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数字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梁红艳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第二中学)


【正文】  摘 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效率影响或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普遍存在着数字资源的使用与科研活动关系不密切、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和重复利用等问题。因此,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深入挖掘,创造一个案例和多种情境,实现道德实践、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分重要。
  关键词:数字资源;核心素养;道德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我们一面奉行“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育教学原则,一面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强化运用现代技术服务教育教学意识。在教学中,选择和利用数字资源的水平将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下面,笔者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中八年级下册的《践行平等》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数字资源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两点建议。
  一、数字资源在课堂教学运用中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的数字资源运用理念没有彻底扭转。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在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将来能以自己的德才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本课程的性质决定了理解理论不是目的,只有当数字资源的运用和教学形成一种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并能让学生自觉、自发地付诸行动时,教学才有真正的意义。如果只追求数字资源的精彩度和丰富性,不彻底扭转以知识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那么就很难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这也将偏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最终目标。例如上《践行平等》这节课,我们整个教学和研究团队集体做了很多准备,选择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设置了教学预设,体现了集体智慧,但在课堂数字资源的使用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终未能充分发挥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中的数字资源运用与研究活动脱节。授课《践行平等》,教师可以运用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技法,利用学生集体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加强感性认识,创设教学情境也非常有意义和价值。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探索“平等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意味着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并没有根据之前的社会实践经验来分析,教师也未能很好地联系学生之前对社会实践经验来引导,造成教学情境与探究的问题相脱节,出现“两面皮”现象,影响学生的思维、感知和道德体验。
  (三)课堂教学中数字资源的利用注重发挥而非实效性。如果一节课有很多数字资源和课堂活动,学生没有产生共鸣,那么这种情境体验和道德实践就不会实施,这种教学也就如同“走马观花”一场。课后,老师在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活动:“请谈谈我们初中生如何根据具体的生活条件实现平等?”这次活动是想通过课前调查和实践,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中去实现平等,探索重点放在“如何实现平等”的道德实践上。但同学们在展示时演变成了课堂上每个小组所展示的调查结果——“生活中的不平等是什么”,诸如男女有别、学校厕所、社会就业、随意更换座位和手机未关机等等。他们只注重展示,忽视实际效果,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未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三)课堂教学中数字资源的挖掘使用不够充分。在《践行平等》这节课上,老师选择使用贴近生活的数字资源,建立一种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矛盾局面——“怀疑座位”。老师的虚拟朋友在微信上给她发了一条信息,请她帮个忙:“艳姐,这个座位在金同学旁边,请把它留给我好朋友的孩子。”探索问题:“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可以结合各个方面的优、缺点,模拟老师应该如何回答朋友的问题,这样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才有利于实现道德实践。
  二、提高数字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率探讨
  “道德法治”课程重视道德体验与实践。我们依托大数据平台、利用数字资源的目的就是以独特的资源创造体验情境,创建探究性问题,比较直观地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实施道德实践,达到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两条建议。
  深入挖掘数字资源,积极创造多种情境的案例。针对数字资源使用不彻底的问题,可以尝试用“一个案例,多个情感环境”的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在《践行平等》添加第三段的问题:您对上述调查有何看法?引导学生树立一个重要的观点:“要实践平等,就必须反对特权。”并紧扣下一个知识点,顺藤摸瓜,不断推出相关问题,形成连环式的知识探究情境,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二)努力开发数字资源,切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思想道德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重视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课程资源和生活体验过程成为数字资源的一部分”。首先,初中学生处于感性思维阶段,教师应努力开发学生的数字资源,增强资源适宜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其次,数字资源的开发或利用和教学一样,都要注重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特别是要注重道德实践。因为道德实践可以使学生“亲临其境”而能提高认知能力,能让学生很好地将道德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其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多多注意周围的人和事,并以此作为开发本土化的实践材料,创造本土化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地方教学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沐浴大数据时代的荣光,我们努力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在实践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作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代永贵. 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数字资源的整合运用[J]. 中学课程辅导,2010,13(14)
  [2]沈开雄. 朱志强.杜茜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0(28)
  [3]李伟豪. 劳燕君.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资源的开发[J]. 文渊(高中版),2012(1)
  [4]邓梦. 运用影视资源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J]. 學周刊,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