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相辅相成,有效融合

【作者】 周利玲

【机构】 (广西那坡县德隆乡初级中学)


【正文】

——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初中阶段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引领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课堂教学面临着迫切的改革需求,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大趋势、常态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让学生多角度了解学科,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基于此,本文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探讨如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实现了深度融合,其凭借着便捷、形象等特点,让原本静态、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学生理解更加透彻,因此,深受一线教育工作者青睐,也成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提高学科教学效率,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的重要工具。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呢?下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简要分析。
  一、借力信息技术,预热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背书并不是学生脑力劳动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刻板模仿别人的思想、行为,而是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索。”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具备了思考、探究、自主学习等基本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善于利用信息技术,预热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为高效课堂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1]。
  例如,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建设美丽中国》一课为例,其教学目标在于引领学生辨证看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政策,引领学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理解我国生态政策的合理性,感知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意义。对此,在课前可以通过微信群布置调研任务,组建调研小组,探讨此次议题、调研方式等。接着鼓励调研小组通过互联网收集调研地区的相关材料,包括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并利用周末时间,在确保学生安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看看我们生活的地区存在着哪些环境问题,为后面学习坚持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相关内容奠定良好基础。课堂教学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手段,借助互联网资源,实现了教材内容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妙用微课视频,突破知识重难点
  课堂时间的利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涉及的环节较为繁琐,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不可能全部顾及到。加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点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只是依靠教师课堂讲解很难能够实现灵活运用。微课是当前现代教育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知识重难点[2]。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课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提炼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制作成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对于不懂的知识点还能进行在线反馈,与同伴进行交流,也可以由教师进行答疑。教师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讲解,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3]。课后,通过微信群将本节课微课视频推动给家长,帮助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弥补课堂不足,强化大脑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学生在完成课后微课视频学习后,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习效率。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借助多媒体直观、图文并茂等特点,为学生搭建其知识与现实融合的平台,不仅确保了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遵守宪法意识。
  三、推进学习探讨,提高学生交流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却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对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围绕学科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情,通过观察分析、假设预判等方式。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七课《法不可违》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违法事件,比如疫情期间药店哄抬口罩价格、三无厂家制造伪劣口罩等,并就此展开探讨,通过真实的案例,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规则”“诚信”等问题,进而引出“法不可违”的结论。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真实案例,能够提高教学资源的可信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手法的意义,从而能够端正自己的行为,意识到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优势,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祁万英.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探究[J].学周刊,2021(4):141-142.
  [2]赵建光.微课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