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舞动新时代
【作者】 田 阳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
——浅谈普通高中舞蹈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 要:社团活动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基层普通高中所举办的舞蹈活动要想成功的实现其价值,必须要解决它的定位问题。从全局看中学的舞蹈活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综合能力的载体,从专业上看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培养学生通过舞蹈表达精神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普通高中;舞蹈教学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家长和青少年自身都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的培育,许多中小学在开设国家要求必设的艺术课程之外,纷纷成立了课外合唱团、舞蹈队等等社团来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满足有兴趣的学生对艺术的追求。我通过这些年对学校的业余高中舞蹈团体的训练实践活动的探索和反思、总结,感到对于基层普通高中所举办的舞蹈活动要想成功的实现其价值,必须要解决它的定位问题。从全局看中学的舞蹈活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综合能力的载体,从专业上看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培养学生通过舞蹈表达精神世界的能力。
众所周之,对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引导单纯依靠文化课堂的教学和人生道理的说教是不够的,还需要将良好的习惯品质从生活、娱乐、业余爱好入手,全方位的沁润到他们内心之中,这也是国家在新课程改革中重视艺术教育的原因之一,我们的舞蹈活动不能仅局限于舞蹈动作的训练本身,更要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逐步培养顽强的意志、健康向上的精神、团队合作的习惯、积极探索的勇气以及健全的人格。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舞蹈评价体系,活动评价不是为鉴定和甄别,而是为肯定进步、明确弱点和发展方向。评价的范围除了动作难度评价,还应包括学习能力和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对圆满完成动作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对于能力还未开发的学生也要肯定学习态度,挖掘亮点,增强继续奋进信心。评价过程是各方面平等、民主的交流,不应是教师家长单方面的成王败寇式的简单评判。评价应该作为个人积极而有成效的因素,促进学生积极发挥创造力进行实践。
单纯关注舞蹈动作只能表达舞蹈的艺术特征而不能充分体现舞蹈的艺术本质。舞蹈的艺术本质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情感的结晶、生命的象征,舞蹈的艺术特征只是表达艺术本质抒发心意情感的手段,若学生仅限于机械模仿舞蹈的动作或片段,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滋生依赖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展也会受到抑制,相应的舞蹈会失去表演的魅力和艺术本质,更不用谈通过舞蹈活动提高对美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能力了。因此舞蹈教学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舞蹈的基本素质技能训练。基训是舞蹈的基础,也是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强化、舞蹈气质与良好舞姿形成的关键。在进行该方面活动时要把握科学性、技巧性两个原则。科学性就是教师必须结合青少年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和解剖学知识开展正确的训练活动,从而使学生减少由于错误使用身体而产生的损伤和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不正确的用力方式产生的不良身形,同时使某些学生的不良外形如驼背抠胸端肩等得到矫正和改善。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的训练方式和训练标准,个别困难学生应适当简化训练当中基本功及技巧要求过高的动作,而注重和强调基本形体姿态、呼吸、表情及舞蹈感觉的训练;舞蹈的基础训练有些单调乏味艰苦,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多鼓励学生克服内心的消极情绪外,更需教师想法设法增加训练的趣味和运用训练的技巧,如针对不同的基训配以不同的音乐,在基训时给学生引入适当的情景、意念和节奏,注意将不同特点的基训穿插到一起给学生训练,某些基训可以引入轻松愉悦的竞争如节奏训练时可以让学生配合节拍的长短用跺脚、扭动身体的律动等方式表现或者两人一组相互用相同或不同的身体部位碰触,来把握身体的节奏感等。
再者是表演意识和情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舞蹈活动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舞蹈的动作展现,而是唤起创造的热忱,使学生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帮助他们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生活境界。无论在生活还是在表演艺术中,人们的行为都是某种情感和情感发展过程的结果。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简单练习某个动作,而要启迪他们寻求情感产生的依据、情感发展的过程、情感发展的身心机制以及情感过程与动作过程的有机联系等,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舞蹈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将每节舞蹈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起来多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喜怒哀乐自发产生的身体动作进行回味总结来体验不同的情感张力的表达,又如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对同一道具进行不同角度的运用练习,设置不同的情境开展联想和即兴练习,让学生合作编排舞蹈节目等,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师生应预先共同约定不能嘲笑、不能用尖锐的言词批评而只能在相互鼓励的基础下热烈探讨。
另外还要进行舞蹈作品赏析的活动。每一部真正的舞蹈作品都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的堆积,而是集动作风格、韵律、音乐、舞台美术等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多开设舞蹈作品赏析课,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开阔眼界,通过把握舞蹈作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来提高审美感受,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内心情感,提高他们的舞蹈表演能力,有助于舞蹈表演的深化与升华。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教师最好先对舞蹈欣赏的规律和方法、作品的编导者、创作背景、舞蹈风格和特征以及主要表演者予以必要的介绍,赏析后抓住作品的某些方面组织学生共同做重点探讨。
普通高中的舞蹈教学不能仅为比赛而训练,不能仅为学习舞蹈动作而学习,要创造出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身心完全舒展的情况下主动投入到感受、探索、创造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必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旺盛的学习热情,因而才能在道德情操、意志、能力各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