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作者】 赵慧琳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
【正文】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巧用故事,关注社会,不断结合生活等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高中化学的讲解,使得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够得以拓展和发散,不断深化学生对于化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全面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科学进行拓展性和综合性的化学实践活动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练习和探究的空间,以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的转换率和应用率。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法;高中化学教学;运用策略
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玩心,注意力也较难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积极的开动脑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所以,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问题情境的设置过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实现以问题结合情境,再融入相应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能够实现高效率的高中化学教学。
1、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化学实验资源存在问题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缺少相关化学实验用具,使化学实验无法正常进行。学校的化学实验用具较少,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更多的是教师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在讲台下观察,学生如果出现稍有不注意,就会漏掉化学实验环节,导致学生无法跟化学教学进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部分化学用具较为陈旧,没有随着化学实验的变化对化学实验教材进行更新,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化学实验用具较为陈旧还会为化学实验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无法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学校还缺少专业的化学实验培训,使部分教师无法及时更新化学实验方法,难以满足高中化学教学的需求。
1.2学生对化学学习缺少兴趣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是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缺少兴趣的主要因素。高中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还在使用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高中化学学习较为抽象,学生刚学习高中化学时会出现难以理解化学知识的情况,加上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较为严肃,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前缺少交流与互动,这让化学教师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状况,学生在面对不理解的化学知识时,也不愿意向老师提出更多的问题,导致高中化学教学效果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素养以及化学能力。
1.3学生不重视化学实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能够转变学生与自身的角色,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由于高中化学教学没有将学生放置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不愿意主动的参与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来,从而影响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化学学习缺少主动性,会让学生不重视对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实验的学习,化学实验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不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会使高中教师失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营造问题教学情境
问题是展开思考与探究的关键因素,所谓问题情境创设,就是在特定的氛围内,提出一定的问题作为导向,指引学生展开思考与分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问题的价值与作用,打破学生思维局限性,丰富学生认知体验与感受,进而实现学生求知欲的持续增长,使学生思维随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而得到扩散。所以,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例如,在“钠的化合物”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性格特点,会适当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而提出:“火灾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当我们遇到火灾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灭火方式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水,用灭火器”,然后教师接着说:“你们知道吗?如果用水不当,反而会生火。”此时学生感到十分不解,内心的求知欲瞬间提升。教师为了验证这个说法,采用实验方式进行验证,这样做不仅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便于学生了解与掌握。教师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出一个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球,然后在上面滴上水,学生会不久观察到,此时棉花球会燃烧起来,学生看到这个现象内心充满了困惑,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水会让棉花着火,学生注意力被集中起来,生怕错过哪个环节,在学生学习心态处于十分高涨的情况下,引入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教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打破了学生以往认知,让学生了解到水不仅能灭火也能生火,学生发现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逐步讲解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出氯化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氧气的原理。这样充满激情与热情的课堂氛围,才是高效课堂构建与追求的初衷。
2.2利用实验,强化实践能力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也是在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那么在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同样能够作用于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有意识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实验实践的过程中来加强学生化学理论使用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在教师问题导向的引导之下,对实验能力起到良好的开发与培养的作用。但实际上,引导学生将问题引入到自身的化学实验中,才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的理解能力与掌握程度,利用学生的自主实践来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往往会比教师思维引导下的学习更加的高效。例如,在进行高中化学“探讨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教学中,教师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就能够让学生将“物质燃烧条件”的问题带入到学生自身的实验探究中,让学生在对绢布、木条、木屑等等材料的的简单燃烧实验中去进行观察,能帮助学生在自己亲自的化学实验实践中有一个更深刻的感觉,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实验的过程、现象中去深度的思考,来获得更加深刻的实验感悟与问题思考的结果。借助学生自主的化学实验的引导以及问题的导向,不仅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提升对化学知识的感知,更是能够借此来住家的培养学生的时间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实际的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问题导向的双重作用之下,获得更加高效与深刻的知识学习感悟。
结束语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地开通教学思路,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化学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高中化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将化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连接,使得学生能够发现化学知识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前备课进行设置相关问题情境,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不断得以拓展。
参考文献:
[1]李英占.浅谈情景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94(18):30-31.
[2]卢红青.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6):6-7.
[3]李哲.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情景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09):127.
[4]王秋红,卢世宏.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2021(23):65.
[5]施建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J].亚太教育,2021(7):2.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法;高中化学教学;运用策略
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玩心,注意力也较难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积极的开动脑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所以,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问题情境的设置过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实现以问题结合情境,再融入相应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能够实现高效率的高中化学教学。
1、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化学实验资源存在问题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缺少相关化学实验用具,使化学实验无法正常进行。学校的化学实验用具较少,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更多的是教师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在讲台下观察,学生如果出现稍有不注意,就会漏掉化学实验环节,导致学生无法跟化学教学进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部分化学用具较为陈旧,没有随着化学实验的变化对化学实验教材进行更新,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化学实验用具较为陈旧还会为化学实验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无法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学校还缺少专业的化学实验培训,使部分教师无法及时更新化学实验方法,难以满足高中化学教学的需求。
1.2学生对化学学习缺少兴趣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是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缺少兴趣的主要因素。高中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还在使用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高中化学学习较为抽象,学生刚学习高中化学时会出现难以理解化学知识的情况,加上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较为严肃,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前缺少交流与互动,这让化学教师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状况,学生在面对不理解的化学知识时,也不愿意向老师提出更多的问题,导致高中化学教学效果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素养以及化学能力。
1.3学生不重视化学实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能够转变学生与自身的角色,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由于高中化学教学没有将学生放置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不愿意主动的参与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来,从而影响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化学学习缺少主动性,会让学生不重视对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实验的学习,化学实验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不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会使高中教师失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营造问题教学情境
问题是展开思考与探究的关键因素,所谓问题情境创设,就是在特定的氛围内,提出一定的问题作为导向,指引学生展开思考与分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问题的价值与作用,打破学生思维局限性,丰富学生认知体验与感受,进而实现学生求知欲的持续增长,使学生思维随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而得到扩散。所以,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例如,在“钠的化合物”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性格特点,会适当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而提出:“火灾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当我们遇到火灾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灭火方式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水,用灭火器”,然后教师接着说:“你们知道吗?如果用水不当,反而会生火。”此时学生感到十分不解,内心的求知欲瞬间提升。教师为了验证这个说法,采用实验方式进行验证,这样做不仅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便于学生了解与掌握。教师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出一个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球,然后在上面滴上水,学生会不久观察到,此时棉花球会燃烧起来,学生看到这个现象内心充满了困惑,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水会让棉花着火,学生注意力被集中起来,生怕错过哪个环节,在学生学习心态处于十分高涨的情况下,引入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教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打破了学生以往认知,让学生了解到水不仅能灭火也能生火,学生发现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逐步讲解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出氯化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氧气的原理。这样充满激情与热情的课堂氛围,才是高效课堂构建与追求的初衷。
2.2利用实验,强化实践能力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也是在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那么在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同样能够作用于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有意识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实验实践的过程中来加强学生化学理论使用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在教师问题导向的引导之下,对实验能力起到良好的开发与培养的作用。但实际上,引导学生将问题引入到自身的化学实验中,才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的理解能力与掌握程度,利用学生的自主实践来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往往会比教师思维引导下的学习更加的高效。例如,在进行高中化学“探讨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教学中,教师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就能够让学生将“物质燃烧条件”的问题带入到学生自身的实验探究中,让学生在对绢布、木条、木屑等等材料的的简单燃烧实验中去进行观察,能帮助学生在自己亲自的化学实验实践中有一个更深刻的感觉,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实验的过程、现象中去深度的思考,来获得更加深刻的实验感悟与问题思考的结果。借助学生自主的化学实验的引导以及问题的导向,不仅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提升对化学知识的感知,更是能够借此来住家的培养学生的时间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实际的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问题导向的双重作用之下,获得更加高效与深刻的知识学习感悟。
结束语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地开通教学思路,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化学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高中化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将化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连接,使得学生能够发现化学知识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前备课进行设置相关问题情境,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不断得以拓展。
参考文献:
[1]李英占.浅谈情景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94(18):30-31.
[2]卢红青.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6):6-7.
[3]李哲.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情景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09):127.
[4]王秋红,卢世宏.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2021(23):65.
[5]施建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J].亚太教育,2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