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生成的思考
【作者】 王 志
【机构】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业州镇第二小学)
【正文】摘 要: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但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却机械的解读了“生成”。信口开河,任意生成。非数学的“节外生枝”,无谓争辩,挤占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课堂表面的热闹却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我们关注“生成性”,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孩子反馈的信息。要进行价值引导,那么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生成;思考探究;素养提升
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那是否意味着不要预设,或者淡化预设?课程专家指出:新课程改革应该把握平衡,在平衡中才能使改革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不是对预设要求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而预设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做分析和策划,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探究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操作预案。新课程呼唤生成,更关注精心的预设。
课堂教学是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过程,虽然我们在每一次的教学中都会思考: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却很少关注目标的落实。教学设计中,目标虽然能完整地记录三维目标的整合,可在详细的设计中却没有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目标成了一种摆设!因此设立过程性目标,将目标渗透到每一环节中,显得很有必要。预设时要考虑怎样在过程中,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当学生够不着目标时,要考虑过程的再展开。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随着课堂的推进,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案时,要突破对课堂框架进行程序设定-这节课什么时候进行什么环节,这环节到下环节应如何度过等传统备课模式,进行假设性备课,着力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估计,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库,以备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踏上充满激情的行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认知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他们往往和以前的旧知识产生了不同的联系,从而迸发出种种问题,我们要将课堂教学中这种生成的问题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生归纳出法则之后,再次组织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新问题?学生提出:2431-1641=790一题,问:我的算式十位上3减4不够减从百位退1,如果百位上是0那怎么办?这个问题在新授课中提出,确实让我觉得意外。但仔细想想,知识在学生脑中不是孤立的,新旧知识时时发生着联系,这些预设外的问题该如何对待呢?我当时由衷地表扬学生,并把这问题转交给学生来讨论。虽然当时学生的能力仅停留在解答没有0的退位减法,但后面紧跟着就要学习,解答这个问题不可回避。所以关注新问题不仅进促进了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更可贵的是保护了须生这种善于联想的思维热情。
生成需要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生成需要时间,时间是生成的必要条件。弹性控制就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留有时间和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在等待中,把握节奏,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学生的生成达到教师的预设要求。例如在课件出示统计表,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学生计算的方法算出总人数:8+9=17(人)而用数数的方法算出总人数是14人。为什么算出的总人数比实际人数多出了3人呢?我便以此为契机,生成探究性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学生一开始很迷惑,讨论了一会儿后,学生就有了许多精彩的看法,从探究中学会了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做一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纸盒,这个长方体的容积最大可能是多少?”大部分学生得出了这样一个剪法:30X10X5=1500(立方厘米)
对此,老师不置可否,不做评价。稍顷,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到黑板上画出了另外一种剪法。
35X10X5=1750(立方厘米)
剪法一属常规思路,从四个角中剪去了四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浪费了硬纸板,显然不可取;剪法二材料的利用率达到百分之百。尽管剪法二在思维的深度和独创性上都较方法一进了一步,但还不是最佳剪法。我在表扬了剪法二的学生,并肯定其思维灵活性的同时,指出这不是最好的方法。接着进行诱导:“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是长方形的面积大?还是正方形的面积大?”“那么这道题,你还有别的剪法吗?”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创新的意识极大地调动了起来,终于有学生画出了如下剪法:20X20X5=2000(立方厘米)
学生通过练习,既可以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总之课堂有效生成有赖于教师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是融于现实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的,它的显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此之前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积累,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是面对各种教学情境都能以种开放的心态,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作者简介:王志,男,本科,2015年毕业于湖北工程学院,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业州镇第二小学教师,小学初级教师,在边远山区从教3年。6年以来,王志老师在边远小学任教,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教育感言:时刻鞭策自己,用爱服务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生成;思考探究;素养提升
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那是否意味着不要预设,或者淡化预设?课程专家指出:新课程改革应该把握平衡,在平衡中才能使改革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不是对预设要求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而预设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做分析和策划,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探究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操作预案。新课程呼唤生成,更关注精心的预设。
课堂教学是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过程,虽然我们在每一次的教学中都会思考: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却很少关注目标的落实。教学设计中,目标虽然能完整地记录三维目标的整合,可在详细的设计中却没有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目标成了一种摆设!因此设立过程性目标,将目标渗透到每一环节中,显得很有必要。预设时要考虑怎样在过程中,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当学生够不着目标时,要考虑过程的再展开。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随着课堂的推进,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案时,要突破对课堂框架进行程序设定-这节课什么时候进行什么环节,这环节到下环节应如何度过等传统备课模式,进行假设性备课,着力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估计,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库,以备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踏上充满激情的行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认知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他们往往和以前的旧知识产生了不同的联系,从而迸发出种种问题,我们要将课堂教学中这种生成的问题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生归纳出法则之后,再次组织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新问题?学生提出:2431-1641=790一题,问:我的算式十位上3减4不够减从百位退1,如果百位上是0那怎么办?这个问题在新授课中提出,确实让我觉得意外。但仔细想想,知识在学生脑中不是孤立的,新旧知识时时发生着联系,这些预设外的问题该如何对待呢?我当时由衷地表扬学生,并把这问题转交给学生来讨论。虽然当时学生的能力仅停留在解答没有0的退位减法,但后面紧跟着就要学习,解答这个问题不可回避。所以关注新问题不仅进促进了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更可贵的是保护了须生这种善于联想的思维热情。
生成需要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生成需要时间,时间是生成的必要条件。弹性控制就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留有时间和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在等待中,把握节奏,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学生的生成达到教师的预设要求。例如在课件出示统计表,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学生计算的方法算出总人数:8+9=17(人)而用数数的方法算出总人数是14人。为什么算出的总人数比实际人数多出了3人呢?我便以此为契机,生成探究性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学生一开始很迷惑,讨论了一会儿后,学生就有了许多精彩的看法,从探究中学会了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做一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纸盒,这个长方体的容积最大可能是多少?”大部分学生得出了这样一个剪法:30X10X5=1500(立方厘米)
对此,老师不置可否,不做评价。稍顷,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到黑板上画出了另外一种剪法。
35X10X5=1750(立方厘米)
剪法一属常规思路,从四个角中剪去了四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浪费了硬纸板,显然不可取;剪法二材料的利用率达到百分之百。尽管剪法二在思维的深度和独创性上都较方法一进了一步,但还不是最佳剪法。我在表扬了剪法二的学生,并肯定其思维灵活性的同时,指出这不是最好的方法。接着进行诱导:“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是长方形的面积大?还是正方形的面积大?”“那么这道题,你还有别的剪法吗?”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创新的意识极大地调动了起来,终于有学生画出了如下剪法:20X20X5=2000(立方厘米)
学生通过练习,既可以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总之课堂有效生成有赖于教师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是融于现实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的,它的显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此之前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积累,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是面对各种教学情境都能以种开放的心态,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作者简介:王志,男,本科,2015年毕业于湖北工程学院,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业州镇第二小学教师,小学初级教师,在边远山区从教3年。6年以来,王志老师在边远小学任教,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教育感言:时刻鞭策自己,用爱服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