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的研究
【作者】 索南吉
【机构】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文章以“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首先阐明培养的目标,进而对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发现问题,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
1、引言
何谓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简单地来说,就是在道德以及法治的教育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对初中阶段学生所展开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传授、法治理念的培养等,旨在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法治信仰,能够践行法治的相关理念。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构建的关键阶段。因此,关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关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的研究与分析
2.1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的目标
目标一:认知的培养
道德的认识主要就是对现实中各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而法治的认知就是法治素质教育的基石。在初中生成长的道路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因此在进行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只有首先产生了认知,才能够在经过了解-熟悉-掌握的环节之后,结合自己的理解,逐渐实现内化与升华,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自觉守法。
目标二:运用的培养
在初中道德法治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完成的不仅仅是会各种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的传授,要懂得如何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法律认知,更要注重如何完成由认知到运用的转化。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道德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运用与知识的传授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对于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的运用可以说是建议在对于相关知识认知基础上,而在某一个阶段,对于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运用能力,又会对进一步学习道德与法律知识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育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促进了学生運用知识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是道德与法治知识认知的深化和延续。
2.2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问题
问题一: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
教育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可以说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显著问题之一,基本就是延续着传统的口头教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是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是不利于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是不利于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
问题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评价体系
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育活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这样就导致了目前基于此的评价体系是不够完善的。在很多学校,甚至在很多管理者的严重,这本身就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也正是基于认识上的缺失,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关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是导致目前学科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2.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与建议分析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对于现阶段初中道德与阿志教学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要想真正改变上述现状,切实做好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笔者建议,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就是树立先进的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理念的树立应该是多层面的,对于管理者来说,应该充分意识到做好这门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意识到切实做好这门学科教学对于学生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逐渐形成健全人格,是否能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只有有了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后续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其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是很难达成预期效果的,为此,笔者建议,对于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们来说,一定要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爱好,了解他们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实际知识储备状况,从而选择最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引导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故事教学法、比赛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应该是立足于实际教学目标的,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
我们以《财富中的法与德》时,为了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建议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和冲突。在同学们情景模拟的前期,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以及利用资料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来让同学们对依法纳税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第三,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大胆摒弃传统教学过程中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而且逐渐实现过程性的评价以及诊断性的评价等,要善于在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收集每一个学生关于道德与法律知识认知以及相关观念的行为、态度和实践等方面的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有效判断的过程。既要评价一个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
3、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现阶段学科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难题与困境。但是,要想真正获取预期的良好效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先进的理念为指导,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需要教师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开创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建来;素质教育对初中政治教师的要求[J];教育评论;2015年02期
[2]吴本志;谈谈初中政治教学方法的组合[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刘兴元;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协作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年05期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
1、引言
何谓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简单地来说,就是在道德以及法治的教育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对初中阶段学生所展开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传授、法治理念的培养等,旨在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法治信仰,能够践行法治的相关理念。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构建的关键阶段。因此,关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关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的研究与分析
2.1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培养的目标
目标一:认知的培养
道德的认识主要就是对现实中各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而法治的认知就是法治素质教育的基石。在初中生成长的道路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因此在进行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只有首先产生了认知,才能够在经过了解-熟悉-掌握的环节之后,结合自己的理解,逐渐实现内化与升华,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自觉守法。
目标二:运用的培养
在初中道德法治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完成的不仅仅是会各种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的传授,要懂得如何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法律认知,更要注重如何完成由认知到运用的转化。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道德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运用与知识的传授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对于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的运用可以说是建议在对于相关知识认知基础上,而在某一个阶段,对于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运用能力,又会对进一步学习道德与法律知识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育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促进了学生運用知识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是道德与法治知识认知的深化和延续。
2.2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问题
问题一: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
教育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可以说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显著问题之一,基本就是延续着传统的口头教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是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是不利于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是不利于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
问题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评价体系
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育活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这样就导致了目前基于此的评价体系是不够完善的。在很多学校,甚至在很多管理者的严重,这本身就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也正是基于认识上的缺失,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关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是导致目前学科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2.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与建议分析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对于现阶段初中道德与阿志教学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要想真正改变上述现状,切实做好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笔者建议,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就是树立先进的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理念的树立应该是多层面的,对于管理者来说,应该充分意识到做好这门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意识到切实做好这门学科教学对于学生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逐渐形成健全人格,是否能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只有有了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后续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其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是很难达成预期效果的,为此,笔者建议,对于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们来说,一定要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爱好,了解他们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实际知识储备状况,从而选择最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引导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故事教学法、比赛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应该是立足于实际教学目标的,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
我们以《财富中的法与德》时,为了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建议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和冲突。在同学们情景模拟的前期,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以及利用资料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来让同学们对依法纳税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第三,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大胆摒弃传统教学过程中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而且逐渐实现过程性的评价以及诊断性的评价等,要善于在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收集每一个学生关于道德与法律知识认知以及相关观念的行为、态度和实践等方面的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有效判断的过程。既要评价一个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
3、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现阶段学科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难题与困境。但是,要想真正获取预期的良好效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先进的理念为指导,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需要教师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开创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建来;素质教育对初中政治教师的要求[J];教育评论;2015年02期
[2]吴本志;谈谈初中政治教学方法的组合[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刘兴元;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协作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