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减负增效措施
【作者】 刘小蝶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八小学)
【正文】摘 要: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选用合理的、优良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任何一种英语教材的讲授和掌握,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好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或者以学生为主导或者以师生的活动为主导,要视一定的教学情境来确定。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作业设计;英语素养;有效;方法
如何发挥英语课程原有的语言功用和文化熏陶作用,构建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达到既“减负”又“增质”呢?下面我就简要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注重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素养是指通过英语学科的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英语知识、技巧等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动手写作的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和体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英语作文的兴趣和意愿,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创作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英语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综合发展。
1.创造语言运用的环境。开展英语学习活动需要设置区域环境,在创意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学生对多种英语元素的灵活掌握和运用,从而构建出一个具有浓厚语言学习情趣的区域环境,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知与创新。比如在学校的功能室场地上也标上英语。如厕所W·C、电脑室The computer room、音乐室The music room、教师办公室The teacher’s office;在教室里也可以让学生在相应的物品上标上英文名字,如黑板Board、画Picture、窗Window;在校园适合的地方写上一些短语,如“Welcome to our shcool”“Don’t touch the flowers”“Please say ‘hello’?to others”等等,从而加强了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再例如,教师可以将大自然作为对象,利用自然资源,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创新,挖掘其中存在的语言元素,实现到自然中写英语作文的目的。通过多种多样的环境创意,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作文活动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2.选取英语学习的素材。英语学习源自于生活与自然。通过选取多元化的自然元素和富有趣味的生活元素。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活动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与自然,自主进行环境学习的创造、素材的选择、形式的构建,以及形象的塑造,让学生可以在享受生活与自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利用幻灯并作背景介绍这样一个故事:This is Zip and this Zoom. They are in an orchard. There are so many apples in the orchard. They are racing to pick up the apples.此时,教师巧妙地提出:Who won the race? Why? 选择这样的内容,学生怀着好奇和求知欲望去听音、看书,注意力高度集中,加快思维活动。
3.构建英语学习的形式。开展创意英语学习活动,比如比赛、社会调查等,完成对创意英语学习活动开展形式的构建,完全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英语运用功底,为学生语言运用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例如,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和思维的束缚,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加强英语活动的创作情趣。比如教学“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时,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孩子和家长,将自己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的真实场景演绎出来,一方面增加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性,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4.塑造英语学习的形象。创意英语学习活动,最注重的是其中的创造环节,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借助多样的活动形式,塑造不同的形象,并在其中传达英语表达和运用的思想和意识。如教学对话Happy Birthday时,先教唱歌曲Happy Birthday,然后发头饰,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塑造英语学习的形象,让学生感知后就会不自觉地用英语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英语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形象的塑造,使之富有童真和童趣,充分体现了小学生的英语素养。
二、注重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
众所周知,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是教学的前置准备或后置延续。作业不是简单地布置,更不是机械重复的训练,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原创、选择、组合和优化设计。当前,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要么不布置,要么就布置背课文、背单词、抄写单词多少多少遍,质量低,形式单一,机械重复,缺乏研究,很少对症下药,低效少趣,随意性大。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通常是单打独斗,缺乏沟通协调。更有甚者,还有惩罚性作业和无效作业。作业成了老师家长压制学生的武器和手段。至于家长和校外培训机构的作业,更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五花八门,管你适合不适合。海量作业的布置,学生苦不堪言,多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久而久之,便走上了厌学之路。作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颇有研究价值。“双减”政策下,作业更值得老师们研究。
1.作业设计的总体原则。
作业的设计,不管是老师个人原创的,还是选择组合其他资料的,我以为应适量,不宜多,应精准典型,务实有效,力争高效有趣,不超《课程标准》,贴近教材,贴近学情,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生活。不同的课型,作业也不同。我们应坚决杜绝重复性作业和惩罚性作业。即使重要的知识技能需要反复练,也不要机械重复,可变换作业的角度和方式,力争让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老师设计作业,心中应有班级全体学生,既考虑共性,也应考虑个性;既考虑全体,也要考虑个体差异,还应考虑时间。也就是说,要尊重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使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作业设计,要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当前,要缩减纸笔作业,适量增加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和操作性作业等。所以,教师应结合所授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作业,“殊途也能同归”。
2.基础性作业设计,要少而精。
双减“政策要求课后不再留任何书面作业。因此就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让英语变得丰富有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从动口说、亲自做和大胆想三个部分等形式多样的作业。将传统的书面作业变为生动的口头作业后,英语作业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解题,而是一项项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英语游戏。减少作业时间,不只是在“量”上做简单的“减法”,而应该在“质”上求“变化”,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应用。
设计作业,数量上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选择,作业难易程度允许学生自信选择,从而达到学困生“吃饱”,学优生“吃好”。在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方面,教师应做到躬亲及时,以便发现问题,进而调整教学策略。特别对于作业的评讲反馈,教师应区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共性的问题,必须花时间评讲解决,个性的问题,课下个别对待即可。评讲作业中,对优秀的要表扬,对有创新的要点赞,对有进步的学困生更要鼓励表扬。
总之,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把新课改中获得的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实践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切记生搬硬套、枯燥无味。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真正彰显英语教学魅力,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忠玲;;小学英语教育在核心素养教育下的革新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年05期
[2]韩玉莹;;小学英语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年07期
[3]于群;;浅谈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水平[J];中华少年;2019年14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作业设计;英语素养;有效;方法
如何发挥英语课程原有的语言功用和文化熏陶作用,构建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达到既“减负”又“增质”呢?下面我就简要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注重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素养是指通过英语学科的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英语知识、技巧等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动手写作的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和体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英语作文的兴趣和意愿,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创作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英语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综合发展。
1.创造语言运用的环境。开展英语学习活动需要设置区域环境,在创意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学生对多种英语元素的灵活掌握和运用,从而构建出一个具有浓厚语言学习情趣的区域环境,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知与创新。比如在学校的功能室场地上也标上英语。如厕所W·C、电脑室The computer room、音乐室The music room、教师办公室The teacher’s office;在教室里也可以让学生在相应的物品上标上英文名字,如黑板Board、画Picture、窗Window;在校园适合的地方写上一些短语,如“Welcome to our shcool”“Don’t touch the flowers”“Please say ‘hello’?to others”等等,从而加强了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再例如,教师可以将大自然作为对象,利用自然资源,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创新,挖掘其中存在的语言元素,实现到自然中写英语作文的目的。通过多种多样的环境创意,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作文活动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2.选取英语学习的素材。英语学习源自于生活与自然。通过选取多元化的自然元素和富有趣味的生活元素。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活动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与自然,自主进行环境学习的创造、素材的选择、形式的构建,以及形象的塑造,让学生可以在享受生活与自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利用幻灯并作背景介绍这样一个故事:This is Zip and this Zoom. They are in an orchard. There are so many apples in the orchard. They are racing to pick up the apples.此时,教师巧妙地提出:Who won the race? Why? 选择这样的内容,学生怀着好奇和求知欲望去听音、看书,注意力高度集中,加快思维活动。
3.构建英语学习的形式。开展创意英语学习活动,比如比赛、社会调查等,完成对创意英语学习活动开展形式的构建,完全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英语运用功底,为学生语言运用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例如,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和思维的束缚,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加强英语活动的创作情趣。比如教学“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时,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孩子和家长,将自己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的真实场景演绎出来,一方面增加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性,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4.塑造英语学习的形象。创意英语学习活动,最注重的是其中的创造环节,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借助多样的活动形式,塑造不同的形象,并在其中传达英语表达和运用的思想和意识。如教学对话Happy Birthday时,先教唱歌曲Happy Birthday,然后发头饰,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塑造英语学习的形象,让学生感知后就会不自觉地用英语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英语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形象的塑造,使之富有童真和童趣,充分体现了小学生的英语素养。
二、注重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
众所周知,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是教学的前置准备或后置延续。作业不是简单地布置,更不是机械重复的训练,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原创、选择、组合和优化设计。当前,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要么不布置,要么就布置背课文、背单词、抄写单词多少多少遍,质量低,形式单一,机械重复,缺乏研究,很少对症下药,低效少趣,随意性大。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通常是单打独斗,缺乏沟通协调。更有甚者,还有惩罚性作业和无效作业。作业成了老师家长压制学生的武器和手段。至于家长和校外培训机构的作业,更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五花八门,管你适合不适合。海量作业的布置,学生苦不堪言,多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久而久之,便走上了厌学之路。作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颇有研究价值。“双减”政策下,作业更值得老师们研究。
1.作业设计的总体原则。
作业的设计,不管是老师个人原创的,还是选择组合其他资料的,我以为应适量,不宜多,应精准典型,务实有效,力争高效有趣,不超《课程标准》,贴近教材,贴近学情,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生活。不同的课型,作业也不同。我们应坚决杜绝重复性作业和惩罚性作业。即使重要的知识技能需要反复练,也不要机械重复,可变换作业的角度和方式,力争让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老师设计作业,心中应有班级全体学生,既考虑共性,也应考虑个性;既考虑全体,也要考虑个体差异,还应考虑时间。也就是说,要尊重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使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作业设计,要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当前,要缩减纸笔作业,适量增加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和操作性作业等。所以,教师应结合所授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作业,“殊途也能同归”。
2.基础性作业设计,要少而精。
双减“政策要求课后不再留任何书面作业。因此就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让英语变得丰富有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从动口说、亲自做和大胆想三个部分等形式多样的作业。将传统的书面作业变为生动的口头作业后,英语作业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解题,而是一项项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英语游戏。减少作业时间,不只是在“量”上做简单的“减法”,而应该在“质”上求“变化”,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应用。
设计作业,数量上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选择,作业难易程度允许学生自信选择,从而达到学困生“吃饱”,学优生“吃好”。在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方面,教师应做到躬亲及时,以便发现问题,进而调整教学策略。特别对于作业的评讲反馈,教师应区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共性的问题,必须花时间评讲解决,个性的问题,课下个别对待即可。评讲作业中,对优秀的要表扬,对有创新的要点赞,对有进步的学困生更要鼓励表扬。
总之,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把新课改中获得的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实践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切记生搬硬套、枯燥无味。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真正彰显英语教学魅力,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忠玲;;小学英语教育在核心素养教育下的革新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年05期
[2]韩玉莹;;小学英语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年07期
[3]于群;;浅谈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水平[J];中华少年;2019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