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田如蜜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改变以前碎片化教学现象,开展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整体设计初中英语单元教学时,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整合单元教学目标,理清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单元预学,搭建知识桥梁;优化单元学习方式,以活动促学习;改进单元学后反思,体悟主题意境。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的教学为例,尝试进行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核心素养
  一、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教育部,2022,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围绕主题意义,用英语进行真实的交流和表达。推动单元整体教学,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重组,建立单元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
  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情分析,理清单元板块的顺序,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整合和再构相关的教学内容。由主题统摄教学主线,促进学生以主题为核心主动建构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达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促成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进阶式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的目的。
  二、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原则
  1.相关性:单元各个板块之间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单元主题为中心轴,用联系的眼光审视初中英语教材中不同年段、不同单元、不同板块之间知识点的关联。通过创设问题链,将旧知与新知有机串联起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建整体的知识网络。
  2.引领性:为了避免在单元教学设计问题中的盲目性和碎片化,教师应该整合单元课程,设置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主线问题,并由主线问题衍生单元各个板块的问题。板块问题既保持独立又是在单元主线问题的引领之下,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3.实践性:课堂上的各种活动教学使学生们在做中学,积极参与和主题相关的学习活动,能够内化新的知识结构,并在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中,尝试用英语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各种课堂实践活动中,探究主题意义同时升华感悟主题。
  4.融合性:教师在单元整体的设计中,要注意综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能人为地割裂素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交融发展。
  三、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探索
  要切实有效地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关注主题意义,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实施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笔者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为例,具体阐明实施方法:
  1. 整合单元教学目标,理清单元主题: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信息,提炼出单元主题以及促成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各个子主题。紧密围绕核心主线,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子教学目标,体现层级间逻辑关联,做到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合理统筹各种与主题相关的教学活动,促成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在Unit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单元教学中,围绕“家务和请求许可”的单元大主题,教师设置了如下单元目标:
  (1) 熟悉有关主题家务有关的常见词汇和短语,学会如何用情态动词could礼貌地提出请求,如何礼貌地请求允许自己做某事,基本理解文中的听力和阅读语篇。
  (2) 通过辩论学生是否该在家承担家务的活动,口述观点报告并给出合理理由,提高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的能力。
  (3) 运用学习策略,获取多模态语篇信息,梳理、提取、整合、表达和评价对家务劳动的看法和喜好,通过自我评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善于利用各自机会,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并在交际中遵守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
  (4) 感悟中外社交文化差异。
  (5) 用hamburger结构写作法撰写一篇以“Whether children should do some chores at home or not”为主题的letter。
  要完成以上的单元整体目标,需要依托于每个课时的不同语篇来进行教学,从而使得主题意义的探究在每一个分课时中得到落实。教师设计了如下具体的分课时目标以及对应的子主题意义:








































  2.引导学生单元预学,搭建知识桥梁:学生需要基于特定情境,对于新知勇于探求,并积极主动地思考,敢于质疑,在每节课之前进行“导学任务清单卡”的预习,形成自觉学习、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习惯。设置导学任务清单卡能够引领学生提前感知整个单元的主题,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前从书本最前面的彩色页上寻找此单元的主题,进行头脑风暴预测接下来要学习的主题内容。本单元的“导学任务清单卡”如下所示:




























































  3.优化单元学习方式,以活动促学习: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围绕主题探究和问题解决,以任务链为抓手,针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习方式。教师设计的活动要多样化,不同的活动之间要有关联、分层次,体现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上升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完成自我重塑、建构、交往的过程,实现单元任务的自我输出。下面以Unit3 SectionA的3a阅读为例,分别阐述学生是如何围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三类学习活动展开的。
  这篇阅读文章讲述的是Nancy和她妈妈因为家里谁该承担家务活的事情进行争吵,让学生思考是否该帮妈妈做家务活这个话题。了解中西方家长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态度和做法,培养批判性思维。体验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主动承担家庭劳动的责任和义务。
  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教师首先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以下问题:Who does chores in your home?How do you feel when your mom asks you to do chores?同时铺垫相关的语言,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Should children help parents do housework at home?接下来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场景,并且猜测文章将会讲什么内容。围绕这一问题,学生迅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主旨,梳理篇章结构,获取文章细节信息。
  在应用理解类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整篇文章的情节,根据关键词对篇章进行复述。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Nancy和Nancy’s mom,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对话交流,尽量把不同的情感演绎出来和使用目标语言结构进行表达。
  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根据文章情节母女两人的情感变化创编一个合理的结尾,启发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开展批判性思维活动。






  接着教师聚焦主题,创设新境,向学生们展示一篇相关的拓展阅读,关于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促使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创新。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2]《聚焦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问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1).
  [3]《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中学外语教与学,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