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渗透情感教育

【作者】 黄爱仙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情感教育是决定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教师一定要把情感教育有效地渗透在英语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情感教育;渗透
  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何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情感。初中生阶段的学生普遍都对玩感兴趣,而游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喜好和特点,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趣味性很强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趣好玩并充满激烈性的游戏中学习英语,爱上英语。例如:在教四季的时候,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四季的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就带入到了大自然,学生很快就融入了其中,直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再如,教what’s this?what’s that?时,让学生学着里德太太的模样,再让学生模仿小鸟波莉,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都争着发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用英语表达思想。
  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笔者走进教室,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真水无香,大爱无痕”就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笔者教的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在初二上期的英语学习上掉了队,笔者为他们专门制定了适合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坡现象。
  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曾经,有一名学生Wilson小学时就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因而提前学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进入初中后,刚开始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书写工整,屡屡受到好评。但半期之后,她的英语成绩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讨厌背书,认为是“死记硬背”。笔者了解她的真实想法以后,与她的家长进行沟通,针对其“观点”,改为每课默写;一段时间后,她觉得背书可以帮助形成良好的“语感”,于是自觉地要求背书。由于自身有了切实感受,她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回升。由此可见,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
  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老师应精心设计适合学生思维方式的英语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如“good”、“perfect”等等,甚至可以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You done a good job.”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及时有效地掌握该知识,自觉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演戏、游戏、听说读写等方式,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下学习英语知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直接灌输法。直接灌输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的内容直接灌输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寓思想教育于课文内容教学之中。例如:学生在小组里讨论“What can you and yourclassmates do to help make the Olympica success?”这个热点话题时,教师可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的同时,还可以用北京“申奥成功”等实例直接融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以及形成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情感态度”的教育。在让学生探讨“What should you do ifsomebody bothers you?”这个问题时,教师可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怎样与人交往以及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挫折,让学生懂得学会适当地考虑别人的感受,有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做人,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课文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利用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比选择法。对比选择法,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从对比中选择正确答案,从而养成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的习惯。在讲授“What do students do at Green HighSchool?”时,教师可以给出几种不同的处理学习与休息之间关系的做法,让学生在对比中自主选择,从而引导学生在上学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到学习效率与健康发育两不误。
  自由发挥法。自由发挥法,就是不用固定刻板的成见去评判学生答案的正误,而是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而不用固定刻板的成见约束学生的情感思维。在学习“What are you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和“Mydream job”这些内容时,同样也应让学生充分畅谈自己的理想和梦想,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有益于社会又能促进自身更好发展的理想,就是最美好的理想。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方法可以不拘一格,而应多种多样。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