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细化卫生保健管理 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 刘文艳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幼儿园)
【正文】摘 要: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较低,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关注意识,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首先要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并不断的提升孩子的抵抗能力,让孩子能够在整洁卫生安全的环境中去进行一日活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对幼儿阶段的教学和管理要求不断提升,教师要高度重视幼儿的保育保健工作,确保每一位幼儿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必须重视幼儿的生命安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这是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在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进行教学和管理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展开管理,不仅需要照顾好孩子的日常饮食及起居生活,还需要重视幼儿的生活环境。幼儿阶段的孩子抵抗力差,在疫情环境下,教师需要格外关注卫生保健问题,呵护每一位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展开幼儿卫生保健方面的探究,并进行以下论述。
一、卫生管理注重细节,给幼儿提供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幼儿环境卫生上同样适用。许多保健教师的卫生意识较为单一,认为每天扫地、拖地就是打扫卫生,但是在现在疫情的环境下,卫生安全需要多样化展开管理,并不是眼睛看到之处的不干净才需要打扫,而是应该注重幼儿的细节,从幼儿洗手、用餐到幼儿的玩具、餐桌、餐具等每一个环节的清洁消毒,做好全面的卫生保障。因此作为幼儿园的保健管理教师,需要具有细微观察生活的能力,能够看到幼儿生活中的各个问题,注重细节,提升卫生质量。
比如,教师需要接受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对幼儿的生活和经过的环境都提升卫生意识。孩子生活在幼儿园中,教师需要重视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卫生,打扫好园内的尘土和树叶,给孩子良好的玩耍环境;教师需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课内卫生,注重消毒的过程,检查上课的桌椅板凳是否安静、洗手池是否干净、卫生间是否干净、床单是否干净等等,定期打扫卫生,将教室中的犄角旮旯打扫干净,培养孩子爱卫生的好习惯。由于孩子习惯性到处摸,手上的细菌较多,稍不注意就会让孩子在吃饭等过程中进入到身体里,而外部环境的干净卫生,能够较好的保护孩子。注重餐前餐桌餐具的消毒,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孩子正确洗手,餐前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注重饮食安全,保证幼儿健康
饮食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卫生管理时,需要结合重视饮食的的安全性,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来培养孩子洗手卫生的习惯,同时注重食物的质量,重视食材的选择,重视食物制作过程中的卫生情况,以多方面管理来保证幼儿的健康。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来鼓励幼儿进行饭前洗手、不用手拿食物等,可以是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竞技意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可以是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引入一些视频教学来让孩子模仿其他孩子的吃饭方式,逐渐引导孩子卫生饮食,提升孩子在饮食方面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园的食堂管理人员需要对每日孩子的食材进行检查,每日检查厨房的卫生和活动室的卫生,对孩子的餐盘进行消毒,餐后幼儿碗筷的消毒,对做饭的过程进行监督,从多个方面来检查卫生,提升幼儿的用餐质量,逐渐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卫生情况,达到新课标背景下的综合教学效果。
三、展开幼儿园晨检工作,加强卫生管理
教师是孩子的大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中,教师和孩子相处在一起,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卫生的打扫,同时在孩子的面前打扫也会让孩子吸入灰尘和细菌。教师需要对孩子生活的环境进行卫生检查,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做好卫生保证工作,让孩子和其他教师都能够生活在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中。
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卫生管理办法,以系统规划的方式来展开日常的教学工作,强化卫生检查机制。在疫情的环境下,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教师需要让孩子接受保健医生的晨间检查,孩子们保持1米间距,乖乖的张大嘴巴,请保健医生检查,保健医生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及早了解幼儿身体状况,把好传染病预防第一关;其次教师需要在班级门口二次晨检时测温、查看孩子的口腔、手心手背;检查孩子是否携带危险物品等;最后,教师需要强化幼儿的卫生意识,通过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常见传染病主题教育活动、疫情防控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等,能够让幼儿从自身做起,爱护卫生,保护环境,勤洗手,勤换衣。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从保护自己开始,更好的健康成长。
四、注重幼儿体格方面的锻炼,不断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
平时注重幼儿的户外活动,关注个别幼儿的体格锻炼。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一日活动必须加强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定期对幼儿进行身体体检,对于有特殊疾病的幼儿要进行个体关注,并为幼儿制定适合的体育互动项目,定期进行锻炼。注重幼儿的近视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向幼儿家长宣传近视防控知识,及时纠正视力有问题的幼儿,从小抓起,让孩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总结:综上所述,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思想活跃、意识较差,教师在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教学时,需要重视孩子的卫生问题,通过校园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孩子自身展开卫生的管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保证孩子的卫生安全,同时在饮食等方面强化卫生管理,保证幼儿能够健康成长。上述方式是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卫生管理和实施的策略,教师可以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一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下高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5):41-43.
[2]师晓宁.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幼儿卫生保健工作[J].东方养生,2022(09):108-109.
关键词: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必须重视幼儿的生命安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这是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在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进行教学和管理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展开管理,不仅需要照顾好孩子的日常饮食及起居生活,还需要重视幼儿的生活环境。幼儿阶段的孩子抵抗力差,在疫情环境下,教师需要格外关注卫生保健问题,呵护每一位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展开幼儿卫生保健方面的探究,并进行以下论述。
一、卫生管理注重细节,给幼儿提供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幼儿环境卫生上同样适用。许多保健教师的卫生意识较为单一,认为每天扫地、拖地就是打扫卫生,但是在现在疫情的环境下,卫生安全需要多样化展开管理,并不是眼睛看到之处的不干净才需要打扫,而是应该注重幼儿的细节,从幼儿洗手、用餐到幼儿的玩具、餐桌、餐具等每一个环节的清洁消毒,做好全面的卫生保障。因此作为幼儿园的保健管理教师,需要具有细微观察生活的能力,能够看到幼儿生活中的各个问题,注重细节,提升卫生质量。
比如,教师需要接受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对幼儿的生活和经过的环境都提升卫生意识。孩子生活在幼儿园中,教师需要重视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卫生,打扫好园内的尘土和树叶,给孩子良好的玩耍环境;教师需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课内卫生,注重消毒的过程,检查上课的桌椅板凳是否安静、洗手池是否干净、卫生间是否干净、床单是否干净等等,定期打扫卫生,将教室中的犄角旮旯打扫干净,培养孩子爱卫生的好习惯。由于孩子习惯性到处摸,手上的细菌较多,稍不注意就会让孩子在吃饭等过程中进入到身体里,而外部环境的干净卫生,能够较好的保护孩子。注重餐前餐桌餐具的消毒,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孩子正确洗手,餐前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注重饮食安全,保证幼儿健康
饮食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卫生管理时,需要结合重视饮食的的安全性,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来培养孩子洗手卫生的习惯,同时注重食物的质量,重视食材的选择,重视食物制作过程中的卫生情况,以多方面管理来保证幼儿的健康。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来鼓励幼儿进行饭前洗手、不用手拿食物等,可以是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竞技意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可以是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引入一些视频教学来让孩子模仿其他孩子的吃饭方式,逐渐引导孩子卫生饮食,提升孩子在饮食方面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园的食堂管理人员需要对每日孩子的食材进行检查,每日检查厨房的卫生和活动室的卫生,对孩子的餐盘进行消毒,餐后幼儿碗筷的消毒,对做饭的过程进行监督,从多个方面来检查卫生,提升幼儿的用餐质量,逐渐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卫生情况,达到新课标背景下的综合教学效果。
三、展开幼儿园晨检工作,加强卫生管理
教师是孩子的大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中,教师和孩子相处在一起,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卫生的打扫,同时在孩子的面前打扫也会让孩子吸入灰尘和细菌。教师需要对孩子生活的环境进行卫生检查,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做好卫生保证工作,让孩子和其他教师都能够生活在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中。
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卫生管理办法,以系统规划的方式来展开日常的教学工作,强化卫生检查机制。在疫情的环境下,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教师需要让孩子接受保健医生的晨间检查,孩子们保持1米间距,乖乖的张大嘴巴,请保健医生检查,保健医生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及早了解幼儿身体状况,把好传染病预防第一关;其次教师需要在班级门口二次晨检时测温、查看孩子的口腔、手心手背;检查孩子是否携带危险物品等;最后,教师需要强化幼儿的卫生意识,通过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常见传染病主题教育活动、疫情防控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等,能够让幼儿从自身做起,爱护卫生,保护环境,勤洗手,勤换衣。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从保护自己开始,更好的健康成长。
四、注重幼儿体格方面的锻炼,不断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
平时注重幼儿的户外活动,关注个别幼儿的体格锻炼。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一日活动必须加强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定期对幼儿进行身体体检,对于有特殊疾病的幼儿要进行个体关注,并为幼儿制定适合的体育互动项目,定期进行锻炼。注重幼儿的近视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向幼儿家长宣传近视防控知识,及时纠正视力有问题的幼儿,从小抓起,让孩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总结:综上所述,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思想活跃、意识较差,教师在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教学时,需要重视孩子的卫生问题,通过校园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孩子自身展开卫生的管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保证孩子的卫生安全,同时在饮食等方面强化卫生管理,保证幼儿能够健康成长。上述方式是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卫生管理和实施的策略,教师可以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一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下高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5):41-43.
[2]师晓宁.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幼儿卫生保健工作[J].东方养生,2022(09):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