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传统戏曲在音乐教学中的拓展应用

【作者】 王 锐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正文】摘 要:由于现代流行音乐追求个性的风格,符合现在学生追求个性的要求,这就导致传统戏曲学生中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导致很多学生不理解传统戏曲的现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合理使用音乐教材,在学生心里改变对传统戏曲的看法,理解传统戏曲文化的博大精神,将传统戏曲延续下去。
  关键词:音乐;传统戏曲;音乐教学
  传统戏曲是指在中国诞生,具有本民族特色文化,是中国不可缺少的文化之一,能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到重要启发作用。学校作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延续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初中孩子们正处于成长的快速状态,各方面能力仍待开发。在国家教育部门推动素质教育以来,传统音乐在我们的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人们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就目前初中音乐课堂来看,学生们虽然喜欢音乐,但大多都是趋向于流行音乐,对传统戏曲音乐的兴趣不高,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时又对传统戏曲没有完整的认识,导致升初中后,仍保留小学时对传统戏曲的观念,所以,这就需要在初中改变学生对传统戏曲的片面看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行教学。
  一、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乐而思学
  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学生才会更加用心的努力、奋斗。基于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基础,我们在音乐教学中,首先应以流行音乐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把流行音乐中具有传统戏曲文化的点给学生一一介绍,找出与之匹配的传统戏曲给学生欣赏。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流行音乐和传统戏曲的区别和共同点,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学生在听流行音乐舒适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熏陶,对传统戏曲有了深切的感受和好奇就会增加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有不懈的动力去探索传统戏曲,创造出新的戏曲,将传统戏曲传承下去。
  二、课外拓展,实景见证
  在空余时间,学校多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传统戏曲之类的演出、展览、活动,比如当地的传统戏曲表演场所、博物馆,这样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传统戏曲得精魄和有效的改变学生对传统戏曲的看法。在参观之前,先给学生布置几个小问题,制定激励机制,让学生带着这些小问题进入场所。在学生参观完后,先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沟通,了解彼此搜集到的信息,学生自己的看法不知不觉中改变,在学生沟通要完好后,让学生一个一个的回答所提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回答问题,就会觉得自己也很重要,能增强自信心。教师然后对学生的回答一一进行评价,并给予每个鼓励和支持。
  三、多举行传统戏曲表演
  初中学生年龄较小,都特别活泼、爱动,对于任何事都有很大的好动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多举行传统戏曲艺术节目,让学生自己搭配,班上必须出十个关于传统戏曲性的作品,。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自己组织成员、自己去查资料、自己当导演自己表演、不断的总结经验,每个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对传统戏曲的理解也更深入,不仅可以了解传统戏曲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体会当时的生活习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戏曲的理解性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以乐器识别为基础开始传统音乐教学
  初中学生对于没有见过的东西都会产生好奇,想知道哪个是什么,就会产生思考。比如拿一根笛子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学生没有见过就会想教师拿的这个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后,先慢慢给学生介绍笛子,笛子有几个孔,可以和什么乐器合奏,出于什么地方、是谁发明的,然后慢慢导入到音乐课堂,在中途为学生演奏一段笛声,把学生整个吸引当中,之后了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笛子与传统戏曲的结合的音乐,进而实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五、根据戏曲的不同变换教学方法
  传统戏曲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如果传统戏曲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就像没有思维的人一样,只是一个空壳。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要身同体受的表达,把传统戏曲的情感准确表达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比如教学生学习昆曲时,行腔要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为主,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例如在学习黄梅戏时,曲调要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这就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曲子,做不同的转变,学生也能学到戏曲的精髓,不再反感传统戏曲。
  结束语
  综合上述,本文先就现阶段初中学生的问题和传统戏曲出现断层的现象进行了描述,后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希望对相关领域的工作者、专家有启示作用。中国传统戏曲博大精神,对中国人民的健康、精神、文化自信、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意义。我们的教师要在不同时期更换不同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兴趣为要点,精心的设计传统戏曲教学,把传统戏曲的每个要点都能解释清楚,不让学生对传统戏曲感到反感和迷茫,使更多的初中学生了解、爱上我们的传统戏曲,并作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人,将中国戏曲带到全世界,让每一个国家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国戏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俞珏娟.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92-193.
  [2]甘洁.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分析——以豫南本土音乐罗卷戏为例[J].音乐创作,2018,(02):134-136.
  [3]薛雷.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传统戏曲教学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11):113-116.
  [4]徐洋.中国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天地,2017,(1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