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如何体现情趣美

【作者】 管 维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十小学)


【正文】打开小学语文课本,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每篇课文均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编者精心设计、巧妙编排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些插图,不但能图文结合理解好课文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达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双赢。那么,在小学语文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插图实现双赢呢?现结合自己30多年的语文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插图要适合儿童心理,充满童趣
  小学语文教材能不能制作得像动画片一般迷住花朵般美好的孩子这不单是介质的变化和制作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问题。我们的教科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必须考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认知结构和情感品质。或者说,既要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又要以色、香、味唤起孩子们的“食欲”。喜欢动物几乎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小学语文教材,尤其是低年级教材似乎很重视这一点。教材中的动物们一个个在孩子们面前闪亮登场。但笔者感到,这些动物形象大多是理趣大于情趣。很多时候,它们仅仅是传播知识、训导为人处世原则的手段和工具,缺乏一种动物本身的真趣和魅力。像《小猫种鱼》《小山羊》《小壁虎借尾巴》《三只白鹤》《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都是想借动物们的言行举止向小孩子传授简单的科学知识,从这样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充满激情的想象和创造,而是一个穿着动物的外衣的博学之士在向孩子们作科普讲座。
  二、插图要生动有趣,充满潜移默化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更多的是一种寄寓型的动物。这类动物活动起来一点都不轻松,因为,它们的背上都背着一个装有人生哲理的“包袱”,全然不像前面提到的猫和老鼠那般无拘无束,个性鲜明。这类课文在教材中俯拾皆是。如教人们互帮互助的《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孩子们做事要善于想办法的“乌鸦”(《乌鸦喝水》);说明不要见异思迁的“小猴子”(《小猴子下山》);让孩子们从小抛弃坐享其成思想的《小白兔和小灰兔》;说明做事不要三心二意的“小猫”(《小猫钓鱼》),揭示人各有所长,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的《驼骆和羊》;让孩子们明白跟恶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狼和小羊》;知道不要相信坏人的《会摇尾巴的狼》;教导孩子们不要轻听别人奉承的《狐狸和乌鸦》,等等。对孩子们进行早期的科学启蒙和人生养成教育固然重要,但笔者以为,这种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简单的“对号入座”。设想一下,即使我们把上面提到的教材中的篇目都制成动画片,它们有《猫和老鼠》那样让人着迷吗我看未必。这些动物们的脸上没有幽默,没有滑稽,没有生活中的真情真趣,有的只是一脸的严肃。他们像一群参透人生的智者,借着动物的口吻向纯真的孩子们作人生的指点和忠告。在这里,猫非猫,兔非兔,孔雀不是孔雀,公鸡不是公鸡,他们只不过是一些箴言警语的传声筒。他们的形象似乎还有几分童真,但只要一说话,便是一个地道的饱经沧桑的老者。我不知道正处在生命黎明时分的小孩子能不能亲近这份老成和持重?
  三、插图要有机智和幽默,不是硬性说教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那么多富有理趣的动物,是与“文以载道”的传统不谋而合的。若拿“文以载道”的标准去审视《猫和老鼠》,这部幼儿特别喜欢的迪斯尼巨片的思想性是不是要打折扣?如果你想从这部片子中去寻找所谓的高尚品质、人生哲理、处世原则的话,那将是徒劳。在我看来,要说《猫和老鼠》载道,它所承载的是一种透明的童真与童趣,同时这里所折射的是一种美国式的机智和幽默。长期以来,我们所认同的“道”总是一种端坐于圣坛的理想人格,很多时候是一种让人仰之弥高的价值取向。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这类寓言型的动物,之所以不及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里的动物们那么真切、自然、可爱,原因就在于我们对“道”的理解比较功利和肤浅。插图缺少的正式一种机智和幽默。
  四、插图要让人感动,感染学生情感
  一个小学生告诉我,他听老师范读《丑小鸭》这篇课文的时候,眼泪禁不住直往外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让他留下了同情的泪,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白天鹅却让他留下了激动的泪。我顿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的力量。它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了悲悯与关怀,懂得了爱,懂得了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这是孩子们从形象中、从故事中感悟到的,丑小鸭并没有指指点点说什么。丑小鸭与前面提到的公鸡、乌鸦、孔雀相比,它身上更多的是一种人情味。孩子们从它身上获得的是真善美的启迪,产生感染力。
  五、插图要有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写作想象
  1、巧用插图进行续写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插图在文章结尾出现,文中没有描写,给学生留有悬念,耐人寻味。此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续写。例如《穷人》一文,在文章的结尾有一幅插图,文中没有进行描述。我就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渔夫、桑娜的外貌、神态、动作、表情。接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渔夫掀开帐子后发生的事情,并进行了口头交流。学生畅说欲言,想象丰富,激情高涨。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续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
  2、巧用插图进行仿写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插图作者没有进行描写,文中用省略号省去了。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3、巧用插图进行改写。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很多古诗,这些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对学生理解古诗起了很好的作用。教师可以巧用插图让学生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这样不但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而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在学习古诗《赠汪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仔细观察文中插图理解了古诗的意思。接着,我让学生想象李白和汪伦分别时的情景,把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学生不但理解了古诗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各种插图进行涉及改革,同时,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实现阅读、写作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