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

【作者】 娄花妹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华侨小学)


【正文】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完善和优化,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为数学课堂增添色彩,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小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积极性;情境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与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愉悦地进行学习。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好动性强,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加上数学学习中的一些抽象的数字和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于是很多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情境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决定着思维的方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向孩子们提出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例如在“统计”一课中可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元旦很快就要到了,咱们班准备开一个晚会,小朋友们高兴吗?”趁着学生正情绪高涨的时候我提出:“咱们要为晚会作些准备,我们要考虑些什么呢?”孩子们就想到了诸如需要买什么水果,每种水果买多少,要调查每个小朋友最爱吃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不可太难或太易。太难会让学生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太容易则使学生丧失兴趣,失去足够的动机。
  二、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讲授融入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现行小学数学教学图文并茂,有许多学生所熟悉的图片与内容,但编者是根据小学生共同的特点来编写的,因此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我们要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小学生的具体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对教材所提供的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再加工与整理,使之更符合本班小学生的特点,生活情境更为他们所熟悉。如在学习“时、分、秒”时,这些时间单位和重量、长度单位不一样,它不能用具体的事物直观地表现出来,我就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化。百米赛跑的时间是怎么记的,火车的速度用什么来计量等等,让学生对小时、分与秒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再出示一个时钟,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总结出时分秒间的换算关系。这样的生活情境将看不见的时间单位转换成了学生可感可知的事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理解更透彻。
  三、创设故事引入、语言描述情境
  小学生对讲故事很感兴趣,借助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故事引入、语言描述情境”,不仅可以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深入地学习。通过长时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创设情境有基本原则可循,那就是:从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出发,避免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情境创设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情境创设追求形式化。而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情境创设要真实、自然、力求生活化。
  四、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小学生的认知处于形象感知阶段,而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课上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按照教材上的折一折,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图形是对称的,那条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五角星、树叶等图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看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并找出它们的对称轴,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这便于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五、游戏情境在数学课堂的创设
  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游戏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缓解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数学。
  例如,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反复进行数学算式的计算练习,学生就会感觉十分乏味和枯燥,也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運算准确率会降低。游戏情境则是以游戏形式为主,通过将混合运算的计算题目转化为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时,自然运用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运算技能。混合运算需要学生综合掌握和运用加、减、乘、除规则,尤其是要注意运算的先后顺序等,教师可以基于这样的教学要求,将“24点”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24点游戏需要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运算符号自由组合,使最终的计算结果为24。这个游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关注,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算积极性,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分成若干个游戏小组,轮流完成24点计算,看哪个小组算得准、算得快,最终在游戏中胜利的小组,可以获得教师给予的小奖品。在游戏环节尽最大可能应用混合运算知识进行思考和计算,极大地提升了数学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利用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接受和运用数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苗.建有效情境 打造生动课堂:探析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6).
  [2]黄晶.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实践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1(21).
  [3]焦威.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J].甘肃教育,2012.
  [4]张霞.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J].教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