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 张 华

【机构】 (新疆沙雅县第七中学[沙雅县实验中学])


【正文】摘 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心理学发展至今的全新行业范围。与以往的心理学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以往心理学探究的核心是人们内心缺少的东西,心理病出现的原因,怎么有效解决人们原本思想与认知的偏差等等;而积极心理学的重心则在于激发人们内心积极的一面,如何才能够激发出人们的潜在能力、如何才能够使得社会发展更为和谐等等。然而这两者之间具有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联系,应用弥补内心上的短缺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这是初期改善提高所要做的。接下来让人们的思想观念积极起来,就需要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了。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运用;探究
  在现阶段核心素养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校不仅需要进一步推进初中生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强调要培育初中生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所以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以及时协助初中生梳理情绪,解决学习以及生活当中遇见的问题,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而积极心理学强调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当中,协助初中生形成向上积极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这对于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十分关键。所以,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当中老师需要对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引导初中生用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鉴于此,本篇文章就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与解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一、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运用的价值
  (一)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与班风
  教师通过积极心理健康的理念疏通初中生的心理障碍,协助初中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班级学习当中,初中生会以更为昂扬向上的面貌对待周围的学习与同学,进而使得这个班级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
  (二)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在科学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更侧重用开放的态度引导初中生面对学习与生活当中的问题,协助初中生形成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学会乐观面对生活,这不仅可以协助初中生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与此同时也可以为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运用的策略
  (一)充分结合家庭教育,全方位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
  对初中生心理的疏导以及教育不能仅依靠学校,家庭也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进行家校互动,保证教育的统一性以及一致性,使得初中生受到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可以使得初中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那么,首先学校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交流以及沟通,教师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介绍现阶段学校对学生的培育计划,传授学生家长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家长能够懂得怎样对初中生进行心理疏导,怎样为初中生营建优质的家庭氛围。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对应的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活动当中,使得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家长与教师的关爱,进而进一步激发出初中生的自信心,使得初中生可以获得幸福感以及满足感。所以,学校与学生家长共同对初中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教育指导,能够对初中生的心理结构进行有效转变,使得初中生可以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课程面向的主体依旧是学生,但以不同于平常的课堂知识教学,教师需要在教授健康积极向上的知识理念的同时开展相应活动,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初中生深刻理解心理知识,进而将这些知识理念不断内化,进而转变自身的心理结构。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转变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以初中生为主体来开展相对应的活动,使得初中生在亲身体验当中获得成长。比方说,在面对初二升初三的学生时,教师不需要过度渲染学习压力、学习任务的繁重,而首先需要肯定初中生这两年的成果与努力,使得初中生可以获得成就感。其次,通过图片或者是视频展示,使得初中生可以了解到初三的主要学习内容,最后教师可以表达对初中生的期许,激励每一名初中生以平常心来应对初三生活。在此种的积极引导下,初中生可以逐步克服内心焦虑,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与生活。
  (三)丰富主题活动,营建轻松氛围
  现阶段,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课的课程内容,以多元的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初中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初中生在高效积极的活动当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在实际开展主题活动之前需要将准备工作做好,需要依据主题内容对心理活动室进行布置,使得整个课堂氛围与教学内容相一致,进而进一步激发出初中生进行学习的兴趣,愿意主动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活动当中。其次,教师需要定期观察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依据现阶段心理多发的问题选择相应的主体来开展活动,进而对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更为高效的解决。最后,在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向初中生提供一些情景故事或者是人物事例,充分结合初中生现阶段的兴趣以及关注点来开展活动,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引起初中生的兴趣,还可以营建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进而有效缓解初中生的内心压力,跟随者初中生的步伐逐渐打开心扉,形成乐观积极的了良好心态。
  结语
  积极的心理学应用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方法便是学生通过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然后在心理老师专业引导下,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假如能够得到合理地利用,便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开展方丰富多彩的积极心理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校联手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5):62-63.
  [2]陈玉梅.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19):210-211.
  [3]陈玉梅.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0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