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基于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研究
【作者】 颜丽海
【机构】 (广西柳州市钢一中学)
【正文】摘 要:本文探讨了基于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既可以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其对学习内容主动的建构和迁移,培养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并学会从物理的角度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情境教学;科学探究
在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物理教育界讨论和关注的焦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1]。而情境教学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境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2]。那么,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应该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情境教学呢?
一、应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物理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和提炼问题,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和分析,通过分析形成关于物理规律的结论。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鲜活源泉。
例如,在《滑动摩擦力》一课中,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比赛1:单手抓泥鳅,选两个同学比赛,一个同学计时,10秒内看谁抓的泥鳅最多。(用希沃授课助手投影学生比赛)
让学生谈体会:泥鳅难抓,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太滑了
比赛2:每人戴一只棉手套,再来看看10秒内谁抓的泥鳅最多。
师:戴手套后两位同学抓的泥鳅都比原来多,为什么呢?
生:摩擦力变大了。
师:泥鳅被抓住了,但是它想溜吗?
生:想!
师:但是它没溜得,我们就说它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这时产生的是什么摩擦力?
生:静摩擦力
师:泥鳅溜走了,我们就说它已经发生了相对运动,这时产生的是什么摩擦力?
生:滑动摩擦力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滑动摩擦力。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形成物理的物质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落实了物理核心素养。
二、用实验进行情境教学,引导科技创新,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等课堂教学方式,少数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把对学生的机械训练转向实践素质的培养,尝试开发物理实验。实验室条件不具备,自制教具,坛坛罐罐做实验,很受学生欢迎。例如在讲授《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中火车转弯问题时,可以用泡沫板自制火车车轮和铁轨,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在《滑动摩擦力》一课中,可以采用分组探究进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
三、利用物理学与物理事实的认知冲突来创设物理情境
例如在《动量守恒定律》一课中,可以这样导入:教师拿出鸡蛋,告诉学生本节内容与这枚鸡蛋有关。在他讲的过程中“不小心”让鸡蛋掉下去了。根据生活常识,学生认为鸡蛋破了。接着教师捡起鸡蛋,大家发现其没有破。为何鸡蛋没破?为何与日常经验不一样?然后,教师再弯腰捡起讲台后的软垫,告诉大家因为有它,所以鸡蛋没破。这样的设计比直接拿出两个鸡蛋在同样的高度放手,一个落到垫上,另一个落到桌面要好。好处在于,首先有一定悬念:为何鸡蛋没有破?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另外,突出软垫的缓冲作用,为学生学习动量定理做出铺垫。再者,从资源保护角度看,鸡蛋没有破,还可继续发挥作用,这样的设计能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可以抓电话卡游戏引入。老师手指捏住电话卡上部,让学生上讲台用手指在电话卡的中部作捏住它的准备。老师释放电话卡时,如果学生能捏住,这张电话卡就奖给他。学生开始时总觉得自己肯定能抓住,所以都争着上台表现。可事实是怎么也抓不住,换其他学生上来也是一样的结果。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四.用视频、图片、flash动画、微课等多媒体创设物理情境
学生观看视频、图片、动画,有利于诱发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中,导入时可以播放新闻联播视频:T195次列车脱轨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列车超速。那为什么超速就会造成脱轨事故呢?在《平抛运动》一节中,上课前可以播放flash动画“飞机投弹”,请学生当一回飞行员:水面上有一艘船保持静止,同学们的任务是通过鼠标操作飞机投弹,炸毁敌船,我们在哪个位置投弹才能击中目标呢?有学生会说在船正上方投。然后请学生上去操作,没投中。又有学生说在船后方,学生上去试,还是不中。看来这还真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来学习本节内容。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主动的建构和迁移,培养物理思维和学科能力,并学会从物理的角度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具有很多优点,在与具体的学科融合后,怎样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理核心素养、实施指向深度的课堂教学改进,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廖伯琴、李洪俊、李晓岩.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及教学建议.全球教育展望,2019年第9期
[2]刘鸿威.物理教学中灵活实用的情境教学法.理化生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情境教学;科学探究
在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物理教育界讨论和关注的焦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1]。而情境教学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境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2]。那么,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应该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情境教学呢?
一、应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物理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和提炼问题,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和分析,通过分析形成关于物理规律的结论。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鲜活源泉。
例如,在《滑动摩擦力》一课中,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比赛1:单手抓泥鳅,选两个同学比赛,一个同学计时,10秒内看谁抓的泥鳅最多。(用希沃授课助手投影学生比赛)
让学生谈体会:泥鳅难抓,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太滑了
比赛2:每人戴一只棉手套,再来看看10秒内谁抓的泥鳅最多。
师:戴手套后两位同学抓的泥鳅都比原来多,为什么呢?
生:摩擦力变大了。
师:泥鳅被抓住了,但是它想溜吗?
生:想!
师:但是它没溜得,我们就说它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这时产生的是什么摩擦力?
生:静摩擦力
师:泥鳅溜走了,我们就说它已经发生了相对运动,这时产生的是什么摩擦力?
生:滑动摩擦力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滑动摩擦力。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形成物理的物质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落实了物理核心素养。
二、用实验进行情境教学,引导科技创新,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等课堂教学方式,少数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把对学生的机械训练转向实践素质的培养,尝试开发物理实验。实验室条件不具备,自制教具,坛坛罐罐做实验,很受学生欢迎。例如在讲授《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中火车转弯问题时,可以用泡沫板自制火车车轮和铁轨,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在《滑动摩擦力》一课中,可以采用分组探究进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
三、利用物理学与物理事实的认知冲突来创设物理情境
例如在《动量守恒定律》一课中,可以这样导入:教师拿出鸡蛋,告诉学生本节内容与这枚鸡蛋有关。在他讲的过程中“不小心”让鸡蛋掉下去了。根据生活常识,学生认为鸡蛋破了。接着教师捡起鸡蛋,大家发现其没有破。为何鸡蛋没破?为何与日常经验不一样?然后,教师再弯腰捡起讲台后的软垫,告诉大家因为有它,所以鸡蛋没破。这样的设计比直接拿出两个鸡蛋在同样的高度放手,一个落到垫上,另一个落到桌面要好。好处在于,首先有一定悬念:为何鸡蛋没有破?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另外,突出软垫的缓冲作用,为学生学习动量定理做出铺垫。再者,从资源保护角度看,鸡蛋没有破,还可继续发挥作用,这样的设计能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可以抓电话卡游戏引入。老师手指捏住电话卡上部,让学生上讲台用手指在电话卡的中部作捏住它的准备。老师释放电话卡时,如果学生能捏住,这张电话卡就奖给他。学生开始时总觉得自己肯定能抓住,所以都争着上台表现。可事实是怎么也抓不住,换其他学生上来也是一样的结果。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四.用视频、图片、flash动画、微课等多媒体创设物理情境
学生观看视频、图片、动画,有利于诱发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中,导入时可以播放新闻联播视频:T195次列车脱轨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列车超速。那为什么超速就会造成脱轨事故呢?在《平抛运动》一节中,上课前可以播放flash动画“飞机投弹”,请学生当一回飞行员:水面上有一艘船保持静止,同学们的任务是通过鼠标操作飞机投弹,炸毁敌船,我们在哪个位置投弹才能击中目标呢?有学生会说在船正上方投。然后请学生上去操作,没投中。又有学生说在船后方,学生上去试,还是不中。看来这还真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来学习本节内容。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主动的建构和迁移,培养物理思维和学科能力,并学会从物理的角度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具有很多优点,在与具体的学科融合后,怎样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理核心素养、实施指向深度的课堂教学改进,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廖伯琴、李洪俊、李晓岩.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及教学建议.全球教育展望,2019年第9期
[2]刘鸿威.物理教学中灵活实用的情境教学法.理化生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