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边境县域农村学前教育 教学创新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 王利民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幼儿园)


【正文】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学前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国家对学前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有逐年提升的趋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关注让研究者开始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学前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教学研究的角度、重心、趋势也发生变化。
  在学前教育发展的机遇中,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很快,但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边境县域农村学前教育仍然比较落后。《纲要》在第六十六条中提出“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在我县,即是边境县又是贫困县,学前教育发展更是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还存在教学单一、“小学化”现象。因此,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改变落后的学前教育现状。
  从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观测,家长对教育意识很大程度提高对学前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大大增强,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农村学前教育覆盖面广,管理体制复杂多样,教师素质专业水平不均衡,家长重视程度也各不同,办园不规范等,这些现象都直接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我县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性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扩大教育资源,为学前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那坡县地处祖国南疆边陲,边境线长207公里。全县有9个乡(镇),有壮、汉、苗、瑶、彝等5个民族,总人口万21.8人。是集老少边山穷的县份,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从2010年以来,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后,我县的学前教育得到有效发展,现有幼儿园51所,在园在班幼儿7748人(含附设学前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01%。公办占比率63.45%,公办及普惠率94.31%。特别近十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新建、改扩建3所县直幼儿园、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7所村级幼儿园。形成每个乡镇有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大村办村级幼儿园或附设幼儿园,小村办附设学前班的布局,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幼儿教育网络。努力创建市级、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和多元普惠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和多元普惠性幼儿园分布合理,基本满足辖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和上优质园的需求,为我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的业务水平决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我县幼儿园教师专业化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只占教师总人数30%,部分民办幼儿园保教人员只有短期岗前培训的合格证,严重影响保教人员的整体水平。针对这些情况,加强教师培训迫在眉睫。
  (一)加强岗前培训,引领新教师入岗。
  岗前培训是对新入职教师的开展的必要培训。每年县教育局都开展新教师入岗前培训,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师德师风教育、各领域的教学方法,到幼儿园跟岗学习等。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对新入职的教师是很好的引领。
  (二)利用对口帮扶的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近年来,在脱贫攻击战中,教育帮扶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我县得益于深圳龙岗区和广西大学的对口帮扶,在岗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从2018年开始,深圳龙岗区与我县签订了《深圳龙岗区那坡县“十三五”教育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三年来深圳龙岗区街道中心幼儿园对那坡县幼儿园开展对口帮扶。三年来,龙岗区街道中心幼儿园每学期都派出园长、骨干教师到县幼儿园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活动,那坡县幼儿园也分三批有40人到龙岗岗学习。还有广西大学附属第一、二幼儿园分别与我县第二幼儿园、城厢镇中心幼儿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同时我们也将帮扶活动辐射到全县9个乡镇,每次帮扶对口园到县里来开展活动,都让全县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参与活动,并派选优秀教师到帮扶园跟岗学习。在幼教发展前沿的深圳市和广西大学附属幼儿园的三年的帮扶,我县幼儿园教师100%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和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县边境地区学前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广西大学附属第一幼儿园还更进一步走到国门幼儿园平孟镇中心幼儿园开展结对帮扶,这将为我们边境一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提升助力。
  此外,我们县还制定了县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计划。让县级幼儿园分别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乡镇中心幼儿园又对村级幼儿园开展帮扶,形成县、乡、村三级教育教研管理网络,促进我县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定期开展县级培训,提高全县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
  为提高全县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县教育局除组织教师参加国培、区培外,每年都举办一至二期的学前教育专业提升培训班,面向全县公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同时也举办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因地制宜,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一)传承民族文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那坡是黑衣壮的故乡,黑衣壮独特的民歌享誉全国,那坡县部分幼儿园就将黑衣壮文化融入各领域的教育教学中去,县幼将山歌融入艺术教育中,邀请民族文化传承人到幼儿园教幼儿唱山歌,幼儿园还组建了一支小小黑衣壮艺团,将民族山歌和舞蹈得以传承。县二幼将民族游戏融入户外体育活动中,创新了体育运动的新教法。镇幼儿园将壮话融入语言教育中,尝试开展壮汉双语教学。龙合镇幼儿园将本乡镇的抢花炮传统活动也融入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这些创新的教育教学不仅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也让传统的教育教学得到创新和拓展。
  (二)结合本园实际,开展边关红色文化教育
  爱国教育从小抓起,在我县的四所国门幼儿园都结合本园特点开展幼儿园边关文化课程。特别是平孟镇中心幼儿园,距离边境线仅有1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孩子们生长的特殊环境,促使幼儿园开发边境红色教育课程,同时,该幼儿园得到广西大学附属第一幼儿园的专业技术支撑,今年已经初步构建红色教育课程框架。还有其他乡镇也结合本乡特点开展了边关红色文化教育,将红色文化融入各领域教育中去。
  (三)结合乡村振兴,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随着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学前教育也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成为我们课程的基础。幼儿园结合乡村振兴的建设,感受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从小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幼儿园的课程也从幼儿园的课堂走向乡村的荷花池、向日葵园、桑园等等,回归自然创新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也是最本真的教育。
  四、优化教研措施,提高保教质量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实践,也是开发创新教学方法的手段,在教研活动中,教师的反思与研讨,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高效的教学活动方法。在反思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和潜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的弥补。在农村幼儿园,教研力度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都不知道如何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也是流于形式,达不到以研促教的作用。此外还有许多教师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是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她们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依托县名师工作室开展教研活动
  县教学研究中心为了提升全县幼儿教师的教研能力,带动全县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成立了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每学期都到各幼儿园开展业务指导。通过两年的实践,在农村幼儿园初有成效。一是每个乡镇中心幼儿园都有本园的研究课题,申报县级、市级的研究课题。二是各园能结合本园实践,制定教研目标、实施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实效,老师们在生动活泼的教研活动中得到提升。
  (二)建立健全园本教研制度,提升教研能力
  建立健全本园的教研活动制度,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强调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效性。比如在县直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做得很有实效性。每学期初,幼儿园教研组要制定本园大的教研方向,各年级组又制定本年级的教研主题,各幼儿班有本班的研究内容,依次层层定有目标和措施。同时在教研中,教师勇于反思,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有的活动课都是经过多次的打磨,年轻老师在这样的磨练中得到快速的成长。
  此外,鼓励幼儿教师有个人教育想法和风格,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风格,幼儿园的管理者能够尊重每一名教师的教学想法,允许教师开展特色教学。在这样宽松民主的教研活动氛围中,也涌现出许多不同特色的教法,这些教师也逐步成长为本园乃至县一级的优秀教师,她们在县级、市级的各种教学技能大赛中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本身就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边境县域农村的学前教育更是步履维艰,我们借助国家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普惠幼儿园。通过提高培训力度,强化教研活动实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融入民族元素,开发特色园本课程,使幼儿园保教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满足社会对普惠、优质幼儿园的需求,促进边境县域农村幼儿园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