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乡村体艺文化的现实审视与探索
【作者】 1.周建超 2.周晓旭
【机构】 (1.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古寨小学;2.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路幼儿园)
【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风文明是振兴乡村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和战略意义上重视文化发展,在城乡、在基层、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推动力和凝聚力,文化成为发展经济、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产生了现实、深远、持久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理念,既为我国乡村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也为农村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要求,对如何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新方向。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水源之美、传承之美的特色文化。而体育本身就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艺术之美,是文化领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奋发向上、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同时,也是传播弘扬体育文化,把体育精神作为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向上要素,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体育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突破口。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体育文化引领促进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绘画出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的美丽画卷,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之奋斗的目标。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撤村并镇”的日益普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的乡村中心小学,已经逐步取代了那些位置偏远、设施简陋、生源较少,师资较弱的村级学校。村民居住也由原来的“零星”居住到现在的“小区”式集体居住。
尤其是我区位于两县一区交界处,有着悠久的体育文化传统。其中,撑花船、唱小戏、拔河、跳花篮、跳财神、打篮球等等,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场地等体育资源及优势,与乡村支部携手共进,充分发挥乡村地方的体育特色文化优势,每年都与村民们共同举办诸如广场舞、拔河、篮球等,以及围绕乡村公路举行的“爱我家乡”长跑、以及我们淮安的特色“迎元旦掼蛋”大赛等等,在不断地发展与改进中,把现代体育文化的功能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①国内
国内很多学者对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学者王业靖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校园这一大环境下,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长期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一切价值的总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
学者胡波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分析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给校园体育文化带来了影响,建设校园体育文化需要加强文化意识建设、健全校园体育组织体系的建设、完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等等。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社会体育文化以及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有很大的关联,但是目前对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教育政策法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另外,在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上,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建设效果评价等的研究较少,研究还需要深入。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层次不同,办学的历史,各方面的条件等不同,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急需建设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及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
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性通俗文化活动,具有超越语言、种族、文明的中性色彩,使人们在竞技赛事、体育活动中强健体魄、加深了解、建立友谊,传递不同地域人们对构建积极幸福生活方式的共同追求。
②国外
法国有“体育文化之家”20处,多达1000多所,“体育文化活动中心”近40处,分布在首都各区和中,小城市.它们接受文化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由各社团或企业提供资助。“体育文化之家”和“体育文化活动中心”设管理委员会,人员需经文化部和地方政府批准。
国外很多国家的“体育文化之家”是为城镇居民和青年服务的文化操乐设施,归青年体育部领导。全国青年文化之家协会”负责协调各地区体育文化之家”的活动,,它们的工作非常活跃,经常举办各类讲座和学习班。
二、学术观点、思想、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及特色和创新
1.学术观点:
乡村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体育自然环境和运动优势,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并与学校体育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全民参与,有相互促进及共同提高的作用。但学生的参差不齐,素质各异的师资,配置相对落后的局面,以及学生交通安全诸多隐患难以一时妥善解决。而群众性体育文化又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
因此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功能效应,实行“理念融合,资源共享,理论学习,技术指导,携手共进,娱乐共享”,通过家庭、校内、外多渠道、多方位提升体育文化的功能效应。
2.学术思想:
随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实践,广大的乡村教师迫切需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和精神实质,化解自身的不足与学校工作要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困惑。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而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现象,通过学校的体育文化与乡村群众性文化的融合与构建,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个性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应用价值
①学校的体育文化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相融合。
能有效推进乡镇文化馆、图书馆、体育文化达标建设,积极构建乡村体育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体育文化建设的全域覆盖,提供便捷有效的群众体育文化服务,成为农村文明新风重要的宣传阵地。
②让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文化走进校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乡村思想道德高地,实施“互联网+”“民俗文化+”行动,如:传统手工艺、老物件、民间传说,歌舞杂艺、传统体育等得到更高层次的延续和提升。
③营造一个和谐、美满、安居乐业,勇于积极进取的美好的新农村景色。
开展体育诗歌经典诵读、体育书法文化、民族体育文化手工艺制作、说唱体育、传统体育文化等进乡村学校,加强家风家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还要借助民俗节庆这一舞台开展传统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体现农村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又要突出乡村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让村民记住“我们的节日”,留住“我们的乡愁”,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珠联璧合”。
④有效解决资金短缺、资源浪费、运动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学生乐于走出课堂,勤于实践,拓宽视野,丰富体育运动的源泉,善于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展示自己的体育风格,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运动”转为主动、积极、自觉地“我要运动”。
而群众体育文化更可以利用校园体育的师资及器材和场地优势,取长补短。
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深造路径和提升发展空间。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互动与发展,既增强了家校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使乡村的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达到了相互促进,又互相补充。
⑥陶冶美的情操。
在赏心悦目的情境中,培养热爱家乡、感恩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百姓的文化需求为导向,保持具有地方体育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原生态环境、农耕与牧业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名村和各类民族文化非遗项目,打造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匹配的美丽乡村,提高振乡村自信和吸引力,推动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目的和意义
(一)因地制宜显特色
1.发挥好文化对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目标,广泛开展“文明乡风六个一”活动,即开办一个夜校道德讲堂、建好一支文明劝导服务队伍、组建一个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一份村规民约、建设一批文化宣传墙、开展一系列创评活动,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
2.发挥好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
在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转化的同时,广泛开展“寻找新乡贤、学习新乡贤”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和构建乡村文明新风时代内涵。围绕传承乡贤文化,积极谋划农村现实题材文化艺术创作,为推动重塑乡村文明注入强大正能量。
3.发挥好文化对乡村善治的撬动作用。
借鉴习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时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治理经验,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深化法德兼治社会治理模式,督促指导各村(社区)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文明公约,规范村民行为、倡导良好风尚。
当前,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缺乏运行资金、疏于长效管理、发挥效果不好等问题比较突出,其根本原因是经费投入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文化设备的更新及文化活动的开展,使乡村文化建设有形无实。因此,要坚持政府主导,全面落实乡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经费;要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将其列入市县财政预算,使乡村文化设施物尽其用。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五、实施乡村文化的措施
(一)发挥文化优势
1.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善于发现和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习俗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深耕根植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让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新时代、新生活。
2.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文化只有与旅游相融合,才会产生叠加效应。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才能促进乡村文化由精神向物质的转化。
3.除旧与革新并举。
对传统文化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做到在扬弃中继承和发展。对存在于乡村的封建、愚昧、落后的传统文化,要敢于破除和改造。
(二)彰显文化魅力
1.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近年来,各级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上完成区、乡、村、户四级文化网络的建设,但按照标准化、均等化要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仍然是一场硬仗,需要因地制宜细化工作,加大文化精准帮扶力度,使贫困地区群众早日享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以构建完整的体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推动广播电视设施、数字电影院、应急广播平台、贫困村阅报栏全覆盖,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和村文化室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满足乡村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生活需求,探索乡村文化服务场所规范化管理制度机制。
3.打造乡村群众文化特色品牌。
拓展体育特色文化品牌,组织各级文化院团定期到乡村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指导各地各部门定期播放公益电影、举办群众“体艺融合”联欢演出,持续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并聚焦文化民生,着力在创建“有品质”的新乡村体育文化上下功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体育文化的小康路上,也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为此,振兴乡村体育文化必须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
4.创建“有风格”的新乡村特色
振兴乡村体育文化是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为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三)规划文化布局
1.在规划中保护好乡村风貌。
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把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尤其是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发掘每个村的人文、生态特色内涵,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
2.在建设中延续好乡村文脉。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要尊重历史记忆,对于有景观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旧民宅及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应予以保留保护。在民居外部改造上严格按照地方风格和特色进行打造,使其与乡村建设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充分彰显文化魅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
3.在传承中发展好乡村技艺。
扎实开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支持开展非遗申报、技艺传承、专利申报等工作,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不断拓展各级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非遗进行研究、创意开发,把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4.聚焦产业发展,着力在创建“有活力”的新乡村上下功夫。
我国乡村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县域的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及田园风光都为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要牢固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文旅游发展观,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5.依托田园风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紧紧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满足游客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果园游憩、品尝农家饭菜、采摘绿色菜果、享受乡土文化等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6.依托地域文化培育特色品牌。
结合特色民族、民俗和乡土文化等资源,积极展乡村手工艺、民族手工艺、民族文化文艺和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特色文化乡村。策划整合地域文化节庆资源,发挥体育特色节庆活动对外宣传和经贸合作与交流、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吸引力。
7.依托全域旅游壮大文化业态。
将文化与旅游、农业、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联系起来,跳出“景点体验”传统模式,围绕“全域旅游”“创意旅游”“情感旅游”、“无景点旅游”等新业态,精心打造多元的“文化+”综合体系,为此,在打造体育特色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把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起来,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全域性格局。
六、结论与建议
(一)假想性结论
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是群众自我进行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需求及表现。搞好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的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在学校体育文化的引领下,政策扶持及群众体育积极分子的带动下,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下,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我国现阶段制定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策划方案的具体方法,并通过课题研究,以期为政府各级行政部门组织群体文化育活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为学校体育文化和群众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更好地推动作用。
(二)建议
1.通过政策引领、机遇扶持,吸引农村“特色人才”留在家乡参与体育文化的建设,让他们从内心产生归属感,对乡村的未来充满信心,实现乡村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2.是要积极传播和发展乡村文明,服务重建乡村的知识阶层,把农村的体育文化户、体育文艺骨干、企事业单位退休体育热心人员和返乡大中专学生等吸纳到乡村体育文化队伍中来,不断发展壮大乡村体育文化队伍,使优秀体育资源回到乡村、惠及乡村。
3.通过借助体育文化网络资源平台,融合优质的体育文化信息,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学校自身体育文化的潜力和资源优势,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养成,使学生学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必备的道德修养,从而成为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
同时,在专家、学校及村干部的协调下,师生的组织参与下,加强与乡村居民的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展示,相互学习,对推进乡村学校及群众性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营造深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并代代相传。
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体育文化的引领,体育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农村优先发展,乡村的体育文化繁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带头振兴乡村体育文化,推进乡村体育文化繁荣兴盛,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
[2]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朱泽 2018年07月06日 学习时报
[3]法国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2014-09-26 南京欧风外语培训 作者:sunman
[4]卢元镇 社会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8月第1版
[5]陈立国 浅谈新时期的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3期
[6]刘茜 论学校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文化融合 体育世界。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7]曲宗湖 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理念,既为我国乡村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也为农村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要求,对如何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新方向。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水源之美、传承之美的特色文化。而体育本身就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艺术之美,是文化领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奋发向上、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同时,也是传播弘扬体育文化,把体育精神作为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向上要素,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体育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突破口。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体育文化引领促进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绘画出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的美丽画卷,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之奋斗的目标。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撤村并镇”的日益普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的乡村中心小学,已经逐步取代了那些位置偏远、设施简陋、生源较少,师资较弱的村级学校。村民居住也由原来的“零星”居住到现在的“小区”式集体居住。
尤其是我区位于两县一区交界处,有着悠久的体育文化传统。其中,撑花船、唱小戏、拔河、跳花篮、跳财神、打篮球等等,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场地等体育资源及优势,与乡村支部携手共进,充分发挥乡村地方的体育特色文化优势,每年都与村民们共同举办诸如广场舞、拔河、篮球等,以及围绕乡村公路举行的“爱我家乡”长跑、以及我们淮安的特色“迎元旦掼蛋”大赛等等,在不断地发展与改进中,把现代体育文化的功能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①国内
国内很多学者对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学者王业靖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校园这一大环境下,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长期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一切价值的总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
学者胡波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分析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给校园体育文化带来了影响,建设校园体育文化需要加强文化意识建设、健全校园体育组织体系的建设、完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等等。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社会体育文化以及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有很大的关联,但是目前对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教育政策法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另外,在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上,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建设效果评价等的研究较少,研究还需要深入。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层次不同,办学的历史,各方面的条件等不同,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急需建设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及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
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性通俗文化活动,具有超越语言、种族、文明的中性色彩,使人们在竞技赛事、体育活动中强健体魄、加深了解、建立友谊,传递不同地域人们对构建积极幸福生活方式的共同追求。
②国外
法国有“体育文化之家”20处,多达1000多所,“体育文化活动中心”近40处,分布在首都各区和中,小城市.它们接受文化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由各社团或企业提供资助。“体育文化之家”和“体育文化活动中心”设管理委员会,人员需经文化部和地方政府批准。
国外很多国家的“体育文化之家”是为城镇居民和青年服务的文化操乐设施,归青年体育部领导。全国青年文化之家协会”负责协调各地区体育文化之家”的活动,,它们的工作非常活跃,经常举办各类讲座和学习班。
二、学术观点、思想、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及特色和创新
1.学术观点:
乡村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体育自然环境和运动优势,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并与学校体育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全民参与,有相互促进及共同提高的作用。但学生的参差不齐,素质各异的师资,配置相对落后的局面,以及学生交通安全诸多隐患难以一时妥善解决。而群众性体育文化又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
因此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功能效应,实行“理念融合,资源共享,理论学习,技术指导,携手共进,娱乐共享”,通过家庭、校内、外多渠道、多方位提升体育文化的功能效应。
2.学术思想:
随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实践,广大的乡村教师迫切需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和精神实质,化解自身的不足与学校工作要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困惑。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而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现象,通过学校的体育文化与乡村群众性文化的融合与构建,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个性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应用价值
①学校的体育文化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相融合。
能有效推进乡镇文化馆、图书馆、体育文化达标建设,积极构建乡村体育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体育文化建设的全域覆盖,提供便捷有效的群众体育文化服务,成为农村文明新风重要的宣传阵地。
②让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文化走进校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乡村思想道德高地,实施“互联网+”“民俗文化+”行动,如:传统手工艺、老物件、民间传说,歌舞杂艺、传统体育等得到更高层次的延续和提升。
③营造一个和谐、美满、安居乐业,勇于积极进取的美好的新农村景色。
开展体育诗歌经典诵读、体育书法文化、民族体育文化手工艺制作、说唱体育、传统体育文化等进乡村学校,加强家风家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还要借助民俗节庆这一舞台开展传统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体现农村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又要突出乡村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让村民记住“我们的节日”,留住“我们的乡愁”,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珠联璧合”。
④有效解决资金短缺、资源浪费、运动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学生乐于走出课堂,勤于实践,拓宽视野,丰富体育运动的源泉,善于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展示自己的体育风格,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运动”转为主动、积极、自觉地“我要运动”。
而群众体育文化更可以利用校园体育的师资及器材和场地优势,取长补短。
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深造路径和提升发展空间。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互动与发展,既增强了家校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使乡村的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达到了相互促进,又互相补充。
⑥陶冶美的情操。
在赏心悦目的情境中,培养热爱家乡、感恩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百姓的文化需求为导向,保持具有地方体育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原生态环境、农耕与牧业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名村和各类民族文化非遗项目,打造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匹配的美丽乡村,提高振乡村自信和吸引力,推动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目的和意义
(一)因地制宜显特色
1.发挥好文化对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目标,广泛开展“文明乡风六个一”活动,即开办一个夜校道德讲堂、建好一支文明劝导服务队伍、组建一个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一份村规民约、建设一批文化宣传墙、开展一系列创评活动,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
2.发挥好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
在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转化的同时,广泛开展“寻找新乡贤、学习新乡贤”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和构建乡村文明新风时代内涵。围绕传承乡贤文化,积极谋划农村现实题材文化艺术创作,为推动重塑乡村文明注入强大正能量。
3.发挥好文化对乡村善治的撬动作用。
借鉴习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时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治理经验,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深化法德兼治社会治理模式,督促指导各村(社区)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文明公约,规范村民行为、倡导良好风尚。
当前,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缺乏运行资金、疏于长效管理、发挥效果不好等问题比较突出,其根本原因是经费投入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文化设备的更新及文化活动的开展,使乡村文化建设有形无实。因此,要坚持政府主导,全面落实乡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经费;要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将其列入市县财政预算,使乡村文化设施物尽其用。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五、实施乡村文化的措施
(一)发挥文化优势
1.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善于发现和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习俗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深耕根植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让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新时代、新生活。
2.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文化只有与旅游相融合,才会产生叠加效应。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才能促进乡村文化由精神向物质的转化。
3.除旧与革新并举。
对传统文化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做到在扬弃中继承和发展。对存在于乡村的封建、愚昧、落后的传统文化,要敢于破除和改造。
(二)彰显文化魅力
1.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近年来,各级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上完成区、乡、村、户四级文化网络的建设,但按照标准化、均等化要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仍然是一场硬仗,需要因地制宜细化工作,加大文化精准帮扶力度,使贫困地区群众早日享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以构建完整的体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推动广播电视设施、数字电影院、应急广播平台、贫困村阅报栏全覆盖,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和村文化室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满足乡村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生活需求,探索乡村文化服务场所规范化管理制度机制。
3.打造乡村群众文化特色品牌。
拓展体育特色文化品牌,组织各级文化院团定期到乡村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指导各地各部门定期播放公益电影、举办群众“体艺融合”联欢演出,持续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并聚焦文化民生,着力在创建“有品质”的新乡村体育文化上下功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体育文化的小康路上,也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为此,振兴乡村体育文化必须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
4.创建“有风格”的新乡村特色
振兴乡村体育文化是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为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三)规划文化布局
1.在规划中保护好乡村风貌。
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把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尤其是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发掘每个村的人文、生态特色内涵,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
2.在建设中延续好乡村文脉。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要尊重历史记忆,对于有景观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旧民宅及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应予以保留保护。在民居外部改造上严格按照地方风格和特色进行打造,使其与乡村建设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充分彰显文化魅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
3.在传承中发展好乡村技艺。
扎实开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支持开展非遗申报、技艺传承、专利申报等工作,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不断拓展各级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非遗进行研究、创意开发,把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4.聚焦产业发展,着力在创建“有活力”的新乡村上下功夫。
我国乡村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县域的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及田园风光都为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要牢固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文旅游发展观,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5.依托田园风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紧紧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满足游客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果园游憩、品尝农家饭菜、采摘绿色菜果、享受乡土文化等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6.依托地域文化培育特色品牌。
结合特色民族、民俗和乡土文化等资源,积极展乡村手工艺、民族手工艺、民族文化文艺和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特色文化乡村。策划整合地域文化节庆资源,发挥体育特色节庆活动对外宣传和经贸合作与交流、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吸引力。
7.依托全域旅游壮大文化业态。
将文化与旅游、农业、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联系起来,跳出“景点体验”传统模式,围绕“全域旅游”“创意旅游”“情感旅游”、“无景点旅游”等新业态,精心打造多元的“文化+”综合体系,为此,在打造体育特色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把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起来,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全域性格局。
六、结论与建议
(一)假想性结论
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是群众自我进行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需求及表现。搞好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的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在学校体育文化的引领下,政策扶持及群众体育积极分子的带动下,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下,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我国现阶段制定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策划方案的具体方法,并通过课题研究,以期为政府各级行政部门组织群体文化育活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为学校体育文化和群众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更好地推动作用。
(二)建议
1.通过政策引领、机遇扶持,吸引农村“特色人才”留在家乡参与体育文化的建设,让他们从内心产生归属感,对乡村的未来充满信心,实现乡村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2.是要积极传播和发展乡村文明,服务重建乡村的知识阶层,把农村的体育文化户、体育文艺骨干、企事业单位退休体育热心人员和返乡大中专学生等吸纳到乡村体育文化队伍中来,不断发展壮大乡村体育文化队伍,使优秀体育资源回到乡村、惠及乡村。
3.通过借助体育文化网络资源平台,融合优质的体育文化信息,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学校自身体育文化的潜力和资源优势,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养成,使学生学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必备的道德修养,从而成为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
同时,在专家、学校及村干部的协调下,师生的组织参与下,加强与乡村居民的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展示,相互学习,对推进乡村学校及群众性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营造深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并代代相传。
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体育文化的引领,体育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农村优先发展,乡村的体育文化繁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带头振兴乡村体育文化,推进乡村体育文化繁荣兴盛,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
[2]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朱泽 2018年07月06日 学习时报
[3]法国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2014-09-26 南京欧风外语培训 作者:sunman
[4]卢元镇 社会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8月第1版
[5]陈立国 浅谈新时期的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3期
[6]刘茜 论学校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文化融合 体育世界。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7]曲宗湖 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