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古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研究

【作者】 付 丽

【机构】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清华园实验学校)


【正文】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并非简单地增加学生的字词积累量,还要关注“文化传承与理解”。小学语文教材契合了核心素养的主旨,在三年级就增加了小古文教学内容。对于教师而言,这不仅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挑战,还要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是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式,激励小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千百年来的优秀文明,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文化传承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推行古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化需要人类代代相传,才能真正称之为“有生命”的文化。这也充分体现出小学古文教育的内涵:古文化要后继有人,并使其始终成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崇高文化。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小学古文教育,并指导学生在背诵和理解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培养小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们开始继承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并学会如何保护这种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涉及的古文当中,涵盖了“君子以自强不息”、“兼爱”、“仁义”等哲学思想。我们在传承当中学会创新,并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直至今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仍然是我中华民族发展的底线。无论是以往的积贫积弱,抑或是当前的蒸蒸日上,乃至将来的世界翘楚,中华民族都是乐善好施的领跑者。在致力于自己发展的同时,矢志不渝的帮助他人。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已经向世人证实了这一点。而这些,正是我们推行古文教育的原因和目的。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小古文文化传承教育的策略
  (一)借助经典诵读,激发小学生的诵读兴趣
  经典诵读策略指的是由学校组织,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和背诵经典的教学方法。经典诵读为推行古文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秉承由浅入深的原则,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小学古文学习变得更为系统,更具针对性;其次,该方法能够从精神层面指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结合教材,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小本课程,增加一些经典名作进行诵读。这样能够增加诵读的“深度”和“广度”,增加教学素材内容;最后,该方法能够让小学生更加关注古文学习,并能悟出古文中所蕴含的哲理。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宏观思想和眼界,感悟古文的磅礴气势或涓涓细流之美。
  在小学经典诵读中,引入《大学》、《道德经》、《论语》等篇幅较短的名家著作。让学生们诵读相关对话体、小议论文,通过背诵理解,能够慢慢领悟深奥的道理,比如,在《大学》第三章中,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字形式较多。全文多用短小的句子来诠释出深刻的哲理,进而激发起小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借助师生互动,激发小学生的古文情感
  在小学语文古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从宏观上调整教学策略,更离不开教师的微观创新。教师应该增加与学生交流的频率,提升沟通的有效性。我们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度。让小学生成为学习古文的“小主人”,而不是被动学习的“小鸭子”。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合理的创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这种动力不断持续下去,避免“三分钟热度”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投其所好”,选择一些小学生喜欢的古文,并传授给他们不同的学习方式,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尽早掌握一种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古文教学之余,我们可以推荐一些有趣的阅读篇目,旨在开拓小学生的视野。在小学五年级古文课外拓展中,我们可以推荐类似《菜根谭》等短篇小古文,并慢慢接触“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这类精炼的古文句子。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小学生们展示一下自己掌握的篇目,并进行简单地介绍。这样能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效果。
  (三)借助古今对比,激发小学生学好古文的热情
  学好古文,要学会应用白话文解析古文,从而达到学习、吸收和传播古文的目的。教师要讲解古文与白话文之间的差异性,借助这些规律慢慢领悟古文所用的“春秋笔法”,感叹微言大义的绝妙之处。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古文前,还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故事情节作为教学背景,让小学生们在寥寥数语中了解古文中隐藏的故事,并慢慢领悟那种难以名状的精神。慢慢地,学生们就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些古文的含义,并逐渐升华为自己独有的文学“符号”。
  比如,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比古文与译文之间的异同,并通过自己的阐述分析古文中的思想和情感。在小学五年级拓展课程中,我们可以指导小学生接触《春秋》,慢慢感悟孔子是如何让“微言大义”大放异彩的。在《春秋》中,几个字或者几十个字就是一则小故事,较适合小学生阅读。在《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孔子仅用了六个字就全面阐述了《东周列国志》,而这几个字将“褒”和“贬”用得淋漓尽致,增一字必然多,删一字必然少。我们可以从这几个字展开来,让小学生感悟古文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总之,现代语文教育是语言和文化教育的结合体。古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习古文也是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古文学习,不仅完善和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更是体现了“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