。事实证明,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随意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当前,各类学习辅导材料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很多资料又是大同小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加选择,多少适量。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展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能力。在质的方面,教师应进行认真的筛选,考虑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我认为作业布置,教师应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重新“组装”力求少而精,让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而量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
  四、作业设计要有分层性
  分层教学,更要提倡分层布置作业,因为多数作业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属于个体行为。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同时特殊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就必然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等问题。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人而异,做到有梯度、有层级,不要“一刀切”,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比如,将作业分为课堂独立完成作业和课外思考作业;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组,然后分层布置作业,分成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有的同学要全做,有的同学可以只做基础题,少做或不做提高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得到提高、都感到满意。如果一概而论,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些学有困难的同学,对于一时没能理解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不愿主动向他人求教,最终只能是不做或者迫于教师的压力而抄袭他人的作业。
  作业设计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其中蕴含很多教学思维,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去琢磨、去挖掘。在实施新课改中,只要我们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教学行动准绳,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走开放分层教学之路,就一定能在教师、学生、教材间找到缕缕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曙光。
  参考文献:
  [1]杨青林.初中数学设计多元化作业的策略与方式[J].家长,2021(27):38-39.
  [2]高如兵.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3]汪俊.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 数学大世界,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