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优化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何 灵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中山路小学)
【正文】摘 要: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经久不息流传下来的灿烂历史瑰宝,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最重要基础。识字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关键中心点,对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探讨了优化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优化策略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就是教会学生识字,要求学生能认识至少1800个字并掌握800-1200个字的写法。因此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学生的识字策略使非常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一、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
低年级小学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才刚刚进入记事懂事的阶段,在心智发育上还不够完善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有比较强的好玩心态,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在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一时间还无法改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在语文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知识灌输,在识字教学中也粗暴地要求学生对字词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管理,使语文课本的理论知识变得十分枯燥乏味和空洞,也使学生感到厌恶和疲倦,在学习中难以轻松应对各种难题,大大降低了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2.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接触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心态和学习思想也没有固定僵化,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在学习中对于有趣的知识内容能够主动去了解和探究。然而在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仍旧无法明确自身的引导者定位,往往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任务而不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硬地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无法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给后续的学习带来不小的阻碍。
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每个学生从小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成长轨迹都不一样,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导致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在学习中也容易出现不同的情况。而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运用能力有详细的了解,在教学中也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缺乏灵活性和普遍适用性,长此以往也会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步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优化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具体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方式往往是使用课本和教辅资料相结合,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各种生字词和识字技巧,师生之间缺乏良好有效的互动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课桌上无法直观快速地掌握理解各种知识,识字效率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主动承担责任并寻找解决的办法,针对实际教学中出现问题和弊端,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改进识字教学的过程,使识字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水平和能力。比如对于“闻”“间”“脂”这一类字教师可以采用谜语猜字法,给出“门内有只耳朵”、“门内有个太阳”和“一个月只有七天”的谜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猜出正确的谜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2.合理创设情景进行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开端,对学生的整体学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如果开端比较顺利,那么学生的后续学习也就能够循序渐进,渐入佳境,不断取得进步。因此教师在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合理创设情景进行课程导入,将书本上平面的方块字尽可能具象化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观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脚步和节奏不断深入探索。比如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和电子游戏相结合,利用电脑识字软件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识字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而对于“日”“月”“林”这一类字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太阳、月亮和树木图片,使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汉字的象形意义和特点。
3.积极开展识字教学实践活动
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理论化的讲解和训练中,而且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也比较有限,还需要教授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积极开展识字教学实践活动,检验自身的识字策略效果,同时也适当延伸和拓展学生的识字教学场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汉字,运用汉字,巩固学生的识字基础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单独的“生字本”,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进行整理和分类,在不断积累中加深印象;也可以举行一些识字比赛,使学生在互相合作与竞争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取得共同进步。
三、结语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内容,学会识字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与写作,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努力探索,不断优化学生的识字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识字能力和技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晶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 新校园(中旬), 2016,29(23):103-103.
[2]邵青. 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讨[J]. 新课程(中), 2016,37(11):159-160.
[3]蒋雪梅. 如何让学生快乐识字——解析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优化策略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就是教会学生识字,要求学生能认识至少1800个字并掌握800-1200个字的写法。因此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学生的识字策略使非常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一、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
低年级小学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才刚刚进入记事懂事的阶段,在心智发育上还不够完善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有比较强的好玩心态,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在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一时间还无法改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在语文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知识灌输,在识字教学中也粗暴地要求学生对字词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管理,使语文课本的理论知识变得十分枯燥乏味和空洞,也使学生感到厌恶和疲倦,在学习中难以轻松应对各种难题,大大降低了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2.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接触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心态和学习思想也没有固定僵化,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在学习中对于有趣的知识内容能够主动去了解和探究。然而在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仍旧无法明确自身的引导者定位,往往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任务而不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硬地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无法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给后续的学习带来不小的阻碍。
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每个学生从小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成长轨迹都不一样,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导致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在学习中也容易出现不同的情况。而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运用能力有详细的了解,在教学中也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缺乏灵活性和普遍适用性,长此以往也会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步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优化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具体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方式往往是使用课本和教辅资料相结合,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各种生字词和识字技巧,师生之间缺乏良好有效的互动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课桌上无法直观快速地掌握理解各种知识,识字效率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主动承担责任并寻找解决的办法,针对实际教学中出现问题和弊端,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改进识字教学的过程,使识字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水平和能力。比如对于“闻”“间”“脂”这一类字教师可以采用谜语猜字法,给出“门内有只耳朵”、“门内有个太阳”和“一个月只有七天”的谜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猜出正确的谜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2.合理创设情景进行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开端,对学生的整体学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如果开端比较顺利,那么学生的后续学习也就能够循序渐进,渐入佳境,不断取得进步。因此教师在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合理创设情景进行课程导入,将书本上平面的方块字尽可能具象化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观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脚步和节奏不断深入探索。比如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和电子游戏相结合,利用电脑识字软件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识字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而对于“日”“月”“林”这一类字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太阳、月亮和树木图片,使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汉字的象形意义和特点。
3.积极开展识字教学实践活动
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理论化的讲解和训练中,而且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也比较有限,还需要教授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积极开展识字教学实践活动,检验自身的识字策略效果,同时也适当延伸和拓展学生的识字教学场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汉字,运用汉字,巩固学生的识字基础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单独的“生字本”,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进行整理和分类,在不断积累中加深印象;也可以举行一些识字比赛,使学生在互相合作与竞争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取得共同进步。
三、结语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内容,学会识字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与写作,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努力探索,不断优化学生的识字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识字能力和技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晶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 新校园(中旬), 2016,29(23):103-103.
[2]邵青. 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讨[J]. 新课程(中), 2016,37(11):159-160.
[3]蒋雪梅. 如何让学生快乐识字——解析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