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中职物理电磁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端芳

【机构】 (河北省赵县职业中专学校)


【正文】  摘 要:电磁知识是中职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章节,涉及很多抽象的知识、原理和定律,如,电场、磁场、磁通、电磁感应、自感、互感等,由于这些知识或现象有很多都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学习起来普遍具有一定的难度。采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将抽象的教学内形象化,将静态描述化为动态演示,使这些物理现象更加生动、直观,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教学效果会非常明显。本文重点介绍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在物理电磁学教学内容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中职物理;电磁知识;教学应用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渐普及,信息化手段也开始应用于各类课程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特别像物理课程中的电磁学部分,涉及大量的抽象教学内容,如“电场、磁场、磁通、电磁感应、自感、互感”等。这些知识、现象、原理或定律都非常抽象,若以“说教”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则难于理解,学习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将信息化数字教学资源常用于教学,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呈现,将静态的描述动态化演示,使这些物理现象更加生动、直观,学生则会更容易理解,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优势
  1、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于物理教学,有利于改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以PC、智能手机等设备为终端、通过互联网搭载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应用于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良好环境,能够广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2、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多彩,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可以将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并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提供给学生,有些平台还具有仿真训练、在线测评功能,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升学习效果。
  3、信息化教学平台有助于各方互动交流。
  各种移动信息化学习平台,为师生、生生、家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互动空间,有利于师生、生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对提高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在物理电磁知识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1.应用动画、图片直观表现抽象知识。
  在物理课程磁学知识教学中,诸如磁场、磁通、电磁感应、自感、互感等很多概念和现象,学生看不见摸不着,非常难以理解,单凭教师采用传统的讲解方式教学是很难达到较好效果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flash等软件制作一些模拟动画供学生观看,让学生在动态演示中直观感受物理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可以制作“磁感线”、“匀强磁场”、“磁路”、“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现象”、“自感”、“互感”等模拟动画。
  2、运用微课等教学视频,突破知识难点。
  在物理磁学知识教学中,可以运用录屏软件、CS、绘声绘影等影视制作软件,录制集声、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微课或教学实录视频,让学生在其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和清晰的讲解中学习教学重点和难点。比如,“电磁感应现象”、“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互感”等知识点都很难理解,我们可以就这些知识点录制微课,分发给学生,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运用仿真软件加强操作训练。
  在物理课程中,可以借助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常用的仿真软件网络上都有免费提供。比如,在磁学知识教学中可以利用EDA仿真软件,进行电磁感应现象、电流的磁效应仿真实验,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相脱节的问题。比如,在“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路的连接”、“电磁感应现象”等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EDA软件或其它软件开展模拟实验教学。
  当然,仿真软件也可应用于物理课程其它章节教学中,以帮助学生取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时机
  信息化教学资源可应用于物理课程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拓展等各个环节。
  1、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通过课程微信公众号或网络教学平台(如网易云课、智慧云等),向学生推送预习任务书、微课、PPT等教学资源,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达到预习目标。比如,在学生课前登录移动学习平台,按学习要求观看微视频、动画演示,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参与互动讨论,并整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课中学习 
  课中,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的直观表达或演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讲清较为抽象的知识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比如,“自感现象”较为抽象,是教学的难点,课前自主学习时肯定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搞懂,课堂上教师可运用动画一边演示自感现象,一边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和深入的讲解中,彻底理解自感现象。
  3、课后拓展
  课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效果,针对性地为学生发布一些拓展性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学习知识或仿真操作,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比如,学习“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可以为学生发布“万用电表的使用方法”等微课,让学生知道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来测量,也可以用万用电表来测量,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到用万用电表测量电阻、电压等方法。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撑,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利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物理教学,不仅能够改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和互动化,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和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璐颖.基于移动学习APP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研究现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6).
  [2]郑美茹.浅谈基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移动学习平台.电子测试, 2017(6).
  [3]王静.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电类课程中的应用.教学研究,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