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深度学习策略探究

【作者】 李 凤

【机构】 (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高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阶段,在教学改革要求提出后,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明确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重要性,发挥出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作用,满足教学改革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经典
  在新课改要求下,人教版统编教材明确了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要性。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综合发展有着直接关联。传统文化经典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开展前,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在语文教学内容方面融入传统文化,明确传统文化经典学习的内涵,创新高中语文教学体系。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讲,需要在传统文化经典教学方面做好准备,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为优秀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一、探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深度学习策略的价值
  (一)践行新课改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规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在学习任务群中,更是设置了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学习任务群14——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等两大任务群的教学要求,这足以说明在新课改之下,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也是我们追求文化自信的来源,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蔚为壮观,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有义务学习好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更要深入学习,做好传承与传播工作。
  (二)提升传统文化经典传承动力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高中学生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身心共同发展。在语文教学角度来看,需要加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让高中生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魅力,增加高中生的文化认同感,引导高中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教学,还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拥有文化学习自信,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水平。
  (三)提升高中生综合素养
  在素质教育要求提出后,需要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状态,在学生人格培养时,需要发挥出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接触优秀文化的平台。在现代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学生物质生活日渐富足,高中教学阶段应注意学生精神培养,而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养分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因此需要了解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合理融入传统文化智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语文教学涉及知识面较广,为了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需要重视学生个人特点,积极改变教学体系,为教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深度学习策略
  在教学事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经典有着重要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需要明确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内涵,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为经典智慧传承提供良好平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深入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
  (一)加大学生阅读量,重视学生兴趣培养
  在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空间,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经典,通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也能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出现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在选择性必修上册出现了《论语十二章》,两篇文本都是选自于《论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全书,这样不仅便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也有利于教学深度的展开,我相信在学生阅读《论语》全篇后,教师的教学不再是独木难支,而是遍地开花,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也就水到渠成。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时,教师需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课,只有教师提升自身的文化储备,才能在经典文化传承过程中发挥出引导作用。教师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与学生探讨传统文化经典,通过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学习时,需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感,让学生轻松面对经典文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传统文化经典内容,巧妙引用生动的故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氓》时,可以将爱情的发展过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感知这段爱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最终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氓》不再是《诗经》中的一篇晦涩诗歌,而是爱情婚姻这一永恒话题的一个失败案例,学生们学习诗歌内容,探究爱情婚姻真谛,这样不仅拉近了与传统文化经典的距离,也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了生命的真理。营造愉悦的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氛围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与努力的方面。
  (三)让学生具备传统文化经典学习的基本功
  在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时,阅读和书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传统文化经典学习质量,需要合理融入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收集学习资源,丰富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拓展后,还需改变课堂讲解方案,为学生提供表演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等方式,加深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发挥出传统文化经典的实践意义。比如,统编教材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来扮演孟子与齐宣王,在创作剧本与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孟子论证的强大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教学已经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需要遵循教学改革要求,创新教学体系。在高中语文教学开展中,需要明确语文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性,为学生深度学习创造良好空间。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与学生文化自信有着直接关联,需要在未来教学发展中不断探索,创造全新的传统文化经典深度学习方案。
  参考文献:
  [1]宋永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初探[J].华夏教师,2020(17):60.
  [2]马宗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语文知识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9(1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