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作者】 刘靖忠
【机构】 (广西容县杨村镇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与落实,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必须要随之发生变化,不要再采用题海战术来进行练习设计而是应该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数学能力上面来,引导学生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只有在这样的练习设计环节中才能够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在进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具体的内容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确保小学数学课堂的练习活动能够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让学生乐于参与,促进他们成为学习的中心。
关键词:双减;优化;数学;练习设计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新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练习课讲解,通过练习指导和及时的反馈,能够让学生对于新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并且对于新的概念的运用能够更加灵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于数学题简单的练习坚持的时间较短,针对学生的专注力持续较短的特点,数学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练习题的多样化,题型丰富多变才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富有情趣。我在实践中发现练习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灵活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练习课的设计中要有目标性,更要具有层次性,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习题设计,让学生的数学练习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让数学课堂练习更加具有实际效果。
一、课堂练习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目标
通常教师在教学完一个新知识点后,或者在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后,都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练习,练习能够让学生的新知及时的得到巩固,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向,对学生的练习题情况找出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导其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在设计练习课时,教师要目标明确,针对于学生的某一知识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能够把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建立起系统的认知。许多数学教师认为练习课可以信手拈来,课堂准备不充分,因此,在指导学生做习题时,缺少目标,更不能够有针对性的挑选典型习题,这样的练习课上会让学生的数学处于盲从状态,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和定律。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习题能够达到某些高度,解决哪些问题。比如在教学“统一的长度单位”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巩固对于厘米和米的认识,能够让学生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够估测出物体的长度,会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借助参照物判断和估测物体的长度。这样的练习就有了一定的目的,并且针对这一目标教师要设计相关的和学生的生活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能够对厘米和米有充足的认识,能够针对物体的长度,合理的选出长度单位。
二、课堂练习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够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练习题的设计也要关注全体学生,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基础上的提高。由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在练习课上的学习意识也不同,关注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应该贯彻到底,在练习题的设计环节要能够有基础性的习题,也有提高性的习题,给所有的学生都有提高自己数学知识的机会,这样的习题课才是有深度和广度的。面对全体学生,教师也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也要挑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存在感,找到合适的定位。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基础性的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习题课上提高认知,构建起一定的知识体系。
三、课堂练习设计要能够体现生活化和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在单一化的习题时,肯定会带有不耐烦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不利于学生思考,也不利于学生的数学认知,更会影响学生的练习效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设计练习题时,能够从多个题型开展,为学生的数学练习带来更大的乐趣,通过多种题型也能够让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更加具体,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其应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
数学练习题课的设计要多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化的数学才更加体现学用结合的思想。生活背景下的练习题也更能够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形象化的思维意识建立,更好的把握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在设计“比和比例的应用”这部分练习题时,我以班上男女生的人数为例设计习题,班上男生28人,女生人数为35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为多少。
对于这样的生活化知识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在理解知识时,能够从实际出发,把生活和数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用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效果。
练习题具有趣味性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的。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练习题的设计又较为单一,肯定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这样的情绪下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趣味性的练习题设计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乐趣,学生的大脑也会在刺激下高度集中,认知水平会在趣味性的引导下有所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也会增强。比如,在设计“圆和扇形”的练习题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圆,在圆内画多条线,其中有半径、直径,也有线段,让学生辨认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既不是半径也不是直径,对于这样的习题学生更加喜欢,因为直观性强,对于理解半径和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有所提高。接着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圆,然后自己画出圆中的多条半径和直径,想一想,一个圆中能够画多少条半径和直径,试着写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对于动手操作的练习题学生更愿意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还能够体验到图形变化带来的快乐,学习圆的同时,感受数学带来的美感。趣味性的练习题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在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时,教师可以组织竞赛类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小组间比赛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乐趣更高。
四、练习设计要有思考性
数学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灵活地思考问题,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5、4、3、2加几”练习课的思考性练习,可以分三步设计:
1.发现规律:计算3+8、4+8、5+8。
2.应用规律:计算2+9、3+9、4+9、5+9。
3.迁移提高:计算5+7、3+7、6+7、4+7。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使其进一步认识了加数与和的变化规律,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起来说,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要优化练习的目标性、层次性、生活性、趣味性与思考性,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为提高练习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强.让小学数学练习课增值[J].教学与管理,2020.
[2]赵爱梅.让孩子走进生活中的数学王国[J].教师,2019.
[3]秦雁林.“分层递进式”的练习课教学模式[J].科技传播,2021.
关键词:双减;优化;数学;练习设计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新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练习课讲解,通过练习指导和及时的反馈,能够让学生对于新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并且对于新的概念的运用能够更加灵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于数学题简单的练习坚持的时间较短,针对学生的专注力持续较短的特点,数学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练习题的多样化,题型丰富多变才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富有情趣。我在实践中发现练习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灵活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练习课的设计中要有目标性,更要具有层次性,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习题设计,让学生的数学练习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让数学课堂练习更加具有实际效果。
一、课堂练习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目标
通常教师在教学完一个新知识点后,或者在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后,都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练习,练习能够让学生的新知及时的得到巩固,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向,对学生的练习题情况找出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导其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在设计练习课时,教师要目标明确,针对于学生的某一知识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能够把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建立起系统的认知。许多数学教师认为练习课可以信手拈来,课堂准备不充分,因此,在指导学生做习题时,缺少目标,更不能够有针对性的挑选典型习题,这样的练习课上会让学生的数学处于盲从状态,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和定律。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习题能够达到某些高度,解决哪些问题。比如在教学“统一的长度单位”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巩固对于厘米和米的认识,能够让学生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够估测出物体的长度,会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借助参照物判断和估测物体的长度。这样的练习就有了一定的目的,并且针对这一目标教师要设计相关的和学生的生活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能够对厘米和米有充足的认识,能够针对物体的长度,合理的选出长度单位。
二、课堂练习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够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练习题的设计也要关注全体学生,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基础上的提高。由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在练习课上的学习意识也不同,关注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应该贯彻到底,在练习题的设计环节要能够有基础性的习题,也有提高性的习题,给所有的学生都有提高自己数学知识的机会,这样的习题课才是有深度和广度的。面对全体学生,教师也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也要挑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存在感,找到合适的定位。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基础性的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习题课上提高认知,构建起一定的知识体系。
三、课堂练习设计要能够体现生活化和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在单一化的习题时,肯定会带有不耐烦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不利于学生思考,也不利于学生的数学认知,更会影响学生的练习效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设计练习题时,能够从多个题型开展,为学生的数学练习带来更大的乐趣,通过多种题型也能够让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更加具体,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其应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
数学练习题课的设计要多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化的数学才更加体现学用结合的思想。生活背景下的练习题也更能够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形象化的思维意识建立,更好的把握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在设计“比和比例的应用”这部分练习题时,我以班上男女生的人数为例设计习题,班上男生28人,女生人数为35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为多少。
对于这样的生活化知识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在理解知识时,能够从实际出发,把生活和数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用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效果。
练习题具有趣味性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的。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练习题的设计又较为单一,肯定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这样的情绪下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趣味性的练习题设计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乐趣,学生的大脑也会在刺激下高度集中,认知水平会在趣味性的引导下有所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也会增强。比如,在设计“圆和扇形”的练习题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圆,在圆内画多条线,其中有半径、直径,也有线段,让学生辨认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既不是半径也不是直径,对于这样的习题学生更加喜欢,因为直观性强,对于理解半径和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有所提高。接着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圆,然后自己画出圆中的多条半径和直径,想一想,一个圆中能够画多少条半径和直径,试着写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对于动手操作的练习题学生更愿意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还能够体验到图形变化带来的快乐,学习圆的同时,感受数学带来的美感。趣味性的练习题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在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时,教师可以组织竞赛类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小组间比赛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乐趣更高。
四、练习设计要有思考性
数学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灵活地思考问题,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5、4、3、2加几”练习课的思考性练习,可以分三步设计:
1.发现规律:计算3+8、4+8、5+8。
2.应用规律:计算2+9、3+9、4+9、5+9。
3.迁移提高:计算5+7、3+7、6+7、4+7。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使其进一步认识了加数与和的变化规律,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起来说,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要优化练习的目标性、层次性、生活性、趣味性与思考性,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为提高练习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强.让小学数学练习课增值[J].教学与管理,2020.
[2]赵爱梅.让孩子走进生活中的数学王国[J].教师,2019.
[3]秦雁林.“分层递进式”的练习课教学模式[J].科技传播,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