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幸福教育的推进对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影响

【作者】 孙健苒

【机构】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合永学区营字幼儿园)


【正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教育的推进对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影响?让我们探索一下吧。我们都知道,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纵观我们党的各项举措,党坚持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指导思想,带领人民在各个领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而我,作为一名幼儿园大班班主任,更是体会到了各项精神,明确要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知道,党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等领域,特别是在习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提出了美丽这个词,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党在建设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党的各项思想引领着我们,作为我们个人,如何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加深幸福教育的推进对学生家庭、社会各界人员及社会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等等是我们该思考的方面。
  幸福教育的推进,如何会对学生家庭、社会各界人员及社会文明进步产生影响呢?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记得这句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中国梦”,也是如今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中国梦”原型。但是,很多人会觉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什么?如今的生活,没有战乱,经济稳定发展的中华民族还不够好么?我们还要复兴什么?说到这一点,实际上就离不开教育这个话题了,其实“中国梦”是强国之梦,是富民之梦,是复兴之梦,而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教育梦”,“教育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基石。
  我想,这就是幸福教育,他塑造了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对学生家庭、社会各界人员及社会文明进步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从平常的工作中,我会注意培养孩子的以下方面:
  1.培养孩子们要成为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人。作为班主任,每天我会确保孩子们至少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使孩子们的身体素质100%在良好以上,积极组织各类有益的比赛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心理。
  2.培养孩子们要成为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的人。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家长会,课堂教学渗透,谈心、家访等多种方式方法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孩子们要成为热爱学习,快乐成长的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用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感染孩子们,在学习中教育学生积极克服遇到的困难,真正把学习视为人生的快乐,为他们未来铺路,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社会奠基。同时加强他们善于合作,乐观向上的精神,教育孩子们善于与他人交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在交往、合作中提高自己,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阳光生活,愈挫愈奋,经得起各种挑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
  1.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努力实现全面育人。
  我们知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人不同,人人都好”,要实现学生快乐成长就要切实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潜能,根据每名学生的个性差异状况因材施教,造就“合格加特长的学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造就“全面加个性发展的人才”。
  2.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实施快乐教育。
  课堂教学是培育学生快乐成长的主阵地,我们作为他们的启蒙教师,要利用好文化课程育人作用,除了关注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育人境界,变课堂上学生由“学会”、“会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最终实现“我乐学”。
  身为一名幼儿园基础教育的老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的群众组织中,我和身边的同事们一样,引导广大孩子学习和实践知识文化,改变命运,创造未来,是我们的工作内容,我们的工作似乎没有多伟大,但是我们却在这样的岗位上坚守了多少年,没有城市工作者的体面光鲜,没有世人皆知的无限风光,我却深深地体会着幼儿园基础教师这份职业带来的荣誉感,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热血人儿们从懵懂无知,到渐渐顿悟,再到改变命运。每当听到一声声略显稚嫩却掷地有声的朗读声,我便为自己能够在这样的岗位上坚守而充满自豪和骄傲。我想,这里就是我的梦想放飞之地!我为能成为一名幼儿园基础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