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索

【作者】 陈 利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


【正文】摘 要: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存在的概念,对学生基础教材知识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深度整理并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锻炼自身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深度学习并不再只是单一表示比浅层学习难度更大,而是一种思维和能力上的改良和拓展,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学生学习过程提出的一种新任务。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学生学习过程提出的一种侧重能力的要求。对于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来讲,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大量零碎的知识,还需要具备熟练的知识框架,系统性地掌握所有物理知识。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学习来掌握各种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在能力养成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当然,教师在要求学生深度学习的同时还需要针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充分改良,为学生深度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依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不能片面地认为教材就一定正确,要带着批判的目光审视教材知识,只有这样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才能得到充分提升。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深度学习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期待此次研究能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一、生活情景化的教学
  尽管高中物理知识大部分都是理论性知识,相对较为枯燥繁杂,但是由于物理属于自然类学科,与学生实际生活十分接近。但是在传统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都只重视知识性内容的教学,忽略了培养学生生活化应用能力。但是在深度学习理念中,物理教师就必须要结合实际生活因素展开知识性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开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物理素养。
  比如:教师在进行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六节《超重与失重》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化情景来完成课程导入,课前可组织学生观看《神奇的气球》的实验演示视频:先去一根长的有机玻璃管,将其你底端封上一个气球,使其形成气球膜。其次将其置于竖直方向,并由静止逐渐释放,当其处于运动状态的时候抓住玻璃管,观察底端气球膜会发现时而变大,时而变小。此时学生注意力得到吸引,教师开展后续教学效果更佳。
  二、问题意识下的教学
  问题意识的养成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当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将其记录下来,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身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应当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头脑风暴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当学生充分投入课堂,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也能得到激发,这样学生在参与课堂的时候,大脑高度活跃,深度学习的目标也能得以实现。
  当然,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过程还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主动自发的主观意愿,除此之外,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还是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创新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当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在设置问题的时候特意设置存在梯度的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设置的问题梯度不能太多,如果问题梯度过多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养成失去自主性,学生失去课堂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也会受限,学生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只需要抓紧关键点,以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从深度学习中提升物理学科综合素养。
  三、知识串联式的教学
  虽然高中物理知识种类较多,且各成系统,但是不同部分之间也还是存在着无法忽视的关联。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当中,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系统复习,教师都以相互分离的物理概念和公式背诵为教学重点,并没有将所有知识相互串联,这也就导致很多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依旧停留在表层。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将不同部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能对物理知识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
  比如: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不同部分知识看似相互独立,不存在关联性,其实不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可以在知识教学开始之前先将本册框架讲解一遍。仔细观察可知,必修二所有知识有与曲线运动有关,在研究曲线运动的时候,借助化曲为直的方式,所以就有了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研究,“平抛运动”就是案例之一,平抛运动就是由直线运动转变为曲线运动的运动过程。此外,教材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而天体运动又是圆周运动中一个最经典的案例。而在后续研究天体运动的时候,又出现了万有引力相关概念,而人造卫星又是万有引力相关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这样的知识联络,学生对整本书的知识体系都有了一个基本认知,学生在后续学习中也会目标清晰,深层学生也能轻松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在教学当中积极引入深度学习的概念,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能力养成,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存华.深于核心素养导以体验支架——指向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策略[J].物理教学探讨,2019,37(11):14-18.
  [2]陈小梅.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深度学习探究——以贵阳市第一中学为例[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