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任梦娇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军店镇军店小学)


【正文】摘 要:信息技术在?21?世纪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运用到课堂的时间并不长,尤其是在信息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时间可能更短,不过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里看到了希望,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好处。尤其是在我的语文课堂,我更是受益良多。把信息技术引入我的语文课堂,提高了我的备课热情,更是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增加了语文学科的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语文教学
  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滋润着农村中小学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的广泛应用将极大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我县目前仍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城,经济水平的落后也使一些山区教育信息技术更加落后,我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便以后更好的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以此发现,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但就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信息化多媒体给原本就蕴含了情感的语文教学内容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提高了我的备课热情,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也提高了语文学科的活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我的备课热情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我在备课时,为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把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到课件中,制作成视频形式,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课文中描述的现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这样我头疼的重难点就这样解决了,我备课激情更高了,教学语文的动力更足了。
  例如:在备《称象》一课时,曹冲称象的方法比较抽象,教师先一句句讲清句子的意思,弄清称象的步骤。学生读完以后,似懂非懂,这时,我在此环节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制作出一个视频,演示一下称象的过程,学生观看后一下子就明白了。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个放进瓶子里、水渐渐升高的过程,通过声像并茂的电教演示,难点突破了,学生也了解到乌鸦喝到水的原因。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课文学习的难点在生动有趣的动画片观看中得到了有效的突破,?一节语文课在宽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我备课很开心,学生学的也很开心。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教学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地位。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可以不断刺激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学拼音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不仅能让教学内容呈现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征,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时主体投入的激情。如在教学《四个太阳》时,小作者给夏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给孩子创设两种不同的情境:一种是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阳,一种是给夏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将两种情境进行比较,学生就能深刻感受到给炎热的夏天画个绿色的太阳,是多么美好的心愿。
  另外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也能激发学生兴趣。课文的导入方法有许多种。如引人入胜的语言描述,扣人心弦的故事,引人思考的问题等。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动态的、变化的事物(动画片)最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电教媒体以声像为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例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教师课件出示春景图,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然后有感情地把课题读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春天的礼物,你们听!”课件播放春雨的声音。?教师发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声音说出来。?然后,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把春雨的声音读好来。?读好后,教师课件出示春雨:“春雨又像什么呢?”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把第一自然段读好。?在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中,教师借助电教媒体,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耳朵,加上自己的想象,一幅栩栩如生的春景图就印出了学生的脑海中,并通过表述让其他学生清楚地感受到这美景,这堂课因此变得高效。?学生通过对雨声的感受,激发了探索春的欲望以及对接下来所学知识的强烈需求,从而产生了丰富的表象认知,下面设计的“猜猜心里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说话练习环节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语文这一传统学科的活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实现语文教学思想的转变;能帮助教师逐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形式、手段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教学不仅有面授,而且有电授,教学手段不仅有粉笔、黑板,而且有多样化的电声、电光、电控技术设备,还可使语文教学管理程序化、自动化和科学化;使用电化教学手段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提高学习效益,使学生更快、更准确、更大容量、更牢固地接受知识和信息,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里系统地建立起语文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活力,不再是死板的文绉绉的语文教学,也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散发出语文独有的清香。不仅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也让大家重新认识语文学科,发现语文也可以这么有趣、有活力、有魅力。
  总之,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备课热情,展现语文学科的活力。它的广泛使用,必将有力地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希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后发展越来越好,为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