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下的农村小学高年级主题阅读教学尝试

【作者】 田仁娜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上阅读;教给小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阅读。教师通过主题阅读教学,在“双减”背景下,让课堂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让农村小学生从“爱读书”到“会读书”,进而“手不释卷”,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语文;主题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一直以来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口语、阅读、写作的教学三个方面。在对学生的口语、阅读、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缺乏创新,让学生的各项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学生也无法体会出语文教育的实际意义。
  当下,我们提倡主题阅读,主题阅读顾名思义,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多文本阅读教学。
  主题阅读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高效教学,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这就要求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把阅读内容延展开来,与课外相关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对形象的把握,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主题式阅读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发表意见,让团结合作和自主学习成为整个课堂的主旋律。
  一、把握主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设置多了,学生的任务繁重,花费的时间就多,就会减少阅读的时间,达不到大量阅读的目的。教师可以精简教学目标,整节课就围绕教学主题设计问题,组织活动进行教学,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而进行。主题是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合理选择阅读材料,制定明确的阅读主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充分发挥阅读资源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确立主题之后,教师应围绕主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筛选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主题,提出问题自主阅读
  从语文教材中选择教学主题,提出问题自主阅读。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阅读的效率。文本是一个整体,要进行深入感悟,必须抓住关键,进行分析,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非常关键,问题不能过多,以文为本,问题的提出也要落实到文本上,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关注文本独特的地方,提出最有价值、能够实现一课一得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引领,学生在理解感悟的环节中得到表达运用的训练。  
  在开展高年级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根据阅读主题,创设阅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例如,在“了解民风民俗”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走进民族村》中的《壮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苗族跳坡》《忆汉族唢呐》《和田的维吾尔》等有关的文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说这些地方的饮食习惯、民俗特点等,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小学生而言,阅读能力不仅是他们的基础性能力,也是他们能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导向性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逐渐提高,为小学生的有效和高效学习创设了快车道,让他们在各种时段都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保持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阅读去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其他信息。
  三、围绕主题,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从教育角度来讲,“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一种方法引领。当一个主题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愈能置于情境脉络,愈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中,学生便愈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原生价值和教育价值,教者只有弄清楚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育价值,才能确定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文本。首先,要弄清楚通过例文的学习,能教给学生什么。在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围绕主题,选择一两篇课文,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短语、句子和段落。同时,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文章的主题内涵和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结合主题,激发学生大量阅读的兴趣
  “语文主题阅读”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持续地,大量地,自主、自由地进行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围绕阅读主题,开展阅读活动,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老师怎样通过教材的教学激发学生大量阅读的兴趣,唤起他们读书的欲望呢?我在一次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真正领进了小女孩的世界,去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去领悟语言的魅力。课堂上,又引导学生阅读了《苦儿流浪记》《海的女儿》……最后还推荐了外国名著,引导学生课后读书。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一定能实现课内大量阅读,弥补学生阅读量少的缺憾,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会发生质的变化。
  结合阅读主题,设置相应的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正确地引导学生置身于课文中去体会其带来的感受,重视作品的情感与形象的整体感知和把握,鼓励学生自主、积极、富有创意地构建课文,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积极的情感思维中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一味以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主,否则不仅束缚学生自身思想和思维,也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颠覆了过去的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回归母语教育的原点,行走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路上,我们必须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进行自主和自由的阅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栗新宇. 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21.DOI:10.27833/d.cnki.gjlhw.2021.000170.
  [2]屠玉兆.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方法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74.
  [3]徐丽红.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J].新课程(上),2019(11):40.
  [4]黄英.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8(30):11.
  [5]姜璐. 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