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历史中历史人物的教学方法分析

【作者】 高礼军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公民镇三块石小学)


【正文】摘 要:历史知识是以时间为脉络,由一个个历史事件前后衔接组成的。其中,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主宰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比如,各朝代开国皇帝和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等等。有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出现,历史教学就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们也开始喜欢上这门有意思的课程。本文就历史人物与教学开发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人物;教学方法;教学原则
  一、初中历史人物的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包括两个主要版块,其一,传授历史知识;其二,培养学生人格魅力,加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人物在教学中的作用可见一斑。此外,初中历史教材有不同的主线,比如:古代史侧重于统一多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其中,秦朝一统天下,汉武帝的大一统,以及隋唐时期的全国统一,都突出了这一特征。在近现代史中,则以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作为主线,比如,鸦片战争、抗击八国联军、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等。在一系列重大史实当中,都离不开推动者、参与者、组织者。因此说,历史人物是学习历史知识绕不开的知识点。此外,初中历史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教学又和育德塑人密不可分。
  新课标对于历史教学持开放性态度,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入一些校本课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可以世代彪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比如说,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地区,就有上古的皇帝、颛顼、仓颉,以及之后的老子、庄子、吕不韦、杜甫、张衡、岳飞、张仲景等不同领域的历史名人。他们的出现影响了一个朝代、一个领域,至今仍被人们心口相传,成为中国历史的骄傲。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人物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教育性原则
  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益处多多多,能够提升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更能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开展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历史人物,从而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比如说,在学习宋代史的时候,会涉及众多历史名人。其中,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苏辙、司马光等最为有名。提及这些历史人物,又能延展出众多历史故事,王安石的变法,范仲淹戍守边关,“三苏”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司马光年幼就上演了一出“砸缸救人”的经典故事,而他编纂的《资治通鉴》时至今日仍然被很多人拜读。通过分析这些宋朝文人还能发现一个问题,当时的文官位高权重,甚至掌管着军事大权。这与当时政府的管理方法相关,也就是当时的“重文轻武”。
  (二)地域性原则
  选择历史人物资源时,要进行有目的的甄选,首选当地出现的历史名人,或者本地发生的历史事件与主要人物。比如,左宗棠战胜阿古柏,赶走英国势力,让沙俄敌军撤出。当时国库紧张,很多朝廷重臣主张提升海权。正是左宗棠等少数人物坚持己见,并四处筹措粮饷,带兵出征逼迫阿古柏自尽,最后收回新疆每一寸国土。而另一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林则徐,曾经和左宗棠在湘江一条船上长谈。当年,左宗棠收复林则徐的流放地——伊犁时,也曾经感慨万千。如果给当地学生讲解这些历史故事,必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开发历史人物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精选教学内容,挖掘教育因素
  讲授历史人物不仅能调节课堂氛围,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史实,还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的时候,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在学习历史人物时,要学会客观地分析“得与失”,“功与过”。学生们要学会质疑,比如:三国仅仅有九十多年的历史。而且,一些演义故事对历史有一定的“混淆”,刘备、诸葛亮被塑造成正面人物,而曹操等则成了反派人物。诸葛亮料事如神,用“锦囊妙计”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试想,他帐下的将军都是有勇无谋的一介莽夫吗?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被称作大逆不道,刘备称帝不也是对汉室江山的背叛吗?当然,这些都需要学生们慢慢地去品味分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选历史人物,让历史事件变得鲜活起来。
  (二)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兴趣
  第一,“以事带人”的方法。借助历史事件去讲解人物性格特征,人物的典型事迹。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还原故事原貌,让历史人物“活”起来。反之,还可以选择“以人带事”的方法,借助某一历史人物补充教材之外的知识。
  第二,各抒己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对于历史人物各持看法,对于历史人物有各自的评价方法和评判标准。这种认知上的差异能够让大家产生争议,教师应该顺势而为,让大家在讨论中获得新的观点。以此为基础,深度挖掘历史人物身上的教育因素,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塑造培养学生的人格。
  (三)关注学习效果,重视素质培养
  有关初中历史人物教学,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等其他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中获得丰富翔实的历史人物知识。要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历史教师要合理挖掘人物知识内容,开展相应的精神教育。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知识,触动思想、启迪精神、升华道德,进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气质、意志等人格素养。
  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人物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率的有效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