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
【作者】 易喜松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
【正文】摘 要:政治教学是公民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中政治包括了政治、法治、历史文化、经济、哲学等多个方面,是培养公民素养的有力保障。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微课与学科的融合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能够让政治教学拥有更高的质量与效率。。在这样的形势下,高中政治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充分运用微课的优势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推动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高中政治;运用策略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改革与开放共享为主题的教育资源普及教学工作获得了新的发展,踏入了新的征程。微课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这一情形下,教师应将微课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形式,更新教学模式,突显微课教学的优势,落实政治教育任务,提升政治教学质量,打开政治教育新格局。
1、微课的相关概述
微型课程简称微课,主要是借助微型教学视频这一载体,对特定的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情境化设计的微型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显现出了别具一格的特征和优势,对高中政治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微课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教学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难点知识。相比传统45分钟的课堂教学,微课对教学时间的把控更加精准,教学安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其二,教学内容精炼。微课的教学内容侧重于重点问题或者关键教学环节,借助图片、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将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简单化、直观化。内容精简、精炼是微课最重要的基本特点,区别于传统教学内容的生搬硬套,微课主要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进而高度提炼,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灵活性。其三,资源容量小。在确保视频质量的同时,微课资源的容量相对较小,既能支持在线播放,且流畅度比较好,也能支持离线观看,下载速度相对较快。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
2、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的作用
2.1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作用——灵活性
(1)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制作好微课视频后,教师通常需要上传于班级群中,引导学生进行观看。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观看微课视频的时间进行安排,所以实现了学习时间的灵活性。此外,微课视频的时长通常保证在5—10分钟,所以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2)学习内容的灵活性。新课改背景下,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当面向大众,而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会有不同的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情境进行多样化的视频制作,并将其上传于社交平台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观看微课视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这也代表着微课教学具有灵活性特点。
2.2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作用——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是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性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当作入手点,并且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视频具有图文声结合的特点,可将知识直观呈现于学生面前,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学生趣味性学习体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在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时,教师可适当加入一些图片、动画、音乐,增加微课教学的趣味性。
2.3高中政治教学之运用微课的作用——准备、改良
微课教学隶属于录制性课堂教学,而录制性课堂教学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视频选择,可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重新录制,使其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其作用之一为给了教师充足的准备、改良时间。而这,可为微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保障,可将教学活动的质量、效率提升。
3、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3.1考核单一,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高中阶段,高考是学生面临的第一要务,因此,以高考作为参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关注学生卷面成绩的结果,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2教学方法不当,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学科的抽象性,尤其是哲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压抑,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学生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难以串联起知识间的逻辑思维,学习效果不佳。
3.3教学内容局限,阻碍了学生的知识拓展
课本是高中政治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凭借,如果教师过度依赖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事政治进行教学,学生的知识就会受到限制,难以拓展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
4、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1精心制作微课
在政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是合理运用微课的基础和前提。精心设计微课视频内容和教学流程,才能提升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优化整体教学结构,确保微课教学的质量。设计微课时,教师要深度调研和挖掘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优化整合。另外,政治课程和社会实际存在密切的关联,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社会实事、热点问题,将时事内容融入微课视频,优化微课教学资源,使微课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加强学生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关注和了解,从不同维度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4.2微课在课前导入环节的运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关乎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优质、良好的课前导入能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的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往往以复习为主,内容形式单一,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微课的优势和功能,教师以微课导入教学内容,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整体的学习内容形成初步了解,继而针对性开展学习活动。
总而言之,对微课的优化运用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应基于学科特点、学生实情,加强对微课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在各个环节实现对微课的优化运用,凸显微课的运用价值和优势,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教学的效率、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谢辅俊.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118,120.
[2]刘相镇.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27-228.
[3]杨洪.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22):36-37.
关键词:微课;高中政治;运用策略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改革与开放共享为主题的教育资源普及教学工作获得了新的发展,踏入了新的征程。微课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这一情形下,教师应将微课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形式,更新教学模式,突显微课教学的优势,落实政治教育任务,提升政治教学质量,打开政治教育新格局。
1、微课的相关概述
微型课程简称微课,主要是借助微型教学视频这一载体,对特定的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情境化设计的微型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显现出了别具一格的特征和优势,对高中政治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微课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教学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难点知识。相比传统45分钟的课堂教学,微课对教学时间的把控更加精准,教学安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其二,教学内容精炼。微课的教学内容侧重于重点问题或者关键教学环节,借助图片、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将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简单化、直观化。内容精简、精炼是微课最重要的基本特点,区别于传统教学内容的生搬硬套,微课主要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进而高度提炼,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灵活性。其三,资源容量小。在确保视频质量的同时,微课资源的容量相对较小,既能支持在线播放,且流畅度比较好,也能支持离线观看,下载速度相对较快。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
2、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的作用
2.1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作用——灵活性
(1)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制作好微课视频后,教师通常需要上传于班级群中,引导学生进行观看。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观看微课视频的时间进行安排,所以实现了学习时间的灵活性。此外,微课视频的时长通常保证在5—10分钟,所以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2)学习内容的灵活性。新课改背景下,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当面向大众,而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会有不同的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情境进行多样化的视频制作,并将其上传于社交平台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观看微课视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这也代表着微课教学具有灵活性特点。
2.2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作用——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是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性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当作入手点,并且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视频具有图文声结合的特点,可将知识直观呈现于学生面前,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学生趣味性学习体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在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时,教师可适当加入一些图片、动画、音乐,增加微课教学的趣味性。
2.3高中政治教学之运用微课的作用——准备、改良
微课教学隶属于录制性课堂教学,而录制性课堂教学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视频选择,可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重新录制,使其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其作用之一为给了教师充足的准备、改良时间。而这,可为微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保障,可将教学活动的质量、效率提升。
3、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3.1考核单一,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高中阶段,高考是学生面临的第一要务,因此,以高考作为参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关注学生卷面成绩的结果,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2教学方法不当,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学科的抽象性,尤其是哲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压抑,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学生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难以串联起知识间的逻辑思维,学习效果不佳。
3.3教学内容局限,阻碍了学生的知识拓展
课本是高中政治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凭借,如果教师过度依赖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事政治进行教学,学生的知识就会受到限制,难以拓展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
4、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1精心制作微课
在政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是合理运用微课的基础和前提。精心设计微课视频内容和教学流程,才能提升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优化整体教学结构,确保微课教学的质量。设计微课时,教师要深度调研和挖掘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优化整合。另外,政治课程和社会实际存在密切的关联,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社会实事、热点问题,将时事内容融入微课视频,优化微课教学资源,使微课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加强学生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关注和了解,从不同维度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4.2微课在课前导入环节的运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关乎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优质、良好的课前导入能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的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往往以复习为主,内容形式单一,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微课的优势和功能,教师以微课导入教学内容,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整体的学习内容形成初步了解,继而针对性开展学习活动。
总而言之,对微课的优化运用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应基于学科特点、学生实情,加强对微课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在各个环节实现对微课的优化运用,凸显微课的运用价值和优势,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教学的效率、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谢辅俊.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118,120.
[2]刘相镇.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27-228.
[3]杨洪.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