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作者】 郭兰香
【机构】 (广西那坡县教学研究中心)
【正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完成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课堂教学新结构。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被引入课堂,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告诉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那么在我们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对此,我有如下看法: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个性教育理论也认为:研究互助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可以在互助中求得发展,在互助中展现个性。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有效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友谊。但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低段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请看下面的两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
案例一:《曹冲称象》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小组合作读课文,找出描写大象的句子还有曹冲称象的方法,用横线画出来。并在小组内练读这些句子,好吗?(师巡视指导)
生练读。(学生有的忙着找伙伴,有的自顾自读起来,有的才刚刚拿起书来,练习时间结束)
抽一组学生读。(读的不太流利,没有将曹冲称象的部分读完整)
师:刚才这组同学还没有将曹冲称象的部分读完整,哪一组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分几个步骤?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第四步怎么做?
(生沉默)
师:小组内说一说。
(又一阵沉默后,有几个孩子在小组里说,但其他孩子没有听。)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一说?
生1(迟疑很久)站起来把课文曹冲称象部分朗读完整。
师:谁能借助“先、再、然后、最后”等词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大象的重量算出来的?
生2:(犹豫很久后举手)先赶大象上船再赶大象下船,然后装石头上船最后称船上的石头,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同组同学和附近的同学听后纷纷点头)
师:看出来这组同学讨论得很认真,老师想听听哪一组讨论得更细致?
生3:(座位在生2附近,受到激励后举手速度很快)先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在船舷上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然后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做记号的地方为止。最后称一下船上的石头,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师:说得很具体,同学们讨论一下曹冲的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相比哪种称象的方法最有效(只有前面回答的小组有部分学生讨论,其他学生不知道做什么)
案例二:《日月潭》教学片断
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圈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合作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字词:3.思考: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作者描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段的景象?文中哪个词语最能说明日月潭是个好地方?用直线划出来,读一读,有不明白的小组内先尝试解决。
生:小组合作读文。
(读完一遍以后组内学生自顾自地找描日月潭景色的句子圈划)
(两三分钟后,教室逐渐安静,孩子们的日光开始注视老师,师拍手示意学生停下)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学生开火车读,齐读字词。(名胜古迹、隐隐约约、倒映、清晰、朦胧、风光秀丽,个别学生读得不是很熟练)
师:这些词里有一组反义词,找到了吗?
(举手的只是少数学生,老师指名一位学生交流)
师: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小组代表交流)读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日代表太阳,月代表月亮,日月潭分成日和月两半。
生2:写的真好,原来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得来的。
师:作者描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段的景象?(小组派代表回答)
生:(部分学生从新翻开课本,一部分学生自顾自的读起来,少部分小组又重新讨论起来)
根据以上案例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一、当前农村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根据上面的两个案例,综合分析农村小学小组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教师更多地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即为了合作而合作。
(二)小组合作过于程序化,缺少明确的目的性。
(三)学生缺少积极性,不能全员参与,实效性不高。
(四)小组汇报时,变成了优秀生“包堂”。
(五)忽视了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措施
(一)教师认真备课,在相关环节适当选用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成一个热闹的课堂教学,而应该是优先考虑有没有必要利用这个形式开展教学,适不适合,对学生有没有用处,安排合理的互助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明确小组合环节和目的、讲清规则,让学生熟悉流程
首先按学生情况合理分组,如优秀生和后进生合理搭配分好小组,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是:“情境导入——出示感悟题——自主阅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展示汇报一拓展阅读——有效练习”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明确合作学习目的,让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或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等问题,最后讲清小组合作的各项规则;可以具体案例演示几遍让学生适应。
(三)多元评价,激发合作兴趣,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利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发言,即使错了也可以被激励;在小组内以评集体和评个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评价,教师的评价和表扬应该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始终;也可以灵活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同龄人的肯定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有意想不到的益处。
(四)加强农村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师要特别注重教育农村学生要学会倾听,认真的课堂倾听者,学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讨论与发言时学生认真倾听,这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同时要求学生讨论与发言过程中不要影响到其他组,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回答,要在理解别人发言内容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学生还要学会质疑,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对小组内合作学习有不同意见或建议时,积极提出,提高整组的思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善于表达或胆小的学生,教师要细心照顾到这类学生,多鼓励,让学生从不敢发问到敢于提问,长期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学会主动思考,积极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六)学会大胆表达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大多数农村小学生不善于表达,发言支支吾吾,条理不清晰,总是只言片语:有的学生说话不够简洁,语言罗唆;有的学生比较胆怯,表达不明。教师对这些学生表达的内容要多启发点拨,多作正面评价与鼓动。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全面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从而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为学习取得成功提供保证。
总之,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教师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合作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互助合作学习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我们应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教育、个性教育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不断探讨多样化的互助合作方式,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使互助合作学习真正达到其最佳的学习效果。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个性教育理论也认为:研究互助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可以在互助中求得发展,在互助中展现个性。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有效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友谊。但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低段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请看下面的两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
案例一:《曹冲称象》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小组合作读课文,找出描写大象的句子还有曹冲称象的方法,用横线画出来。并在小组内练读这些句子,好吗?(师巡视指导)
生练读。(学生有的忙着找伙伴,有的自顾自读起来,有的才刚刚拿起书来,练习时间结束)
抽一组学生读。(读的不太流利,没有将曹冲称象的部分读完整)
师:刚才这组同学还没有将曹冲称象的部分读完整,哪一组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分几个步骤?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第四步怎么做?
(生沉默)
师:小组内说一说。
(又一阵沉默后,有几个孩子在小组里说,但其他孩子没有听。)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一说?
生1(迟疑很久)站起来把课文曹冲称象部分朗读完整。
师:谁能借助“先、再、然后、最后”等词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大象的重量算出来的?
生2:(犹豫很久后举手)先赶大象上船再赶大象下船,然后装石头上船最后称船上的石头,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同组同学和附近的同学听后纷纷点头)
师:看出来这组同学讨论得很认真,老师想听听哪一组讨论得更细致?
生3:(座位在生2附近,受到激励后举手速度很快)先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在船舷上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然后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做记号的地方为止。最后称一下船上的石头,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师:说得很具体,同学们讨论一下曹冲的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相比哪种称象的方法最有效(只有前面回答的小组有部分学生讨论,其他学生不知道做什么)
案例二:《日月潭》教学片断
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圈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合作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字词:3.思考: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作者描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段的景象?文中哪个词语最能说明日月潭是个好地方?用直线划出来,读一读,有不明白的小组内先尝试解决。
生:小组合作读文。
(读完一遍以后组内学生自顾自地找描日月潭景色的句子圈划)
(两三分钟后,教室逐渐安静,孩子们的日光开始注视老师,师拍手示意学生停下)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学生开火车读,齐读字词。(名胜古迹、隐隐约约、倒映、清晰、朦胧、风光秀丽,个别学生读得不是很熟练)
师:这些词里有一组反义词,找到了吗?
(举手的只是少数学生,老师指名一位学生交流)
师: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小组代表交流)读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日代表太阳,月代表月亮,日月潭分成日和月两半。
生2:写的真好,原来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得来的。
师:作者描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段的景象?(小组派代表回答)
生:(部分学生从新翻开课本,一部分学生自顾自的读起来,少部分小组又重新讨论起来)
根据以上案例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一、当前农村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根据上面的两个案例,综合分析农村小学小组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教师更多地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即为了合作而合作。
(二)小组合作过于程序化,缺少明确的目的性。
(三)学生缺少积极性,不能全员参与,实效性不高。
(四)小组汇报时,变成了优秀生“包堂”。
(五)忽视了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措施
(一)教师认真备课,在相关环节适当选用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成一个热闹的课堂教学,而应该是优先考虑有没有必要利用这个形式开展教学,适不适合,对学生有没有用处,安排合理的互助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明确小组合环节和目的、讲清规则,让学生熟悉流程
首先按学生情况合理分组,如优秀生和后进生合理搭配分好小组,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是:“情境导入——出示感悟题——自主阅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展示汇报一拓展阅读——有效练习”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明确合作学习目的,让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或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等问题,最后讲清小组合作的各项规则;可以具体案例演示几遍让学生适应。
(三)多元评价,激发合作兴趣,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利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发言,即使错了也可以被激励;在小组内以评集体和评个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评价,教师的评价和表扬应该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始终;也可以灵活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同龄人的肯定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有意想不到的益处。
(四)加强农村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师要特别注重教育农村学生要学会倾听,认真的课堂倾听者,学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讨论与发言时学生认真倾听,这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同时要求学生讨论与发言过程中不要影响到其他组,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回答,要在理解别人发言内容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学生还要学会质疑,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对小组内合作学习有不同意见或建议时,积极提出,提高整组的思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善于表达或胆小的学生,教师要细心照顾到这类学生,多鼓励,让学生从不敢发问到敢于提问,长期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学会主动思考,积极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六)学会大胆表达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大多数农村小学生不善于表达,发言支支吾吾,条理不清晰,总是只言片语:有的学生说话不够简洁,语言罗唆;有的学生比较胆怯,表达不明。教师对这些学生表达的内容要多启发点拨,多作正面评价与鼓动。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全面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从而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为学习取得成功提供保证。
总之,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教师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合作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互助合作学习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我们应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教育、个性教育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不断探讨多样化的互助合作方式,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使互助合作学习真正达到其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