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发展
【作者】 蒋 鑫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长五小学校)
【正文】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大块,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值得我们每一教师进行认真的反思。诸如教师教法陈旧,学生缺少读物,没有阅读兴趣,都是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的改变,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阅读现状创设条件培养兴趣习惯;阅读方法;阅读与作文阅读
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现状,语文阅读教学仍然是一大难点,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是比较薄弱的方面。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求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发展?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我们也曾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多少次的改革实验,但是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是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名长期身处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不仅就在想,.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值得进行认真的思考。
1、阅读条件差,缺少读物,学生久而久之没有了阅读兴趣。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其一,学生可阅读的书籍数量严重不足;其二,部分教师过分的追求成绩,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时间:其三,阅读环境差,从学校到家庭,都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其四,学生普遍没有积极阅读的兴趣,更没有摘抄记录的习惯,即使少数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也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2、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过分重视分析理解结果。
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并不重视学生对于阅读的态度认识如何,只是一味的由文章理解结果那一根线牵着,往往是为了追求阅读结果而引导学生去读。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无从谈起,多数学生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言。
3、自主发现少,提问分析多,用提问代替了读,效果差。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之人。”但实际情况是,要求归要求,喊归喊,现状其实仍然没变。时至今日,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许多人也并没有舍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
4、只重视课本阅读,忽视了课外阅读。
应试教育的影子在农村教育上的影响实际上始终并没有挥去,许多语文教师往往为了追求学生考试高分,只是一味的强迫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学习理解课本文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并没有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当回事,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课外阅读获取知识的权利,剥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走出困境,良性发展
(一)创设条件,为学生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平台。
1.创办真正可供学生自由借阅的图书室,为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无论大小,各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图书室,但真正向学生开放,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方便的并不多。
2、教师要要能够善于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安排时间,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
就语文而言,其实我们可以把更多的课外时间教给学生,引导他们去自己合理的安排时间,制定阅读计划,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对于我们的教学其实会更有效果。
(二)传授学生以阅读之法,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善于阅读,喜欢阅读。
1、教师要善于利用预习组织学生进行自觉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如果我们都够更加合理的安排学生的预习这一环节,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好方法。
例如让学生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摘录一些自己觉得精彩的,或者不可理解的句子,自己概括文章内容,故事类陈述主要内容等。例如在教学《自相矛盾》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充分的预习阅读,摘抄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通过自己反复的阅读,分析理解这矛盾之处。
2、精心打造精品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与一堂极为普通的语文课相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前者的优点在于能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在读,在品文章;而后者更多的是教师在讲,学生在抄记。我们必须学会打造精品课堂,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时间应该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有时间去认真阅读文置不品味文章,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段落的阅读、分析、理解。
3、诵读、背诵法。
对于阅读中觉得比较好的文章,进行出声的诵读,勾画理解,并有意识的把一些重点有些篇章背诵下来,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阅读方法。常言说,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4、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做好个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去知道学生进行阅读。
5、真正把对课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作为- -件拿在手中的事来做,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逃出来,还学习的主动权于学生,还学习的时间于学生,不要总是用我们设定的红线来引着学生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积攒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篇章可供我们仔细的去阅读,去品味。作为祖国未来的小学生,我们更是又责任要求他们去传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就有责任不断的创设条件让学生阅读,交给方法让学生阅读,交主动权于学生让他们阅读。相信有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农村语文阅读工作一定可以做的更好,我们的优秀文化也一定可以传承的更加久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五期《阅读教学时弊论》,作者郑明江
[3]《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12月刊,《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思考及其对策》,作者何卫兵
关键词:阅读现状创设条件培养兴趣习惯;阅读方法;阅读与作文阅读
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现状,语文阅读教学仍然是一大难点,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是比较薄弱的方面。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求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发展?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我们也曾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多少次的改革实验,但是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是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名长期身处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不仅就在想,.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值得进行认真的思考。
1、阅读条件差,缺少读物,学生久而久之没有了阅读兴趣。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其一,学生可阅读的书籍数量严重不足;其二,部分教师过分的追求成绩,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时间:其三,阅读环境差,从学校到家庭,都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其四,学生普遍没有积极阅读的兴趣,更没有摘抄记录的习惯,即使少数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也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2、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过分重视分析理解结果。
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并不重视学生对于阅读的态度认识如何,只是一味的由文章理解结果那一根线牵着,往往是为了追求阅读结果而引导学生去读。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无从谈起,多数学生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言。
3、自主发现少,提问分析多,用提问代替了读,效果差。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之人。”但实际情况是,要求归要求,喊归喊,现状其实仍然没变。时至今日,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许多人也并没有舍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
4、只重视课本阅读,忽视了课外阅读。
应试教育的影子在农村教育上的影响实际上始终并没有挥去,许多语文教师往往为了追求学生考试高分,只是一味的强迫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学习理解课本文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并没有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当回事,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课外阅读获取知识的权利,剥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走出困境,良性发展
(一)创设条件,为学生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平台。
1.创办真正可供学生自由借阅的图书室,为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无论大小,各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图书室,但真正向学生开放,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方便的并不多。
2、教师要要能够善于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安排时间,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
就语文而言,其实我们可以把更多的课外时间教给学生,引导他们去自己合理的安排时间,制定阅读计划,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对于我们的教学其实会更有效果。
(二)传授学生以阅读之法,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善于阅读,喜欢阅读。
1、教师要善于利用预习组织学生进行自觉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如果我们都够更加合理的安排学生的预习这一环节,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好方法。
例如让学生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摘录一些自己觉得精彩的,或者不可理解的句子,自己概括文章内容,故事类陈述主要内容等。例如在教学《自相矛盾》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充分的预习阅读,摘抄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通过自己反复的阅读,分析理解这矛盾之处。
2、精心打造精品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与一堂极为普通的语文课相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前者的优点在于能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在读,在品文章;而后者更多的是教师在讲,学生在抄记。我们必须学会打造精品课堂,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时间应该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有时间去认真阅读文置不品味文章,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段落的阅读、分析、理解。
3、诵读、背诵法。
对于阅读中觉得比较好的文章,进行出声的诵读,勾画理解,并有意识的把一些重点有些篇章背诵下来,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阅读方法。常言说,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4、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做好个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去知道学生进行阅读。
5、真正把对课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作为- -件拿在手中的事来做,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逃出来,还学习的主动权于学生,还学习的时间于学生,不要总是用我们设定的红线来引着学生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积攒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篇章可供我们仔细的去阅读,去品味。作为祖国未来的小学生,我们更是又责任要求他们去传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就有责任不断的创设条件让学生阅读,交给方法让学生阅读,交主动权于学生让他们阅读。相信有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农村语文阅读工作一定可以做的更好,我们的优秀文化也一定可以传承的更加久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五期《阅读教学时弊论》,作者郑明江
[3]《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12月刊,《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思考及其对策》,作者何卫兵