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提问
【作者】 才太卓么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宗日寄宿小学)
【正文】摘 要:本文从“针对性”“趣味性”“渐进性”“层次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几个方面,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原则及技巧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技巧;研究与探索
提问,是推进课堂进程的有效手段,是吸引学生注意的有效途径,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策略。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意义和价值。一些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不仅不会提高教学的效率,甚至会有损教学的质量。
一、秉持“渐进性”原则提问,遵循认知规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先想明白了浅显的问题,才能具备探索深奥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解决了“前因”的问题,才能得出“后果”的结论。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应该遵循认知规律,秉持渐进性原则提问,使学生经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因到果的思维过程,展开循序渐进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出示下面的算式:“12+7=”“12+6=”。通过这两个算式,教师帮助学生唤醒“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经验和记忆,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做准备。在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再出示新的算式:“12+13=”,并要求学生想办法计算算式的结果。因为有了前面两个算式的计算作为铺垫,学生很快想到了利用“拆分法”进行计算:有的把13分成7和6,进行分步计算;有的把13拆分成10和3,进行分步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大家能够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及结果,探索这道题的竖式计算方法吗?”就这样,教师秉持渐进性原则,逐渐增加提问的难度和深度,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完成了思维的跨越和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实现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二、秉持“层次性”原则提问,兼顾各方需求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整体的认知规律,秉持渐进性原则设计问题和提出问题,还应该秉持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问答环节,并从课堂问答中获取学习灵感,感知学习乐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发放以下三组小木棒,木棒长度分别为:第一组,4cm、4cm、6cm;第二组,4cm、5cm、9cm;第三组,4cm、5cm、10cm。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小木棒摆拼三角形。当学生完成摆拼之后,教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这三组木棒中,哪组木棒能够摆成三角形?”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是针对全体同学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请大家计算和比较以下各组木棒的长度,发现在什么情况下三角形能够摆拼成功?”为了照顾一些基础较弱和反应较慢的同学,教师在第二个问题中给出了“计算”“比较”“长度”这三个关键词,能够引导大多数同学通过长度计算和比较,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奥秘”。因此,这个问题是针对大多数同学提出的。当学生通过努力,初步总结出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后,教师可以再次提出问题:“现在,请大家将木棒的组序打乱,然后利用刚才我们得出的结论,尽可能多地摆拼三角形。”要完成这个任务,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知识,通过对于木棒长度的精准计算及合理分配,尽可能多地摆拼三角形。显然,这个问题是一个“拔高”问题,是针对少数“尖子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通过这些富有层次性特点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潜能,并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兼顾了各方需求,促进了学生的整体进步。
三、秉持“开放性”原则提问,培养发散思维
数学是一门客观而理性的学科,重视计算的精准性和思维的严谨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墨守成规,思维僵化。相反,教师应该秉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设计富有讨论空间与创新机会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多方面论证、多维度思考和多方法求解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拓宽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时候,教师往往给出长方形的长、宽或面积中的两项,要求学生求得另外一项的数值。如果教师始终延续这种提问方式,则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僵化,难以实现对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相反,如果教师提出下面的问题:“刘老汉想利用20m的栅栏,围成面积不小于16m2的长方形菜园,请问可以怎么围?”则能够使学生放飞思绪,大胆创新。面对这样一道答案不唯一、解题思路也不唯一的问题,有的学生采用了“试值法”,通过头脑中的初步估算,确定了长方形的长和宽:长8m、宽2m,然后用2×8=16m2,刚好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学生采用了“分类讨论法”,在表格中分别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各种可能性,然后一一计算,得出了全部可行的方案;还有的学生采用“推理法”,先是选取长和宽差值最大的数字,长9cm、宽1cm,得出面积结果9×1=9m2;再选取长和宽差值最小的数字,长5cm、宽5cm,得出面积结果5×5=25m2,从而推断出长和宽的差值越小,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利用这个推断,学生大致确定了长和宽的取值区间。通过学生给出的方案与结论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秉持开放性原则来设计和提出问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与敏捷性的特点,这对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四、秉持“互动性”原则提问,促进教学相长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提问和质疑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提问的互动性。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自身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通过课堂上的问与答,使师生共同经历思考、质疑、提问、释疑的过程,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应该秉持互动性原则提问,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质疑与发问,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如果教师掌握了这门艺术,则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于提问技巧的研究与探索,秉持“针对性”“趣味性”“渐进性”“层次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原则,通过高质量的提问来构建高效率的课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技巧;研究与探索
提问,是推进课堂进程的有效手段,是吸引学生注意的有效途径,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策略。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意义和价值。一些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不仅不会提高教学的效率,甚至会有损教学的质量。
一、秉持“渐进性”原则提问,遵循认知规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先想明白了浅显的问题,才能具备探索深奥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解决了“前因”的问题,才能得出“后果”的结论。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应该遵循认知规律,秉持渐进性原则提问,使学生经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因到果的思维过程,展开循序渐进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出示下面的算式:“12+7=”“12+6=”。通过这两个算式,教师帮助学生唤醒“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经验和记忆,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做准备。在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再出示新的算式:“12+13=”,并要求学生想办法计算算式的结果。因为有了前面两个算式的计算作为铺垫,学生很快想到了利用“拆分法”进行计算:有的把13分成7和6,进行分步计算;有的把13拆分成10和3,进行分步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大家能够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及结果,探索这道题的竖式计算方法吗?”就这样,教师秉持渐进性原则,逐渐增加提问的难度和深度,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完成了思维的跨越和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实现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二、秉持“层次性”原则提问,兼顾各方需求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整体的认知规律,秉持渐进性原则设计问题和提出问题,还应该秉持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问答环节,并从课堂问答中获取学习灵感,感知学习乐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发放以下三组小木棒,木棒长度分别为:第一组,4cm、4cm、6cm;第二组,4cm、5cm、9cm;第三组,4cm、5cm、10cm。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小木棒摆拼三角形。当学生完成摆拼之后,教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这三组木棒中,哪组木棒能够摆成三角形?”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是针对全体同学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请大家计算和比较以下各组木棒的长度,发现在什么情况下三角形能够摆拼成功?”为了照顾一些基础较弱和反应较慢的同学,教师在第二个问题中给出了“计算”“比较”“长度”这三个关键词,能够引导大多数同学通过长度计算和比较,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奥秘”。因此,这个问题是针对大多数同学提出的。当学生通过努力,初步总结出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后,教师可以再次提出问题:“现在,请大家将木棒的组序打乱,然后利用刚才我们得出的结论,尽可能多地摆拼三角形。”要完成这个任务,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知识,通过对于木棒长度的精准计算及合理分配,尽可能多地摆拼三角形。显然,这个问题是一个“拔高”问题,是针对少数“尖子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通过这些富有层次性特点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潜能,并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兼顾了各方需求,促进了学生的整体进步。
三、秉持“开放性”原则提问,培养发散思维
数学是一门客观而理性的学科,重视计算的精准性和思维的严谨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墨守成规,思维僵化。相反,教师应该秉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设计富有讨论空间与创新机会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多方面论证、多维度思考和多方法求解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拓宽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时候,教师往往给出长方形的长、宽或面积中的两项,要求学生求得另外一项的数值。如果教师始终延续这种提问方式,则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僵化,难以实现对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相反,如果教师提出下面的问题:“刘老汉想利用20m的栅栏,围成面积不小于16m2的长方形菜园,请问可以怎么围?”则能够使学生放飞思绪,大胆创新。面对这样一道答案不唯一、解题思路也不唯一的问题,有的学生采用了“试值法”,通过头脑中的初步估算,确定了长方形的长和宽:长8m、宽2m,然后用2×8=16m2,刚好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学生采用了“分类讨论法”,在表格中分别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各种可能性,然后一一计算,得出了全部可行的方案;还有的学生采用“推理法”,先是选取长和宽差值最大的数字,长9cm、宽1cm,得出面积结果9×1=9m2;再选取长和宽差值最小的数字,长5cm、宽5cm,得出面积结果5×5=25m2,从而推断出长和宽的差值越小,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利用这个推断,学生大致确定了长和宽的取值区间。通过学生给出的方案与结论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秉持开放性原则来设计和提出问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与敏捷性的特点,这对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四、秉持“互动性”原则提问,促进教学相长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提问和质疑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提问的互动性。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自身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通过课堂上的问与答,使师生共同经历思考、质疑、提问、释疑的过程,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应该秉持互动性原则提问,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质疑与发问,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如果教师掌握了这门艺术,则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于提问技巧的研究与探索,秉持“针对性”“趣味性”“渐进性”“层次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原则,通过高质量的提问来构建高效率的课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