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探究

【作者】 金宗正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理解能力;探究能力;探索性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他们自控能力差,学习能力不够强,对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很弱,然而,小学数学的学习是需要学生们集中注意力的,因为小学数学中学的都是基础,如果学生基础掌握的不扎实,对今后的数学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让学生们确实有效地进行操作,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上,课堂效率才能得以提高。
  一、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
  数学的概念普遍都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在学习时学生需要解决大量的实例才能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们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进行学习,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感知,有利于学生巩固数学的新概念。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们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来进行动手操作,在这里笔者提出一个建议,在学生的操作中教师可以将这一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让学生对该概念的实例进行理解分析,第二个部分是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第三个部分是让学生们通过脑海中的印象对这个例子动手操作进行表达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具象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当学生们对这些东西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就能够完成将形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概念,并加强自己抽象理解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明确综合实践工作目标,强化教学理念
  小学教师应该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转变互动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工作的时候,应当将小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够极大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工作者应当完善教学体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充分尊重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性与自主性,以培养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引导学生主动选择研究的课题,明确分工,制定技术等。如此,才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独特的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小学教学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我教学能力,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展反思、学习、研究工作。
  三、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提高学生的规律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规律的探索已经被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首先要为学生强调规律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研究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小学的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让学生们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的,因此动手操作也是学习几何知识的非常重要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对于公式的记忆过程,还要让学生们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亲自动手来完成探索操作。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时,课本上一定会有图形来介绍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面积,当学生们想要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行一个更准确的学习时,他们一定会根据课本上所给出的图形来产生想要亲自动手操作的兴趣,学生经历了亲自操作的过程,也能对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掌握。还有,在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和性质来完成对三角形的拼接过程,学生们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在数学学习中常用的小棒,然后在课上通过合作学习来用小棒拼接成三角形。如果教师担心学生们不积极主动,也可以点名让指定的同学进行拼接的演示,并且一边摆一边记录长度数据,进而快速地发现三角形的规律。这也是将数和形结合在一起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更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完成对规律的探索过程。
  四、综合实践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综合评价工作
  实践教学,主动探究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还没有固定的教材,主要是依赖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的体验、调查与研究。这种教学活动,会促使小学生不断积累有关知识,在综合实践教学工作中不断革新,改变传统的教学工作模式,将学生视为综合实践教学工作的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小学教学工作者要做好有关的综合实践教学评价工作,可以综合采取自评、互评的模式,提高评价工作的有效性,总结相关的教学经验,有利于下一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五、增加应用性动手实践操作
  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并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而教导学生数学知识的最终目标也在于应用,在于培养学生以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之时,教师需要增加应用性动手操作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教学时,笔者考虑教学重难点在于运用一题多解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设置教学情境:“思考装修时如何做到让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地板砖的铺设做到用料最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采用纸板模型的形式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寻找规格最合适的地板砖。整个教学围绕提高学生数学活动应用性经验而展开,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拓展创造性思维。
  六、开展探索性动手实践操作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知识看似简单,实则较为复杂,且不少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须通过开展探索性动手实践操作以培养学生对于抽象概念和逻辑能力的认知,通过动手实践操作的引导学生完成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相关技巧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以实践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的猜想、观察、实验、验证、总结、反思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实现数学教学的形象化,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读与写(上,下旬),2011.
  [2]朱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