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小学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 陈 婷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城西小学校)
【正文】摘 要:很多人认为“阅读”是作为语文的专用名词,实则不然,数学也需要阅读。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提升知识需求,增加知识积累,而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研究发现,当代小学生对于数学的阅读现况不容乐观,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少之又少,如何培养起小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让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文章章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数学阅读;习惯;内容及方法
数学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学科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有了它我们所了解的数学才变得更有意义更加丰富,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了解数学意义的方法。其中可以是公式、概念、定义的阅读,也可以是题材的阅读,图文的阅读。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改革的背景下,数学已不再是单纯死板的知识学习,数学的学习已经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在当代学生学习的环境下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
一、提高小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
(一)引导小学生的阅读技巧。小学生是一个爱玩活泼的集体,没有很强的定性,而且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生接触到的数学阅读极少,因此阅读技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耐心引导,不然小学生的阅读必然产生障碍,在阅读之前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根据知识量进行有效的阅读,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书,才能透彻明白数学文字包含的意义,才能读懂数学课本里的“数学味道”。
(二)自主探索数学课本,课外了解性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把实用有效的办法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身实际养成自主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就能在学会的基础上去学习,自主去学习探索,积累自主成功的心理体验,有了靠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自信心也会随之越来越强,而知识量和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发生质的飞跃,形成更强的阅读能力。真正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可行和有效,才能使学生在自我优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
二、培养小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
(一)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周围环境对小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就要做好优先举措,促使学生智力的形成。上数学课时,老师可以选择讲述一些数学家的奇闻异事,或有关于数学的历史记载,激发学生兴趣,从整体把握学科。
(二)学生的兴趣应该怎样引导。对小学生而言,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环境是决定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老师可以在教师里张贴数学家的名言警句或者名画,例如高尔基的“热爱书吧―这里是知识的源泉。”,华罗庚的“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冯纽曼的“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者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寥寥数语,营造出了轻松的阅读氛围,渲染了充满书香的环境,使学生静得下心去阅读数学,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三、丰富阅读方式,重视课内阅读
(一)阅读资源的拓展。课外可读资源的方式五花八门,图文阅读就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一种阅读方式,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在观察事物时通常会被表面现象所吸引,图文知识和数学以结合式的方式呈现,用简单的图片和文字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学生被吸引的过程中自然的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此外,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也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来引起审美愉悦,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數学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提高阅读质量。
(二)课内阅读的学习途径。“巧读问题”。阅读也并不是单一的用眼睛观察,在大脑中走一遍过场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学生在课内做题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用许多小方法来提高阅读质量。首先解决问题要巧读,小学生性情容易浮躁,做题大多只是大概过目一遍便开始做题了,这种方法出现错误的概率极高。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按序阅读,省略句式补全读,关键词重音读,其次围绕知识重点精读,将题目文字在大脑中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消化的东西,利用这种阅读技巧不管问题有多么复杂,心中都会有数了。
“手动阅读”。为了让学生把认真阅读的过程体现出来,老师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让学生手中拿起笔,一边阅读,一边圈圈画画,从题目、图文中勾出重要词汇,提醒自己注意。
“想象阅读”。当学生通过阅读掌握题目要求时,下一步就会开始思考,这时不必要求他们马上作答,要让他们提炼出有效的数学信息,使其置身于数学活动和数学想象中,整个过程要有理有序,以渗透更多的数学思想。
数学阅读往往比语文阅读更要仔细严谨,需要学生思路清晰和足够的耐心,做到面面俱到,不受外界干扰,掌握好数学阅读的学习途径,思考解题思想与方法,每部的根据和理由,有无其他解法,掌握数学的学习途径并不是简单的记忆词汇,而是一个掌握数学抽象的过程,读后三思尤为重要。
四、结语
学问必须合乎自身的兴趣方可得益,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带着兴趣去阅读,有目的性的阅读,知道自己阅读是为了解决什么,从中带着欲望去寻找答案,并将兴趣持之以恒并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多样性的阅读情境,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创设有趣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阅读,为以后各类知识的理解打下基础,为之后的学习之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晓蓉.且读且思——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11):44-47.
[2]晓雪.浅谈文本阅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J].读书文摘,2017(7):173.
[3]瑞印.让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J].教育界,2016(26):51
关键词:数学阅读;习惯;内容及方法
数学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学科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有了它我们所了解的数学才变得更有意义更加丰富,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了解数学意义的方法。其中可以是公式、概念、定义的阅读,也可以是题材的阅读,图文的阅读。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改革的背景下,数学已不再是单纯死板的知识学习,数学的学习已经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在当代学生学习的环境下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
一、提高小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
(一)引导小学生的阅读技巧。小学生是一个爱玩活泼的集体,没有很强的定性,而且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生接触到的数学阅读极少,因此阅读技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耐心引导,不然小学生的阅读必然产生障碍,在阅读之前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根据知识量进行有效的阅读,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书,才能透彻明白数学文字包含的意义,才能读懂数学课本里的“数学味道”。
(二)自主探索数学课本,课外了解性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把实用有效的办法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身实际养成自主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就能在学会的基础上去学习,自主去学习探索,积累自主成功的心理体验,有了靠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自信心也会随之越来越强,而知识量和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发生质的飞跃,形成更强的阅读能力。真正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可行和有效,才能使学生在自我优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
二、培养小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
(一)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周围环境对小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就要做好优先举措,促使学生智力的形成。上数学课时,老师可以选择讲述一些数学家的奇闻异事,或有关于数学的历史记载,激发学生兴趣,从整体把握学科。
(二)学生的兴趣应该怎样引导。对小学生而言,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环境是决定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老师可以在教师里张贴数学家的名言警句或者名画,例如高尔基的“热爱书吧―这里是知识的源泉。”,华罗庚的“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冯纽曼的“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者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寥寥数语,营造出了轻松的阅读氛围,渲染了充满书香的环境,使学生静得下心去阅读数学,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三、丰富阅读方式,重视课内阅读
(一)阅读资源的拓展。课外可读资源的方式五花八门,图文阅读就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一种阅读方式,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在观察事物时通常会被表面现象所吸引,图文知识和数学以结合式的方式呈现,用简单的图片和文字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学生被吸引的过程中自然的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此外,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也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来引起审美愉悦,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數学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提高阅读质量。
(二)课内阅读的学习途径。“巧读问题”。阅读也并不是单一的用眼睛观察,在大脑中走一遍过场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学生在课内做题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用许多小方法来提高阅读质量。首先解决问题要巧读,小学生性情容易浮躁,做题大多只是大概过目一遍便开始做题了,这种方法出现错误的概率极高。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按序阅读,省略句式补全读,关键词重音读,其次围绕知识重点精读,将题目文字在大脑中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消化的东西,利用这种阅读技巧不管问题有多么复杂,心中都会有数了。
“手动阅读”。为了让学生把认真阅读的过程体现出来,老师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让学生手中拿起笔,一边阅读,一边圈圈画画,从题目、图文中勾出重要词汇,提醒自己注意。
“想象阅读”。当学生通过阅读掌握题目要求时,下一步就会开始思考,这时不必要求他们马上作答,要让他们提炼出有效的数学信息,使其置身于数学活动和数学想象中,整个过程要有理有序,以渗透更多的数学思想。
数学阅读往往比语文阅读更要仔细严谨,需要学生思路清晰和足够的耐心,做到面面俱到,不受外界干扰,掌握好数学阅读的学习途径,思考解题思想与方法,每部的根据和理由,有无其他解法,掌握数学的学习途径并不是简单的记忆词汇,而是一个掌握数学抽象的过程,读后三思尤为重要。
四、结语
学问必须合乎自身的兴趣方可得益,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带着兴趣去阅读,有目的性的阅读,知道自己阅读是为了解决什么,从中带着欲望去寻找答案,并将兴趣持之以恒并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多样性的阅读情境,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创设有趣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阅读,为以后各类知识的理解打下基础,为之后的学习之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晓蓉.且读且思——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11):44-47.
[2]晓雪.浅谈文本阅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J].读书文摘,2017(7):173.
[3]瑞印.让数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J].教育界,2016(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