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1+X”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模式运用策略探讨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有感

【作者】 杨桂宁

【机构】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肯研小学)


【正文】新课改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教师们已耳熟能详。但我们也不可回避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我们的小学生进入阅读晚,比发达国家晚一至两年,阅读量小,和美国比,仅是1/6,阅读能力不强,比如分析概括能力普遍比较弱;学生所学的基础不是很牢,存在词汇量下降,书写不工整,错别字比较多,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的现象;另,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找到答案:一是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时间被老师挤占掉一大部分,没时间拓展阅读;二是有的课组织活动形式仅为取悦学生,追求形式的好看而忽视了扎扎实实的训练;三是许多教师依然是就课文教课文,教过一篇文章,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一个故事或明白一个道理,忽视了语言的积累,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淡化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及“教会学生学习”。而且“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在编写中非常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根据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读书、不读书”的弊病,力图构建由“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种课型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提倡实施“1+X”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即教学一篇课文时,要附加“X”篇略读或课外阅读文本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新教材提倡的“1+X”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模式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索。
  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既能品词析句,透过字里行间去慢慢体味语言的冷暖和温度,披文入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分析和鉴赏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陶冶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呢?我注重“精读”与“略读”有机融合,做好“理解”与“运用”并重,形成了中高年级阅读教学“1+X单元授课教学法”。那么什么是“1+X单元授课教学法”呢?“1”指的是精读课例的教学。从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精读课例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教师、编者、同学间的平等对话,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进行听说读写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渗透、领悟一定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就是叶老“例子观”中的“例子”,相当于数学习题中的“例题”,担负着“以例悟法”的艰巨任务,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X”,指的是若干篇略读课例的教学。每单元内除一篇精读课例之外的其它几篇文章(或两篇,或三篇不等),采用学案的形式,放手让孩子们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即“依法自学”,起到“反三归一”的作用,旨在通过大量阅读,最后让孩子们感悟点什么,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
  所谓“单元授课”,就是把教材的一个单元看作一个整体,整合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主题训练点,围绕重点大胆取舍,做到一课一小得,一单元一大得。现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让学生回忆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哪些内容是静态描写,那些内容是动态描写。
  二、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1、让学生读第5-6自然段,体会哪些地方让人感受到动态美或静态美。
  2、复习什么是动态描写?什么是静态描写?
  3、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
  (1)动的感觉:第5自然段。
  ①让学生用笔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完成表格:











  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一句话中都写到了小艇?
  预设:因为威尼斯是水上城市,人们的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小艇。
  ③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这里的动态描写让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这里的动态描写表现出众多小艇灵活穿梭在河道中的样子,生趣盎然,让我们感受到小艇带给威尼斯的活力。
  (2)动的感觉: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①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动态描写让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感受到戏院散场后的热闹、繁华。②点拨:小艇动,人们也动。从白天到夜晚,小艇都与人们的工作和休闲密不可分,可见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这部分内容与文章的中心是紧密联系的。
  (3)静的感觉: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①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段静态描写让你有种怎样的感受?
  预设感受到夜晚的威尼斯十分安宁、静谧,就像一幅绝美的画。
  ②小结:在威尼斯,艇动了,整座城就热闹了;艇停了,整座城就寂静了。威尼斯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③指导朗读:出示夜晚的水城画面,让学生观察月亮、建筑、桥梁、船只的特点,读出它们与水相映相倚的静态美。
  3.小结:艇动、艇歇,这一静一动的描写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威尼斯的动态美还是静态美,都与“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有紧密的联系。
  三、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让学生借助板书说说小艇为什么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预设:威尼斯河道纵横,小艇独特的造型,使它能灵活便捷地行驶。坐在小艇里,有说不完的情趣,船夫的驾驶技术也十分高超。在威尼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的活动都离不开小艇,所以小艇成了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2.让学生读读课后“阅读链接”,思考:在介绍威尼斯时,三位作家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完成下面的表格。






  3.组织学生交流。
  教后感悟:
  《威尼斯的小艇》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领略水城的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难点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动静结合的表达手法,重点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魅力。在引导学生体会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时,我重点结合第5-6自然段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其与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间的联系。最后,拓展“阅读链接”中的两个片段,进行比较阅读,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精心备课,准备充分,课上操纵自如。课前准备威尼斯风光的图片、影碟片或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2.本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物的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
  教学时,我在学生理解了前面几个段落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习有关“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的句段,也就是课文第五、第六自然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谁乘小艇做什么”默读课文后两个自然段,设计了一个表格:商人做生意(走下)青年妇女坐?(在小艇里)孩子、保姆去郊游(坐着)老人全家上教堂祷告(坐着)看戏的人们回家(雇定)?……由此表可见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青年妇女乘小艇干什么课文没说,可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去看戏,走亲戚,购物……),还可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学习?(邮递员、医生、学生、市长……)同时,我还从另一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白天,当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和充满生机活力;夜晚,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静寂,入睡了。这一静一动的描写形成对比,更衬出了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停城静,艇动城闹,威尼斯古城的热闹与静寂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艇不动了,人们也就停止了活动,所以这一优美的夜景描写也说明小艇是小城重要的交通工具。
  最后让学生回顾全文,读一读,想一想,看从中学到了什么表达方法,通过交流初步领悟到:作者紧扣小艇,介绍了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的生活都与小艇息息相关。这样,抓住特点把人们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景、物、人相互联系,使文章充满了生气。作者之所以能把威尼斯小艇及与小艇有关的事物写得具体生动,是同仔细观察分不开的。课文融进了作者多次观察的体验和感受,因而能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勤于观察的习惯。
  3.课文后“阅读链接”中《威尼斯之夜》和《威尼斯》这两个片段,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的独特风光。语言优美生动,景物描写特点突出。因此我就在课上与课文对比阅读,但是拓展阅读应以自读为主,要区别于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也只是让学生自读,能完成我给的表格,初步领悟几篇文章的写法的不同之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