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慧燕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第二民族中学)


【正文】创设教学情境对于增强教学画面感、促进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极为重要。在知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不断反思自身能否很好的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要通过由浅入深地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积极思考意识,这样才可以在增强教学生动性的同时提高知识讲解的效果,帮助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教学画面感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加强教学画面感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课文知识教学的整个环节中,教师有意识的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知识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画面感,帮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课文中描写的内容。在授课环节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内的多种教学工具创设学习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这样才可以通过情境更加高质量地进行语文课文的讲解,一步步加强学生对于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认识。
  (二)增强学生学习状态
  创设课堂学习情境是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感、加强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重要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这一环节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创设情境进行课文知识讲解,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效。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对学生的一步步引导,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感,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听讲知识的专注力,进一步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于重点知识的印象。
  (三)加强语文教学魅力
  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述,能够极大的加强教学生动性,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感受语文知识学习的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情景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加强课堂教学水平,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知识学习带来的无与伦比的愉悦感。创设情境进行知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课本知识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落实情境教学法,以帮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学习的魅力,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发掘学生学习潜能
  在小学语文知识授课环节中,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以更加集中的学习精力学习教师讲授的具体知识点。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基于教材中的重难点设计课堂教学情境,通过语言引导与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融入学习情境中,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通过此种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入实施,就能够极为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质量,有效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结合学生学习内容
  应用情境教学法组织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具体内容,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学习中。例如,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一篇课文的时候,我通过展示相关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本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同时我也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注重分析作者所采取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感受课文中描写的优美景色。通过此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不断增强创设的情境的真实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二)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为了在创设的情境中更加高质量地进行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教师在知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善于基于教材中的重难点,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创设情境。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篇课文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我首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内容,随后我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短视频与课文录音的方式,营造学习情境。在此过程中我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可以进一步加强语文知识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
  (三)设置课堂讨论问题
  设置课堂讨论问题,可以增强知识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情境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解《秋天的雨》一节课的环节中,为了帮助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了雨声,在引导学生聆听的过程中我逐渐将教学重点转移到教材中的具体内容中,同时我运用一幅幅图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紧接着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借此我展开了对于教材内容的讲解。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可以得到有效增强,同时在我的引导下可以养成更加主动的语文知识学习习惯。设置课堂讨论问题对于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它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中来。
  (四)鼓励学生自主发挥
  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发挥,这样可以充分帮助学生发掘学习潜能、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创设情境进行课堂知识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例如,在讲授《读不完的大书》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课文题目所表达的内涵,以此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在此后我根据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情景创设,通过由浅入深地课堂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思考,身临其境的进行课文重难点的学习。通过本节课的知识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考,同时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极为有效地提高。
  结语
  在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结合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落实情境教学,一步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知识学习的欲望,能够在提高知识教学生动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参与感。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善于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结合学生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进行知识讲解,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效,这样才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收获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