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作者】 陶雪平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的教学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由一味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互学的活动场面,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试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究和猜测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谈一下体会。 
  一、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究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究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让学生们自由的把圆柱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图形后在解答。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见解甚至是我始料未及的。整节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也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一起去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究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时,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掌握学习方法:(1)旧知联系:让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除法的意义为学习新知铺垫;(2)抽象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概括出比的意义;(3)归纳学法: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并归纳出学习的步骤:第一,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第二,找到相同点总结新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数学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场所,另一方面他是一个小型的共同体,他应成为共同成员之间交流数学思想的场所。教师应该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善于创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新课的教学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数学课堂成了“百花斗艳,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天地。
  三、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知识的构建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究的有序状态。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几分之几”时,教师在讲完之后,让学生用纸折出,并用阴影表示,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让学生通过说折的方法,然后说出所表示的分数的意义。又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如,学习《厘米、米的认识》时,低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缺乏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米尺、卷尺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量一量课桌边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和宽等,通过动手操作,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使学生对厘米、米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操作中自主探究新知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放手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时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知识的时空,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去获得知识,去学会学习,同时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开展小组合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沟通。因此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构建主体参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倡自主、参与、竞争、合作的学习意识,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让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
  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因素,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工作贵在启发,重在信任,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数学不应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应当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激荡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形式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在认真履行新课改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