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作者】 吴九利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泗门实验中学)
【正文】摘 要:班主任如何把初中德育教育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并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德育素养十分关键。因此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家庭之中调研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情况、心理状态,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每个学生建立卡片式德育管理模式。针对可能影响学生德育素养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切实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确保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能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更加健康、言行举止更积极向上。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德育工作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也要清楚地看到,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及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而言,比较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出现一些有损道德的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学校深刻反思自身的教育目标是否正确,教育策略是否与教育目标相适应。
1、德育教育教学对于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
新时代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德育工作更加注重对初中学生核心素质水平的培养以及学生价观念的正确确立,这也就要求班主任在执行教育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从而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风尚,为初中学生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的周围环境以及氛围,将初中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道德素质的培训工作,不仅使学生认识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调整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德育教育能够使班级的学习风尚提升,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方式来处理。
2、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德育管理不完善
德育的激励策略代表了德育的构成,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发展教师期望的目标。初中老师为学生鼓劲时,实施切实可行的激励策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士气教育激励策略的实施并不十分合适,在适当的申请过程中,初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对较小,虽然实施了一些激励措施,但由于时间实现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长期学习主动性。而对于不遵守学校和课堂规则的初中生来说,课堂老师的教育指导原则相比之下也很小。这不仅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也给学生一种“叛逆”的情绪。
2.2观念滞后
大部分初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存在观念偏差情况,认为德育工作是各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辅助要素,导致德育工作与知识教学不在同一高度。班主任注重知识教学而忽视德育工作,将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不到有效引导与重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3.1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
课堂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质量,班主任需积极的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相互结合,将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学习考核联系到一起,树立良好班风,提高班级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对班集体的管理力度,营造欢快的学习环境,形成优良班风,能够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严格遵守班级行为准则,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开展德育活动是强化班级作用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点强调个人德育与集体德育,用个人的力量去带动集体,形成良性循环,是德育工作质量的保障。初中生可塑性比较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在班级上,尊重学生的想法,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爱,对其有引导的作用。
3.2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意识
现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班主任对其存在错误认知,有很多班主任认为德育工作是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为主,配合教师的讲解对其巩固,对学生的各项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忽略了德育工作的核心价值,没有意识到德育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有部分班主任甚至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批评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存在思想上的错误认知,对学生的发展极其不利。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与班主任对其的认知有直接的联系,必须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意识,转变其教育态度。组建高素质的班主任团队,在校内开展德育工作交流会,在校外加强学习,邀请该方面的专家进行示范讲解,转变班主任对其的态度,能够让班主任清晰的了解德育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
3.3结合学生的需求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状态与教师教学观念有直接的联系。在传统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德育观念还未更新,比较落后,很难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先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再结合学习需求,对学生开展优质的德育教育,给学生带来相应的德育体验。在德育工作中,改变灌输式教育,在课堂上导入一些社会实例,丰富德育课堂。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可以用比较常见的校园霸凌事件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去理解被霸凌者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对学生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4开展班级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多样性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开展以下几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第一,开展主题班会,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德育需求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中积极讨论,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初中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尚未成熟,需要班主任用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积极地引导。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是最美少年”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爱心、责任心、公德心、孝心等多方面进行讨论,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第二,开展辩论赛,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开展“网络对青少年有利还是有害”“学生是否应该具备独立意识”等主题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目的。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制定合理的班级规定,利用班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结束语
根据上文可以得知,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价值观还未形成,需要他人的引导,班主任在引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先去分析德育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再了解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德育活动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对其产生信赖,才会在德育课堂上更加配合教师的工作,达到德育工作的开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尹秋云.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教育研究,2020,3(2):109-110.
[2]杜佶真.优化班级管理,践行道德教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J].国际教育论坛,2020,2(6):178.
[3]沈莉莉.基于陶行知“爱满天下”理论下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2020,000(024):88.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德育工作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也要清楚地看到,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及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而言,比较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出现一些有损道德的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学校深刻反思自身的教育目标是否正确,教育策略是否与教育目标相适应。
1、德育教育教学对于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
新时代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德育工作更加注重对初中学生核心素质水平的培养以及学生价观念的正确确立,这也就要求班主任在执行教育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从而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风尚,为初中学生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的周围环境以及氛围,将初中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道德素质的培训工作,不仅使学生认识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调整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德育教育能够使班级的学习风尚提升,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方式来处理。
2、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德育管理不完善
德育的激励策略代表了德育的构成,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发展教师期望的目标。初中老师为学生鼓劲时,实施切实可行的激励策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士气教育激励策略的实施并不十分合适,在适当的申请过程中,初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对较小,虽然实施了一些激励措施,但由于时间实现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长期学习主动性。而对于不遵守学校和课堂规则的初中生来说,课堂老师的教育指导原则相比之下也很小。这不仅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也给学生一种“叛逆”的情绪。
2.2观念滞后
大部分初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存在观念偏差情况,认为德育工作是各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辅助要素,导致德育工作与知识教学不在同一高度。班主任注重知识教学而忽视德育工作,将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不到有效引导与重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3.1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
课堂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质量,班主任需积极的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相互结合,将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学习考核联系到一起,树立良好班风,提高班级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对班集体的管理力度,营造欢快的学习环境,形成优良班风,能够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严格遵守班级行为准则,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开展德育活动是强化班级作用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点强调个人德育与集体德育,用个人的力量去带动集体,形成良性循环,是德育工作质量的保障。初中生可塑性比较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在班级上,尊重学生的想法,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爱,对其有引导的作用。
3.2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意识
现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班主任对其存在错误认知,有很多班主任认为德育工作是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为主,配合教师的讲解对其巩固,对学生的各项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忽略了德育工作的核心价值,没有意识到德育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有部分班主任甚至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批评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存在思想上的错误认知,对学生的发展极其不利。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与班主任对其的认知有直接的联系,必须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意识,转变其教育态度。组建高素质的班主任团队,在校内开展德育工作交流会,在校外加强学习,邀请该方面的专家进行示范讲解,转变班主任对其的态度,能够让班主任清晰的了解德育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
3.3结合学生的需求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状态与教师教学观念有直接的联系。在传统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德育观念还未更新,比较落后,很难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先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再结合学习需求,对学生开展优质的德育教育,给学生带来相应的德育体验。在德育工作中,改变灌输式教育,在课堂上导入一些社会实例,丰富德育课堂。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可以用比较常见的校园霸凌事件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去理解被霸凌者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对学生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4开展班级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多样性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开展以下几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第一,开展主题班会,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德育需求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中积极讨论,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初中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尚未成熟,需要班主任用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积极地引导。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是最美少年”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爱心、责任心、公德心、孝心等多方面进行讨论,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第二,开展辩论赛,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开展“网络对青少年有利还是有害”“学生是否应该具备独立意识”等主题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目的。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制定合理的班级规定,利用班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结束语
根据上文可以得知,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价值观还未形成,需要他人的引导,班主任在引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先去分析德育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再了解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德育活动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对其产生信赖,才会在德育课堂上更加配合教师的工作,达到德育工作的开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尹秋云.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教育研究,2020,3(2):109-110.
[2]杜佶真.优化班级管理,践行道德教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J].国际教育论坛,2020,2(6):178.
[3]沈莉莉.基于陶行知“爱满天下”理论下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2020,000(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