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路径

【作者】 秦 霄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海坪小学)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他们在日后无论学习什么都会变得异常轻松,且智商也会随着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为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什么事都处于好奇的阶段,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美术的多元化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去了解美术的神奇之处,让学生热爱美术,通过对美术的学习,提升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让学生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问题;策略;创新思维
  创新是引领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美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创新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美术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美术教育的需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有充分认识,分析小学美术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当以有效方法及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们明显缺少创新性思维。在教师让学生自定主题进行创作时,学生们的创作主题惊人的相似,交上来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天空、太阳、鸟儿、草地、花儿”,不同的仅仅是云朵的大小,太阳光圈的画法,以及让太阳更具人性,给它加上笑脸,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极少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创作,例如乌云滚滚的天空,似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才是最好的作品。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还有另外一种表现,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画画内容都是蓝天白云的风景,极少会有学生去用画笔表达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画笔去描绘自己的生活,这样使美术与生活脱节,无法表现世界的精彩与美好,学生体验不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生为本的思想是当前主流教育思想,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中,需要树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意识,而不是使用教师灌输教学、学生单纯模仿教师、死记硬背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发展创新思维,不能束缚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其工作已经发生了改变,不是教学生如何模仿图画或教师的画作,而需要紧紧围绕着学生,引导学生改进和落实自身的想法,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去观察一件艺术作品,只需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规定好观察任务,使学生能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进而产生不同的观点,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如果只是单单灌输成人理念给学生,那么学生自身的思维必须会遭到抹杀,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降低学生创造性的直觉以及创造热情,致使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创新能力不足。
  三、提高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的策略
  创新思维是以学生善于提问、敢于质疑为前提的,只有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和不解,才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并不适用于新时代的美术教学,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多听听学生的意见,但是不能因为学生想法奇特,创作标新立异就否定他,应该就他的想法或创作给予积极的评价,并且提出相关建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美术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去进行美术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支持学生所提出的观点与看法,并且对其给予肯定,对学生的作品多表扬多鼓励,构建和平共处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不断地学习知识,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四、确立正确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能吸取别人作品的精华;师评,要对学生作品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对其立意、结构、用笔、着色等方面的独到之处给予充分肯定,对其不足之处委婉地指出,要以赏识代替挑剔,以鼓励代替批评。“你的想法非常独特、大胆,老师很赏识你,如果细节处理上再认真一点儿,你的画就更完美了。”“你画得很认真,构图、用笔都很好,如果你能更大胆地调动你铅笔盒里各种颜色的画笔,作品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此类评语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更能激励学生发扬长处,改进不足,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大胆的思维投入到创作中。
  五、师生互动示范,相互激活思维
  现代教育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美术课堂中的示范环节既不能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引,又不能忽略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过多的示范可能封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缺乏策略的示范可能起不到引导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探讨示范中的困惑与不解,来学习与所探究技能技法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善于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会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后要构建完善的评价系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创作,大胆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李玲.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美术教育究,2011.
  [2]罗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