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将时政教育融人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探索
【作者】 曹 楠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科技学校)
【正文】摘 要:办好思政课,习总书记高度关切: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既是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形势教育的必然,只有将时政教育与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才能促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时政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教学效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办好思政课,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习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并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想政治课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2年4月25日,习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
办好思政课,习总书记高度关切: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他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总书记的话,深刻而亲切,朴素而厚重,深深印刻在每一名思政课教师心中,成为工作中的根本遵循。
新时期思政课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提高综合素质,从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如何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增强教学效果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多种时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政治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巧用课前五分钟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让学生先于课前收集时政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由老师或学生轮流进行,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对收集的时政材料作简要评叙。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国内外形势,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胸怀,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利于在学生中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判别能力,培养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自立能力。
二、贯穿课堂全过程
1.导入新课。利用精美的图片和视频等时政热点资料,往往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比如我在讲授“公有制主体地位”内容时,先让学生观看南水北调工程图片和港珠澳大桥视频,宏伟的工程,巨大的投入,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2.讲授新课。政治学科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往往感觉枯燥难懂,再加上教材列举的事例往往滞后于现时形势。如何让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呢?我常用的方法就是把时政内容及时的、恰当的融入课堂,利用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如:我在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时,结合当前房价高涨和国务院新出台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经济学原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练习巩固。将相关时政资料作为背景材料,设计成习题,让学生学习领悟,既巩固了书本知识,又掌握了时政资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巩固“一分为二”这一矛盾分析方法时,我结合“建国七十周年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这一时事进行习题设计,让学生在分析理解中既培养了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也更深刻地把握我国的国情。
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仅仅利用课堂45分钟进行时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形式地开展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关注时政的良好习惯。
1.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时事为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从中启发新思维,提出新问题,这种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2.举办时政专题讲座。高中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已有一定的敏感度,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思维敏感度点,及时地捕捉各种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开办时政专题讲座,为学生作更深入、更全面的阐述。
3.利用广播台、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定期播发或刊登每周国际国内大事,储备时政信息,拓宽学生视野。比如,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我联合学校广播台开办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栏目,组织学生撰写党史广播稿,广播台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推出“党史10分钟”专栏,定时向师生播放宣传党的一大到二十大有关历史知识、重大决策、深远影响等内容,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既是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形势教育的必然,只有将时政教育与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才能促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时政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教学效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办好思政课,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习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并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想政治课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2年4月25日,习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
办好思政课,习总书记高度关切: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他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总书记的话,深刻而亲切,朴素而厚重,深深印刻在每一名思政课教师心中,成为工作中的根本遵循。
新时期思政课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提高综合素质,从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如何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增强教学效果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多种时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政治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巧用课前五分钟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让学生先于课前收集时政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由老师或学生轮流进行,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对收集的时政材料作简要评叙。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国内外形势,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胸怀,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利于在学生中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判别能力,培养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自立能力。
二、贯穿课堂全过程
1.导入新课。利用精美的图片和视频等时政热点资料,往往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比如我在讲授“公有制主体地位”内容时,先让学生观看南水北调工程图片和港珠澳大桥视频,宏伟的工程,巨大的投入,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2.讲授新课。政治学科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往往感觉枯燥难懂,再加上教材列举的事例往往滞后于现时形势。如何让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呢?我常用的方法就是把时政内容及时的、恰当的融入课堂,利用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如:我在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时,结合当前房价高涨和国务院新出台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经济学原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练习巩固。将相关时政资料作为背景材料,设计成习题,让学生学习领悟,既巩固了书本知识,又掌握了时政资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巩固“一分为二”这一矛盾分析方法时,我结合“建国七十周年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这一时事进行习题设计,让学生在分析理解中既培养了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也更深刻地把握我国的国情。
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仅仅利用课堂45分钟进行时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形式地开展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关注时政的良好习惯。
1.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时事为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从中启发新思维,提出新问题,这种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2.举办时政专题讲座。高中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已有一定的敏感度,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思维敏感度点,及时地捕捉各种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开办时政专题讲座,为学生作更深入、更全面的阐述。
3.利用广播台、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定期播发或刊登每周国际国内大事,储备时政信息,拓宽学生视野。比如,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我联合学校广播台开办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栏目,组织学生撰写党史广播稿,广播台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推出“党史10分钟”专栏,定时向师生播放宣传党的一大到二十大有关历史知识、重大决策、深远影响等内容,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既是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形势教育的必然,只有将时政教育与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才能促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