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词语积累与应用方法的研究

【作者】 韩 燚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义务教育改革开启了新的模式。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如何让学科教育回归教学主阵地,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些都是教师亟待破解的问题。基于“双减”背景,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低段学生词语积累量进行分析,以供教育同仁借鉴。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双减”;词语积累;教学方法
  一、小学低段学生词语积累的相关概念
  顾名思义,积累就是逐渐蓄积。学好语文知识离不开日积月累,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优良传统和惯用方法。积累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积累不局限于狭义的积累,还是完善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拓展、衍生和增值的过程。积累可以划分为观察、记忆、判断、比较、甄别、分类、归纳、概括、分析、评价等几个步骤。词语积累,就是积攒、理解并记忆词、成语、优秀经典短语。词语运用,就是将我们积累到的词语准确灵活地运用到适合的语境中,即:造句、说话、写作。
  二、“双减”政策与小学低段学生字词学习
  “双减”政策下,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语文知识,这对教师来说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线教师要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的前提条件。词语本身就是句、段、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学生必须能够理解运用词语,才能用好语言文字。否则,不仅无法形成语感,也无法提升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正因如此,“双减”政策与字词学习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此问题亟待教师解决,从而做到“减量不减质”,更好地助力“双减”政策。
  三、提升小学低段学生词语积累能力的方法分析
  (一)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不断改善学生的个人体验感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积累词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积累词语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借助图片、视频资料、故事等形式进行积累,或者通过表演去领会字词的含义。
  (二)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有效措施
  第一,归类法。立足教材,重视书本,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分类整理1-2年级各册教材中出现的词语。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定期检查学习效果,比如: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风景的词语,抒发感情的词语等等。
  第二,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教师要立足课本,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并进行拓展性分析。借助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翻阅工具书,向他人请教,网络查询等。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重点标记生字、生词,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理解那些不懂的知识点。遇到生涩难懂的字词时,要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法。学生要学会如下方法,比如:结合上下文、结合插图、结合实际生活、查阅工具书等,还可以尝试用替代法、拓展法,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借助扩展方式积累词语。在学习生字时,可以借助“一字开花”法,组成不同的词语,生字要出现在词语的前面、当中、后面,比如:同一类字组词时,可以组成两个字的词汇或者四字成语,“十”组成“十分”和“五光十色”。学生在预习或写生字时都可以尝试上述方法。还可借助找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的方式积累词语。
  第四,借助诵读积累词语。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积累词语,还可以使用小组学习模式,学生之间相互提问,交流学习心得。或者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通过“我来比划,你来猜”等游戏巩固词语学习效果。另外,学生们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也可以背诵课文、古诗词,慢慢积累词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真正做到弄清、记牢。
  第五,借助摘抄积累词语。“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摘抄词语是一个好习惯,有助于积累更多词语,可以指导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随时做好摘抄工作。
  (三)研究学生学会运用词语的措施
  第一,合理搭配词汇。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就是更好地驾驭语言。学生要在日常学习中尝试如何合理搭配词语,比如:“明亮”一词,就可以写成“明亮的教室”,“明亮的眼睛”。通过这些尝试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二,借助造句来运用词语。造句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运用词语的练习形式。仍然以“明亮”一词为例,学生可以这样造句“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第三,借助口语运用词语。“说”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积累词汇也是为了让学生“出口成章”。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际机会。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词语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学习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学生们了解到小蝌蚪寻找妈妈是何等辛苦,此时设定一个“找人”的主题表演,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分别饰演迷路的孩子和路人,通过表演理解文本内容。
  第四,借助“写”运用词语。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进行“看图写话”练习,这种形式能让小学生更好地运用积累的词语,比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抄写文中的四字词语,并尝试用这些词语来写话,有的学生就会写出如下一段话“六一儿童节这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我们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一个个笑靥如花,格外引人注目。轮到我们表演了,我们大家精神抖擞,兴致勃勃地唱啊跳啊,完全陶醉在快乐的氛围中。”借助这些“词眼”能让这段话变得活灵活现。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低段学生积累词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不断尝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能做到“减量不减质”,还能提升小学生的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