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郭开田

【机构】 (湖北省钟祥市第三中学)


【正文】摘 要:新随着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教学目标、理念都在不断更新、变化,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并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形成系统性认知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结合核心素养构建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完成自身对数学学科的学业追求。本文主要针对构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进行一定的研究,提出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以及构建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在高中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的重点侧重于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和核心素养,导致无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品德,从而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并且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曾经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高考这座大关,而现在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看中他们的笔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定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传统单一、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社会。现在的教育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仅要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人,还要拥有正确的科学精神和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的人才。教师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此次对高中生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改变为契机,构建高效课堂,积极培养并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1.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起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人来说,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责任担当,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懂得健康生活。身体健康是革命之本,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没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就无法为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一份力量。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习能力,更要提高并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日后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发展所用。
  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学理念落后
  高中数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其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的先进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影响。当前,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存在很强的应试思想,在教学中,通常以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为主要讲解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另外,在授课时,部分教师的授课思维缺乏逻辑性,通常是想到哪儿讲到哪,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感觉一头雾水,不明所以。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其数学核心素养也很难得到有效发展。
  2.2教学模式单一
  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若想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一定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主动对教学形式开展积极创新,他们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这样虽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学生结合知识开展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没有好处,并且阻碍了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另外,单一的数学教学形式会导致数学课堂氛围枯燥,学生难以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发展。
  2.3学生缺乏兴趣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部分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枯燥,其形式也较为多变,这些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出了很大考验。此外,部分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交头接耳、上课睡觉等情况,这些影响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对数学教师的授课状态、效率产生一定影响。缺乏兴趣的学习会导致学生出现惰性思维,难以针对数学知识开展深入思考,从而严重阻碍了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3.1聚焦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开展的方向,也是教学活动开展与落实的归宿,只有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面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设计教学目标:首先,对数学核心素养内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展开全面、深刻的分析。结合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将“三维教学目标”实施整合。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状况,构建与数学学科素养相符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结合明确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并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以微观角度作为突破,最终促使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加深数学知识的学习,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平。
  3.2加强数学课堂的交流与互动,发散学生的思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交流与互动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增强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举措。因为沟通是清晰地了解事物本身或解决问题的基础。数学教师引导交流互动能够有序把控整体课堂流程,学生积极回应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的有效环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具体表现,多多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及其解题思路和习惯,使学生能够学会灵活变通、举一反三,这是提升数学水平的核心竞争优势。
  3.3通过反复复盘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和分析素养
  在实际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都忽略了知识的梳理与复盘的环节,这个环节对于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非常关键。因此,在高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进行深入地总结和反思。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建立数学错题本的重要性和意义,将典型的错题集中进行记录,并对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在此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查漏补缺,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的错误再次出现,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通过这样反复地梳理和复盘,经过反复地练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及数据分析方面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当中,需明确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当前的教学问题,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优化,从而使高中数学的具体教学效率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婷.浅谈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J].新课程(下),2019(9):45.
  [2]苏国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析[J].高考,2020(36):68-69.
  [3]杨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9):157.
  [4]黄宝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20(5):60-61.
  [5]黄龙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名师在线,2021(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