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作者】 徐锡孟

【机构】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


【正文】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不能故步自封,教师应根据地理教学目标、特征等开展多样性、新颖性的教学活动,既要将新课改育人目标融入其中,也要在多环节中渗透地理基础知识及重难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与研究方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应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创设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各类地理问题,采用多媒体技术与小组合作等方法,帮助学生加快地理学习进度,强化核心素养,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创新。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研究能力
  在高中教学体系中,高中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理论性学科,包含着多门知识。当前,我国教育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新要求,既要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能够应对多类地理知识以及综合性考核。也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由此,教师必须提高对学生地理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引进新教学理念、方法等,增强高中地理教学的丰富性、广阔性以及趣味性,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以高中地理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价值在于,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实力。而研究性学习正是如此,其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并解决问题,作为一种新兴学习方法,既符合新课改要求,又能降低高中地理教学难度,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但是此种学习方法受多种因素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在教师的主导下,在多样化教学策略的辅助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拥有且持续优化研究能力,以此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课堂互动,带动学生思考与研究
  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想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教师提高课前导入效果,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知识且具备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但是,部分学生仅掌握碎片化知识,未能构建完善、高效的自主学习体系,从而无法进行自主思考与研究。对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方向。其中,效果最佳的方法是加强课堂互动。教师可采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将各类地理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熟悉场景中理解知识,并能运用多种知识思考地理知识与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留出课堂讨论时间,可自行分组或个人讨论,分享个人经验、及时反馈问题,从而推动学生深入研究。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想要让学生具备地理研究能力,必须先将学生引入特定场景或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情感共鸣。对此,教师应创设地理教学情景,在情感带动下,引导学生思考与研究。例如,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教师直接将学生代入研究框架中,可为学生讲述一个关于荒漠环保的故事或播放蚂蚁森林视频,较多学生曾利用蚂蚁森林在荒漠中种树,甚至不同学生种植了不同树木。教师鼓励学生分享所种树木或所了解的树种,然后分门别类的展示种植区域。大片荒漠以及缺水现象会刺激学生情感,然后提出地理问题:荒漠化如何出现的?荒漠化如何治理?在此情景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种树”这类防治知识,并且产生了对荒漠化防治的探寻意识。
  (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与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时,不能仅讲解教材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或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方法具有短期性,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对此,教师应根据教材或各类辅导书引入研究性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地理知识或地理问题。例如,学习《我的家乡怎样发展》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家乡发展现状,如资源与环境保护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经济发展等。学生在讲述与分析过程中,适当引入地理知识,开启课程。教学后,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上述问题,或布置成课后作业,针对某一方向的问题写出对策,提高学生的分析与实践能力。
  (四)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无论何种研究都离不开兴趣的推动,为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地理教学活动,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丰富、多彩的一面。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课本中的天体知识较为单调,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宇宙的力量》《行星》等震撼人心的纪录片,让学生对广袤的宇宙产生敬畏与好奇心,从而自主研究天体排列、宜居星球等知识,夯实地理学习基础。
  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学应具有前瞻性与长远性,教师应将研究能力培养设定为教学任务之一,采用多种方法、技术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载体,联系实际、引入问题,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并推动学生自主思索、自主探究,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压力。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2(11):31-33.
  [2] 花溪.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 科学咨询,2021(4):289.
  [3] 兰叶霞.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 中外交流,2021,28(5):1101.
  [4] 叶妮.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J]. 读与写,2021,18(3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