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作者】 程晓阳

【机构】 (陕西省彬州市公刘小学)


【正文】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重要的方面,班级管理是国家教育制度、政策具体落实的载体,是实现学校管理意图的抓手。班级的管理也是联系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枢纽。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成为每位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担任班主任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面对家庭情况不同,生活环境迥异,性格千差万别的学生,如果仅仅依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常规管理办法或者各种班级管理细则这些冰冷的制度,在充满活力激情,有各种不同想法的学生面前,他们会严格遵守吗?他们能认真践行吗?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应当思考在管理框架下学生应当如何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拥有规则意识。学生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因此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尤为重要。
  一、人人都是班级规则的制订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对学校、家庭之外的各种思想、事件都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一味的依靠制度、细则,而不结合实际有所增、删,只是死搬硬套,那么学生在遵守制度、细则时和我们的设想一定会大相径庭。因而,在组织学生学习制度、细则后,一定要深思熟虑。既要达到学生有规则意识,又要能达到管理的目的。那么,学生参与班规的修订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环节。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对学生提出的意见既要重视,又要忽视,要民主,更要有集中。学生提出意见要有实际性、可操作,但学生有许多的意见又往往不具备管理要求,可忽略。班主任切不能“一言堂”“一刀切”。
  二、人人都是班级规则的执行者
  规则的约束力、执行力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充分发挥校规、班规的约束力?班主任老师只需要扮演好仲裁的角色,可以从学生中挑选认真负责、热爱班级、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敢于担当的班干部组成记录组、执行组、纪检组、评估组,来完成校规、班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公正记录,公平执行。评估组可由剩余的全学生担任亦或由学生轮流担任。评估的目的是调动全体同学对于记录的问题准确性,执行校规、班规时有效性,纪检过程的公平性的监督。也是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正己正人的过程。
  三、人人都是班级规则的受益者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良好的班风、学风对于一个班级作用毋庸置疑,对于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接受规则意识培养,成为规则的践行者、守护者,以点带面影响整个班级。学生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无形的改变,改变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更是需要一副“放大镜”,关注“改变”的学生,用耐心去等待,爱心去呵护,用恒心去坚持。学生的改变中班主任老师切不要急于求成。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拥有一颗平常心静待花开。班级的规则教育成败是检验一名老师是否合格的关键,也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人生基础。
  另外,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日常过程的细微处,还体现在许多的活动中,更需要班主任时时有规则,事事有规则,始终把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着力点,更需要随时关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家庭的关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让慎独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