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朱强强

【机构】 (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在教育改革推进下,学生意识到了田径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高中田径运动教学存在模式单一、课时较短等诸多弊端,而激励教学方法的出现,使高中体育田径运动在有限时间内爆发出无限潜能,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教师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从而使高中田径教育之路一帆风顺。
  关键词:高中体育;激励方法;策略;田径教学;建议
  在高中田径教学中,激励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缩短师生距离,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田径学习主动性。下文就如何运用激励方法优化高中体育田径运动教学提出了一席建议,以期对广大体育教育教师有所帮助。
  一、明确田径激励目标,灵活应用言语激励
  体育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实际体能状况,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对田径技术的掌握程度,为其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同时,要使学生保持积极学习动机,此种学习动机不能与现实脱节,要与学生现实情况相适应,在循序渐进中达到所设定的目标,按照计划进行,逐步发掘学生田径潜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和提升田径学习能力[1]。例如,在100米田径项目训练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分别制定清晰计划和目标,当学生按照既定的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取得一定成绩后,进行口头鼓励。如男生的分数是14.9,女生是17.9,教师则可根据学生实际测试结果,和学生一起制定目标,不合格的先达到合格标准,合格的视情况再进行新突破。教师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适时地给予表扬,如“这次表现很理想,相信下一次会做得更好”,使学生在教师鼓励下,建立田径训练信心和动力。
  二、应用表率作用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当代高中田径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努力实现体育学习理想目标,即可促使学生达到超越自身及超越他人的效果[2]。在高中田径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田径运动“名流”做榜样,发挥教育表率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优秀运动员,使其在运动中不断提高自我,在教师适时引导和激励下,学生相互补充,弥补田径训练不足。例如,教师列举在田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为学生播放其比赛故事,讲述田径运动员的艰辛,并进一步了解其为了祖国而奋斗的精神。通过引导和激励,培养学生斗志,增强学生田径学习自信,使学生在日后田径运动中享受到田径训练乐趣,不断爆发田径运动潜力。
  三、营造良好培训气氛,激励学习运动动机
  不同地区有不同环境条件,所以田径训练场和训练设备千差万别。大多学校都会在室外修建塑料球场,但如果下雨天气,很可能会影响到田径运动的顺利进行。为此,学校应修建专用运动场,使学生学习环境更加的丰富,为田径教学带来便利。这样一来,体育教师就可以在不同环境及场地中进行针对性田径训练,激发学生田径运动积极性。例如,在田径训练时,如遇雨天,体育教师就可为学生安排自习时间,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团体竞赛,统计个人或团体分数,给予适当鼓励和奖赏,使学生在集体协作中获得自信,在激励中培养学生田径训练活动参与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锻炼高中生田径运动能力。
  四、避免出现消极评估,形成激励良性循环
  在高中田径课上,教师若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田径运动快乐,则应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其对自己成长的正面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田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在后期训练与学习中主动参与田径活动,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在田径运动中,教师要想使学生田径运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要增强学生学习自信[3]。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知,才能准确地把握和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确保学生在课堂上锻炼掌握田径技术。通过教师正面评价,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状态,增强学生学习自信,防止为学生学习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从而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例如,如果学生在400米短跑表现不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让其在下次考试中有所突破,切记不可“冷嘲热讽”,更不要出现“你的分数还不够高”“为什么其他人都能通过,你就不行?”之类的负面评论。此种评价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并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程产生厌恶之情,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和动力。为此,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使学生更有自信。如在学生做仰卧起坐时,教师则可这样激励学习“再坚持一会儿,你就能通过了!”“我对你很有信心!”,进而让学生更有自信,更积极地投入到后续的田径学习中,形成田径学习的良性循环状态。
  结束语:综上所述,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运动教学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正确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予以充分关注和推广。从田径教学实际出发,有效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田径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田径特长,增强学生田径学习自信心,开发学生田径运动中潜能,使学生发现自身田径优势,为后期不断提高田径潜能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陆俊文.激励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67-268.
  [2]朱胜利.浅议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20(07):59-60.
  [3]陈华明.高中田径教学中应用激励方法的措施探究[J].田径,2019(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