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合作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李 娟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天立学校)


【正文】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逐渐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各种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其中,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数学教师需要厘清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将合作探究式教学与之融合起来。通过提升课前导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本文就合作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式教学法;应用分析
  一、合作式教学法与初中生思维
  合作式教学法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引入合作式教学法能够颠覆传统课堂结构,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主角,从而凸显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穿针引线”,并站在“幕后”去审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从知识的“接收方”变为主动出击者。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效果远比“说教”式教学效果好很多。初中生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需要经过二元论阶段、多元论阶段、相对论阶段、约定论阶段,继而达到成熟的水平。众多研究证明,初中阶段引入合作式教学法是最佳时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懵懂无知,自学能力相对较差。初中生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更能接受这种新鲜事物。部分高中学校引入合作式教学法,对于那些未曾接触过此方法的学生,就如同被丢弃的嗷嗷待哺的“婴儿”,甚至有的高中生到了二年级还一再和父母说转学的事情。
  二、合作式教学法的作用也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为主,且教师传递的“信息”占比更高,学生的反馈“信息”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师生之间属于“一对多”交流,无法兼顾到每位学生,由此频繁出现“信号短路”的情况。部分学生遇到知识难点后,无法及时反馈或者羞于启齿,由此出现知识盲点,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学习。长此以往,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偏科”的情况。
  引入合作式教学法,学生则成了“主角”,学生们以组为单位,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开放式的交流,那些有知识“盲点”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大家交流,而小组成员通过群策群力,能够帮助其快速解决类似的问题。在每一堂课中,各组都能针对某一定理、公式、解法进行分析研究,并选择相应的习题加以验证和巩固,这种全程参与能够提升记忆效果。
  另外,合作式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能力。实践证明,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合作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谈论某一话题时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用词得当。这些都归功于日常的锻炼。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式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一)科学导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数学教师需要明确合作式学习方法的内涵,并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首先应该保证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够和其他同学进行有效沟通。教师要秉承“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数学知识点。考虑到有的学生面对理论知识时,存在认知困难。教师应该有“先见之明”,及时“出手”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否则,如果这座“山”翻不过去,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比如说:在学习“二元线性方程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拿”出一元一阶方程组,重新梳理这类习题的解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扩展。学生在自学这部分知识时,应该快速浏览二元线性方程组相关知识,然后对比这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完成上述任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推测出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课堂的中后段,教师可以总结归纳重点问题,借助问答形式,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知识竞赛。
  合作式教学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引导部分要巩固旧知识,教师应该观察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重温旧的知识点,理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为了保证新旧知识更好衔接,教师可以绘制出知识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也就一目了然了。以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线性方程组问题,以非线性方程解题作为开发点,这样就能明显降低学习难度,进而拓展到二元线性方程组,学生们就会自主阅读相关内容,并能掌握一些关键性的知识和典型例题。小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老师设计的数学问题,各组选派“发言人”进行抢答,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
  (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寻找数学合作主题
  从目前看,合作式教学法与初中数学教学结合,尚缺乏成熟的经验。多数合作式教学仍然表现为整体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常见问题,进而提出教育要求。以相关问题为导向,可以进行独立思考,或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模式中,组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数学问题,并帮助组内成员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结合任务完成情况,指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肯定学生努力的同时,积极评价学生的具体表现,最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划分学习小组时,应该科学分组,避免组与组之间差距过大,还要充分发挥每位组员的作用,比如:组长要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副组长要善于总结组员的意见和看法,“发言人”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口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价值,让大家积极参与,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合作式教学法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这种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需要主动出击,与其他同学为了共同的任务精诚合作。采取这种教学方法,是对数学教师的考验,成功后师生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