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高中生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问题及策略
【作者】 田文帅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摘 要: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需要学生在学习阶段逐渐积累起来的,其中阅读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然而纵观高中生阅读现状可以得知,大多数学生不会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即使有,所阅读的内容也较为肤浅,无法使学生真正受到文学的熏陶。因此,本文阐述当前高中生阅读现状,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摆脱学生快餐式阅读提出具体应用策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提高文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应用策略
整本书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常见的阅读方式,但由于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语文人的共识.透过一本本实实在在的书,所读出的抽象精神,所练就的阅读能力,所习得的阅读习惯,都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阅读也是学生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重要途径.
一、高中生语文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
通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维、提高文学审美,而且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待语文教师一一解决。首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虽然在不断改进,但是其主流位置尚未被撼动,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能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式无法融合和匹配。其次,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只能通过背诵、做题来提高学习成绩,平时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所以对阅读逐渐失去兴趣。最后,大多数教师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在课堂上也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内容,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涵义,感受不到阅读的魅力。
二、高中生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得到相应的改革,但是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篇幅毕竟有限,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只能了解文章的大概,并不能得知全貌。因此,教师讲解完书本中文章内容后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对故事有整体的框架,深入体会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丰富情感,并做文学知识积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梳理与感悟,但不能帮助学生走进书中人物的心灵,真正感受作者内心情感,无法发挥阅读的作用。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文学视野,掌握阅读和写作方法,积累生活经验。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文学的熏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良好的人格。
三、提高高中生语文整本书阅读效率的应用策略
(一)精心挑选经典书籍
班级内学生综合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在推荐书籍时要尊重学生个人差异进行分层推荐,内容包括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目,比如《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等。中国四大名著是经典代表作,但是高中阶段学生没有读过的比比皆是,所以,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然后列出适宜学生的阅读书单让学生自由选择,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从兴趣出发进行阅读,避免学生“被迫”阅读,从而激发阅读的热情。面对文学著作有时候需要通读,有时候需要慢下来细读,品位字里行间的话,看到喜欢的句子还可以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所记录的好词好句就能成为自己的素材积累,有助于写作。学生阅读过后还可以彼此交流阅读心得,激发竞争意识,让班级充满学术氛围。
(二)多样化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学生通常会在课余时间休息,教师需要通过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碎片时间自主阅读。教室内可以建立读书角,放置一些中外经典名著,或是每一位学生提供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学生就会随时翻阅,增长见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每读完一本书可以做个记录,无形中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成为日后阅读的不竭动力。教师可以专门提供一节课让给学生进行阅读鉴赏,将阅读过的书籍介绍给大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根据书籍内容制作手抄报、向报刊或是网络平台发表阅读文章等,发挥学生的特长,建立学生自信,感受文学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拓展阅读资源
虽然语文课本中有大量优质的文章,但对于学生拓宽阅读视野、陶冶情操还是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发挥自身作用,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比如课堂上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教师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效果,注重讲课方法,也不能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而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并从中感受创作的不易和伟大,才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遇到晦涩难懂的书籍也愿去尝试。学习完书本上的简短内容,并对作者有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可以推荐史铁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其他作品中对作者有全面的认识。或是课文中节选鲁迅的《朝花夕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整读过整部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的阅读空间,从而提高对文学的热情。
总结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积累,提高自我认知,从而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付雪萍.关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1,000(008):P.28-29,54.
[2] 王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探讨[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19.
[3] 胡小花.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休闲,2021,000(002):P.1-1.
[4] 祁丽霞.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